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漏油事件回放发生溢油事故的蓬莱19—3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康菲石油中国公司在渤海海域合作勘探发现的油田,年产量约占渤海原油产量的1/5。
据中海油方面的信息,溢油事故包含连续两次平台事故:6月4日,由康菲中国任作业者的蓬莱19—3油田B平台附近的海床出现原油渗漏;6月17日,该油田C平台一口在钻井发生小型井涌,导致溢油发生。
6月4日当天,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中国报告后立即责成其进行排查。
但此后B、C平台附近海域仍持续有油花溢出。
7月13日,国家海洋局决定停止蓬莱19—3油田B、C平台的油气生产作业活动,要求康菲中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
7月20日、29日,国家海洋局先后两次责成康菲中国于8月31日前完成B平台附近溢油源封堵、清理完毕C平台泄漏的海底油污,并组织力量对已漂至岸滩的溢油进行回收清理。
8月31日当天,康菲中国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了一份厚达上千页的报告。
9月2日,经七部委组成的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一致审议通过,国家海洋局认定康菲公司在8月31日前没有完成“两个彻底”——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并责令蓬莱19—3油田全油田“三停”,即停注、停钻、停产。
与此同时,国家海洋局将代表国家对康菲公司提出生态索赔。
截至9月中旬,溢油事故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为什么一个月才公布作出的回答:从事故初始的6月4日到发布事故通报的7月5日,长达一个月之久的信息“真空”让公众颇有疑惑。
对此,李晓明说:“事故发生后,海洋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时间将监测结果通报了国家应急管理机构、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环渤海的山东、河北、天津、辽宁三省一市人民政府。
支持这些部门组织开展相应的应急部署工作。
”,溢油事故的监测、监视,乃至形成结论,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动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价。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海洋管理部门还遇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天气因素对监测飞机、船舶的影响,以及中国技术水平的制约。
针对偏袒中海油做出的回答:“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在石油开采生产作业中,溢油事故的责任由作业者来承担。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说,“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独立实体,也是发生此次溢油事故的蓬莱19-3油田的作业者,应该承担溢油事故的法律责任。
”针对没有立即采取措施接报后,国家海洋局立即要求康菲公司快速处置,停止蓬莱19-3油田所有平台的钻井作业,以防止新的溢油风险,并对油田进行自查。
同时约谈康菲公司以及中海油领导,了解事故原因和处置进展。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说。
“北海分局已就排查溢油点、切断溢油源、围控处置溢油等多方面工作多次向康菲公司下发通知,提出要求。
”李晓明介绍说,b平台的溢油已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采取水泥封井措施后,溢油已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
在国家海洋局的监督督促下,康菲公司先后布设围油栏3000米,使用吸油托缆约4000米、吸油毡2800公斤。
截至7月4日,已回收油水混合物近70立方米,除b、c 平台附近偶有少量油膜出现以外,海面已无明显漂油。
国家海洋局康菲漏油事件中分别对康菲公司以及中海油公司的处罚东方网8月2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24日),处于“渤海漏油”漩涡中的康菲石油公司举行了媒体见面会。
面对媒体的各种疑问,康菲还是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早在7月5日,国家海洋局曾就康菲公司渤海溢油事故召开过第一次发布会。
今天下午,国家海洋局再次召开媒体通报会。
中国之声连线正在现场采访的中央台记者舒晶晶,关注详细情况。
主持人:昨天康菲公司和民间维权组织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和研讨会,今天国家海洋局终于出面说明情况,目前溢油事件进展如何?记者本以为今天下午是媒体通报会,实际是蓬莱溢油事故处置情况视频通报会。
参加会议的除了国家海洋局机关成员,还有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的同志。
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通报了国家海洋局处置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工作情况,是一次阶段总结。
王飞说,国家海洋局及北海分局已约谈康菲公司管理层8次,责令康菲公司按期完成彻底查找溢油点、封堵溢油源的要求类传真30份,召开国家咨询评审会5次,咨询专家26人次。
在环境监视检测方面,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按照预案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国家海洋局相应进入二级响应预警,并部署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海天船舶监测及现场执法等手段对溢油实施全天候立体监视监测;先后调集了8艘海监船舶,航行3万余海里,海监飞机2架,飞行29架次,112小时,航程约24800公里,共检阅卫星遥感监测资料73卷,陆岸巡视14万公里,开展应急监测102次,完成93个溢油样品的油指纹鉴定。
王飞透露,这次溢油影响主要集中在19-3(油田)周边及西北海域。
从6月4日到8月23日,共有5500平方公里海域受到污染。
其中,水质达到劣质的是870平方公里。
主持人:对于这次蓬莱溢油事故,国家海洋局将如何处置?记者:王飞指出,国家海洋局明确了生态索赔工作的组织领导及主要内容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正在聘请律师,准备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报告,开展进一步证据收集工作。
在此基础上,根据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进行科学评估,估算溢油造成损害的生态赔偿金额。
