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二、走进单元检查字词
1、同学们在课前预习了课文,刚才又快速阅读了这些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同学应该已经掌握了许多词语的读音、字形和字义了吧?
(1)出示所有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识记方法
(读音注意:嫂(sǎo) 择(zhái)调(tiáo)皮蛋
骤(zhòu)安塞(sài)戛(jiá)然而止
(2)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掌握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理解的方法。
元江第四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
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
第1、2课时
课题
《姥姥的剪纸》、《安塞腰鼓》、《牛郎织女》
课型
单元导读课
主备
刘红
参备
时间
2018-10-




1.学会本组生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牛郎织女》,背诵《安塞腰鼓》的12~16自然段。3.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我国的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舞蹈艺术等民族文化的魅力,体会语言美和意境美。
5、归纳主题和学习表达方式
《姥姥的剪纸》明确告诉我们,“剪纸”是中心词。适当的进行剪纸知识的介绍,对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展示播放剪纸的图片,配上高山流水的音乐,简介一下剪纸艺术的来龙去脉。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剪纸的美,还能极大的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课堂中,要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
2、读课文,解问题
想解决刚才我们提出来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但是必须得自己读,不能和其他同学讨论。
3、师巡回指导,指导方法:默读、边读边划
4、生回答问题,教师强调用课文原句来回答问题。
5、忆课文,谈问题
把课本合上,同学之间互相提几个问题,检测一下对课文的理解。也许你的所知正是他的所惑。有交流才有提高,有分享才有进步。生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利用汉字构字特点;★利用工具书]
2、教师抽查部分词语。
3、指导易错字的书写。
三、走进文本正确读文
1、自由朗读整组课文
2、在小组内开展个性化朗读,可以齐读、可以默读、可以激情朗读、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3、教师检查:抓重点段指导朗读
4、精彩展示
选自己认为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能读得完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三把金钥匙,帮助大家完成任务。
1、看课题,提问题。
无论是我们课外阅读,还是学习课文,对于一篇文章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文章的题目,所以看到课题爱动脑筋勤于观察的同学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看到《姥姥的剪纸》,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中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意境美,能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或背诵积累。学生受已有认识的限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民间工艺等缺乏足够的了解。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同学们,课前大家认真地预习了第四单元,你在预习中有哪些收获和疑惑呢?这节课,我们来一次闯关比赛,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效果怎么样。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读来气势磅礴激情澎湃。文章情感内涵丰富,以“鼓――人――黄土高原”为情感主线,鼓中含情、舞鼓带劲、黄土孕情。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安塞腰鼓》民风民俗
《牛郎织女》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