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损伤修复经典讲座附图和实例

皮肤损伤修复经典讲座附图和实例

2.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如何? 3. 哪些因素可影响骨折的愈合?
答案
1. 瘢痕性修复+再生性修复 2. (1)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
(3)骨性骨痂 (4)骨痂改建 3. (1)全身因素:年龄、营养、内分泌
(2)局部因素: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 循环、神经、电离辐射
谢谢谢大谢家! 大家!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
(1) 伤口的早期变化: 出血、渗出、凝块形成痂皮。
(2) 伤口收缩: 收缩使创面缩小,是由肌纤维 母细胞收缩引起的。
(3)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使伤口填平与皮肤表面平行
(4)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覆盖创面,达到完全再生。
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类型
1)一期愈合: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瘢痕性修复的病理学基础是肉芽组织。
一、肉芽组织
概念:
granulation tissue
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纤维结締组织
成分和形态特点 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一定量的炎细胞
镜下:
表层:炎性渗出物及坏死组织
其下: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平行排列, 纤维母细胞 炎症细胞
深部: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
肉眼:表面呈细颗粒状,鲜红色柔
②抗拉力强(缺乏弹性,故可造成瘢痕膨 出)。
2.瘢痕组织对机体的不利和危害: ①瘢痕收缩,幽门梗阻 ②瘢痕性粘连,肠梗阻 ③瘢痕组织增生过度,瘢痕疙瘩
This is the appearance of these injuries when he was first seen in hospital.
及时复位好 功能锻炼好 骨折愈合好
位置固定好 血供营养好
X线检查:
左胫骨中下段1/3斜形完全性骨折,左腓骨上1/3骨折
临床处理:术后X线报告对位、对线尚可。术后一周再 次复查,结果同前。一月后复查,对位、对线良好, 见少量骨痂形成。牵引一月后改为石于哪种类型的修复?
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并转化为纤维细胞模式图
3.血管的再生: 毛细血管:生芽方式进行。小动/静脉通过毛细血管改建形成。 大血管:离断后需手术吻合,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可恢复原来 内膜结构,肌层形成瘢痕修复。
毛细胞血管再生模式图
4、神经组织再生:
脑及脊髓内神经细胞:不能再生。 外周神经纤维:只有在其起源的神经细胞完好时方能进
• What has happened to this child? • How can these events be explained?
第三章 再生与修复
概念: 机体对耗损进行修补恢复的
过程称为修复。
类型 :
① 再生性修复或完全性修复 ② 瘢痕性修复又称纤维性修复
或不完全性修复
再生性修复
(1) 上皮组织的再生:
被覆上皮:由缺损边缘上皮基底层细胞增生; 上皮下要有完整的支持组织。
腺上皮:基底膜完整与否。 基底膜完整:再生性修复 基底膜不完整:瘢痕性修复
2、纤维组织的再生:
静止纤维细胞
刺激
末分化间叶细胞
纤维母细胞
纤维细胞
真皮、皮下及筋膜等纤维结缔组织:再生性修复
上皮、肌肉、软骨:瘢痕性修复
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后,为修复“损耗”的 实质细胞,而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增生 加以修复的过程。
(1)生理性再生:
• 表皮 • 消化道粘膜上皮 1-2天 • 红细胞 120天
(2)病理性再生
组织坏死或缺损后发生的再生。
人体内的细胞,按再生能力强弱 分为三类:
不稳定性细胞 稳定性细胞 永久性细胞
1.不稳定性细胞(labile cells)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⑴ 血肿形成:1-2
⑵ 纤维性骨痂形成(2、3天-2周) 2-3天肉芽组织形成,机化
⑶ 骨性骨痂(数周)
骨母C→产生骨基质→类骨组织
软骨母C → 软骨组织
钙盐沉着 → 骨性骨痂
⑷ 骨痂改建或再塑(6-12月)
骨性骨痂 骨→母细胞 新骨形成改建 →骨折愈合
破骨细胞
2. 影响骨折愈合因素
二、瘢痕组织
概念:瘢痕(scar)组织是肉芽组织 成熟转变为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形态特点
肉眼:颜色苍白或灰白色半透明、质硬韧,
缺乏弹性.
