最新2微生物发酵产酶
17
ATP
AMP
cAMP
葡萄糖效应模型
只要外界存在葡萄糖, 细胞会优先并迅速分解葡 萄糖产生大量ATP;
• AMP的浓度ATP产生因 此降低,使体内cAMP转化 为AMP,进而降低cAMP 浓度;
• 同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 性受到抑制。
最终结果:cAMP浓度 不足,无法形成CAPcAMP复合物,转录关闭。
在相关酶的生产中可以考虑加入酶的诱导物, 从而提高酶产量。
12
原核生物的调节理论
1. 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2. 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 3. 反馈抑制作用
13
2. 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
指一些物质经过分解代谢产生的物质会阻遏 某些酶生物合成的现象;
当培养基中含有多种能源物质(比如同时存 在葡萄糖和乳糖)时,微生物首先利用易于分解 利用的能源物质(葡萄糖),而这种首先被利用 的物质的分解可以阻碍微生物对另外一种能源物 质的利用。
子
诱导和分解代谢物阻遏调节,目的是为了不没有必 要的蛋白,避免浪费,提高自身环境适应力。
3. 反馈抑制作用
20
3. 反馈抑制作用
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或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 使酶的生物合成受到阻遏的现象。
色氨酸反馈阻遏 ----(阻遏型操纵子、衰减子)----
色氨酸作为色氨酸合成代谢的代谢终产物会反 过来抑制色氨酸合成代谢中的一系列酶!
葡萄糖效应(二次生长现象)
14
实验现象:
二次生长现象
• 细菌在只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的时候, 可以利用葡萄糖。
• 细菌在以乳糖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 时候,可以利用乳糖。
• 细菌在葡萄糖和乳糖培养基中生长的时候, 只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
15
理论支撑 葡萄糖效应理论
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基因内,除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外, 还有一个称为CAP-cAMP复合物的结合位点。
• 无乳糖存在的情况下,
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阻 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的正 常结合,转录关闭。
• 乳糖存在的情况下,
乳糖在β- 半乳糖苷酶的作用 下生成别乳糖,与阻遏蛋白结 合改变其结构,使之从操纵基 因上解离;RNA聚合酶与启动 基因结合,开启转录。
10
在乳糖操纵子中,除阻遏状态(乳糖诱导) 与阻遏状态下(无乳糖诱导)的β- 半乳糖苷酶 的酶产量比例约为1000 : 1。
了解生物体的合成调节模式,有利于在酶 的生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酶产量。
4
调节酶生物合成的方式主要有:
转录水平的调节 转录产物的加工调节 翻译水平的调节 翻译产物的加工调节 酶降解的调节
转录水平的调节是原核生物最常用也最实用的一种调 节方式。直接在源头决定产物是否表达。
5
生物体采用何种调节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2微生物发酵产酶
微生物发酵产酶
定义: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获得所需的酶 的技术过程。
利用微生物产酶主要原因:
• 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从环境
中筛选出相应的微生物。
• 繁殖迅速、代谢能力强。短时间内可获取大量细胞和酶类。
2
章节内容
一、酶生物合成调节理论 二、产酶微生物 三、酶的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 四、酶生产过程的动力学
(lacA) 。
1. 大肠杆菌生长在葡萄糖培养基上时,细胞内上述三 种酶基本不合成;
2. 大肠杆菌生长在以乳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上时,三种 酶都大量合成,达到细胞总蛋白量的6%~7%左右;
3. 当再次换回葡萄糖培养基时,三种酶又基本消失;
经济性原则:有需要,才合成!!
8
理论支撑
乳糖操纵子(Jocob & Monod,1960)
在原核生物细胞中,多数基因是按照功能相
regulator
promoter operator
关性而组成基因群共同存在。单个基因群在同一
操纵体系下进行表达和调节。
Structual gene
对基因表达进行统一控制的完整单元称为操 纵子。一个操纵子包括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 纵基因和启动基因等。
9
乳糖操纵子模型
3
一、酶生物合成调节理论
生物体对千变万化的环境采取的一种适应性策略。 遵循节约、经济、实用的原则。
• 组成型酶(Constitutive enzyme):生物细胞中 合成的酶的量比较恒定,这些酶的合成速率变化不大。 • 调节型酶(Regulated enzyme):生物细胞中合成 的酶的含量变化很大,其合成速率明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 响。
原核生物的调节理论
1. 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2. 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 3. 反馈抑制作用
6
1. 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加入某些物质,能够使酶的生物合成开始或 者加速进行的现象称之为酶的诱导作用。
乳糖操纵子理论(Jocob & Monod,1960)
7
实验现象:
已知与分解利用乳糖相关的酶类有:-半乳糖苷酶 (lacZ)、 -半乳糖苷透过酶(lacY)和-半乳糖乙酰化酶
18
凡是在降解过程中能被转化成葡萄糖或糖酵解途径 中的其他中间产物的糖代谢(乳糖、半乳糖、麦芽糖、 阿拉伯糖等)中,其有关酶都是由这种cAMP-CAP诱 导控制的。
即只要有葡萄糖存在,这些操纵子就不会表达。
19
பைடு நூலகம்核生物的调节理论
乳 1. 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糖 操
2. 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
纵
对于多数与分解代谢相关的酶类,微生物采用
其中,cAMP 是环腺苷酸,CAP是称为cAMP受体蛋白, 当CAP与cAMP结合为复合物后结合到CAP-cAMP结合位点, 激活启动基因,使RNA 聚合酶在启动子处能解开DNA双链。
16
所以乳糖结构基因要表达,除了RNA聚合酶能 够结合在启动子上,还需要cAMP-CAP在结合位点 上的结合。
细胞内分解葡萄糖的酶类属于组成酶,当同时 存在葡萄糖和乳糖时,细胞能够优先分解葡萄糖, 其中产生了阻碍乳糖操纵子转录的因子,这种阻遏 因子与cAMP-CAP的结合有关。
在没有-半乳糖苷酶(lacZ)、 -半乳糖苷透过酶(lacY) 的情况下,细胞怎样进行乳糖的吸收利用??
正常情况下,细胞会本底产生极少量(1~5 个)β- 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用于监测环境中是 否存在乳糖,监测到便可将乳糖生成别乳糖进 行诱导作用,而打开结构基因的表达。
11
与分解代谢相关的酶常采用这种调节模式, 目的就是避免浪费。比如半乳糖操纵子、阿拉伯 糖操纵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