镜下: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
纤维束玻璃样变,纤维细胞很稀少, 核细长而深染,小血管稀少。
瘢痕组织的作用和危害
1.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①把创口或缺损长期地填补连接起来,保 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
即再生的组织在功能、结构上与原来组织相同。
形成条件:
(1)组织再生能力强 (2)缺损范围小,网状支架完整
瘢痕性修复:
由形态不同、功能较低的结缔组织(肉芽 组织→瘢疤组织)增生替补的过程。
形成条件:
(1)局部组织再生能力弱 (2)缺损范围大,网状支架破坏
第一节 再 生 性 修 复 (Regeneration Repair)
T一hi个s is五th岁e a小ppe孩ar误anc喝e o了f t氢hes氧e i化nju钠rie,s w液he体n h灼e w伤as f了irst他se的en嘴in 巴hos和pi腿tal.。被送到医院急诊室。
This is the appearance of his injuries after six weeks.
又称持续分裂细胞,再生能力很强
表皮细胞 呼吸道、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 生殖器官管腔被覆细胞, 淋巴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
2. 稳定性细胞(Stable cell)
又称静止细胞,有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
如一些腺体,肝、胰、涎腺、内分泌腺、 汗腺、皮脂腺实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等;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骨母细胞等。
行,可完全再生。
5、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软骨组织再生能力较差。
软骨受损→软骨膜细胞增生→软骨母细胞——
骨组织再生能力强。
→软骨基质 →软骨细胞
第二节 瘢痕性修复
概念:由于组织、细胞损伤过重或有感染 等,不能用完全再生方式加以修复;而以增 生的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的肉芽组织, 进而变成纤维组织进行修复的过程称为瘢痕 性修复。
3.永久性细胞 (Permanent cells)
又称非分裂细胞,不具有再生能力。
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
新近提出成体干细胞为机体原始状 态的细胞,它具有自我复制和更新、多 向分化的特点,用于维持新陈代谢和创 伤修复,所以有研究证明,神经细胞、 心肌细胞不能再生的传统观念,正逐渐 改变。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This is the appearance of his injuries after six weeks.
• What has happened to this child? • How can these events be explained?
第三节 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 受人为的(如手术)或意外伤害作用后, 机体对创伤进行修补恢复的愈合过程。
创面对合严密,如手术切口.
2)二期愈合: 组织损伤较大、创缘不整齐, 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创口。往 往需要清创后才能愈合。
3)痂下愈合: 伤口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组
织干燥后形成硬痂,在其下面进行 上述愈合过程,称痂下愈合。
病例摘要
王××,男,12岁,因“车祸左小腿疼 痛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患者2小时前被车 撞倒在地,当时左小腿弯曲、疼痛,不能活 动。入院检查:体温37℃,脉搏100次/分,血 压90/60mmHg,左小腿肿胀,短缩,局部有 压痛,可触及骨擦感,左小腿不能活动。 B超:腹内脏器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
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形似 嫩肉.
肉芽组织的作用
1. 抗感染保护创面; 2.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 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
其他异物。
机化(Organization )是指由新生 的肉芽组织吸收并取代各种失活物质 或异物的过程。
肉芽组织的结局
幼稚的肉芽组织 成熟的纤维结缔组 织 老化的瘢痕组织。
X线检查:
左胫骨中下段1/3斜形完全性骨折,左腓骨上1/3骨折
临床处理:术后,X线报告对位、对线尚可。术后一周再 次复查,结果同前。一月后复查,对位、对线良好,见 少量骨痂形成。牵引一月后改为石膏固定二月。 术后三月复查:
讨论
1.该骨折愈合属于哪种类型的修复?
2.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如何? 3. 哪些因素可影响骨折的愈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