国家海洋局将代表国家向康菲公司提出生态损害索赔要求。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这是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以来最严重的事故,如果处理不好,将对海洋生带来灾难性影响。
康菲公司是一家大型公司,具有非常丰富的诉讼经验,这次对事后处置应该是持久战和攻坚战。
国家海洋局将对康菲公司做出行政处罚。
“康菲溢油事故”始末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公司报告: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海面发现不明来源的少量油膜。
6月11日:北海分局根据卫星遥感结果、油指纹鉴定以及专家会商结果,确认溢油来自蓬莱19-3油田。
6月19日: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称,B、C平台的溢油已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
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就事故原因、处置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通报:通报称,蓬莱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已对该油田及其周边海域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损害。
受溢油事件影响,渤海湾蓬莱840平方公里海域原本一类的海水,一夜之间变为劣四类海水。
康菲公司是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第一责任者。
关于中海油在此次漏油事故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要具体看中海油与康菲公司之间的合同要求来认定。
根据现行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对康菲公司的索赔金额最高为20万元人民币。
此次泄漏属于海底溢油事故,在我国尚属首次;该事故由多种因素造成,目前还无法得出最终结论。
7月29日,国家海洋局给康菲下了通牒,要求康菲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于8月31日前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排查并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
这意味着,康菲必须在上述期限前从根本上解决溢油问题。
8月19日到24日,短短一周时间里,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在媒体见面会就漏油事件两度道歉。
昨天,司徒瑞说,他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8月31日前将完成油浆清理工作。
如果有赔偿的申请,他们愿意考虑。
司徒瑞:我们觉得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所有渗油源都已被封堵,油基泥浆清理工作已完成95%,C平台的油基泥浆的清理工作将在8月31日前完成。
今天,距离8月31日康菲公司完成封堵溢油源并完成清理的最后期限只有6天时间了。
对于实情,康菲公司总是像挤牙膏似的粉饰太平。
但事态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简单。
有专家质疑,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漏油事故,渤海湾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墨西哥湾”?我们期待康菲公司的最新回应。
海洋局的索赔计划7月5日,国家海洋局称,因为渤海溢油事件,责任主体康菲石油面临最高20万元的行政执法处罚以及生态索赔。
此语引起社会舆论大哗。
诸多评论以为惩罚过轻。
此后,国家海洋局积极筹备生态索赔。
“我们的计划是在国庆节之前完成取证后,就对康菲中国发起诉讼。
不过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能不能按时完成还很难说,是否能在国庆节前发起诉讼还不能完全确定,因为还有一些取证的工作目前还在进行。
”海洋局北海分局人士称,现在80%左右的海洋生态索赔相关证据已经取证完成,“不过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的相关部门对证据的收取和要求,与我们还有一些认识不一致的地方,正在要求有关部门完善后再次提交给我们。
”对此,相关律师表示:“9月29日,起诉康菲中国的事可能就会定下来,现在没什么可透露的。
”然而,据了解,至今关于海洋局的索赔进程,尚无相关报道。
康菲石油渤海湾溢油事故已经发生半年,对中国的环境和渔民造成巨大的伤害,与国家海洋局的索赔计划相比,民间对康菲的诉讼,无论是公益诉讼还是民事诉讼,中国各级法院尚未受理任何一桩索赔诉讼。
受损渔民和律师,多方奔走半年,却一直无果,这不禁让中国人感到心寒。
康菲的狡辩“依据目前的情况推断,康菲石油在幕后无疑搜集了大量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对国家海洋局对事故的定性也不会接受。
”上述法律界人士说。
此前,国家海洋局公布的调查结论指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总体开发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明显出现事故征兆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由此导致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
而漏油事故已导致3345桶原油及钻探泥浆泄漏进入附近海域。
上述法律界人士分析,由于鉴定机构的取证结论对案件走向十分关键,康菲石油为此搜集的有利证据也势必会将这场维权之争引向漫长的拉锯战。
此前,国家海洋局政府信息公开答复书中曾明确指出,蓬莱19-3油田溢出的油污已经在河北省乐亭县养殖区周边登陆。
而农业部办公厅的答复函也排除了由已知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所导致的水产品大量死亡,确认了赤潮、石油污染等原因可能导致了水产品的滞长和死亡。
康菲似乎大有资本在中国耍无赖,不仅因为它的合作伙伴是中海油,更因为中国的执法部门从未对漏油事件真正重视。
一方面,最高20万元的罚款迟迟不见结果;另一方面,与跨国公司斗法的一直只是一个市级单位,也就是国土部下属的国家海洋局下属的北海分局。
康菲在中国的无耻再次证明,不可改造的是贪婪人性,可以改造的唯有制度。
因此,问题不在于康菲有多么无耻,而在于我们的执法部门纵容无耻。
除了网民不断出离愤怒,手握权力与职责的执法者,始终都是淡定无比,既不学习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处理先例,也不学习巴西坎波斯湾漏油事故从严从快处理的后来榜样。
继漏油事故发生仅13天就处以5000万雷亚尔(约合2750万美元)罚金之后,巴西坎波斯联邦检察院在漏油事故一个月时,巴西联邦检察官表示,雪佛龙公司位于里约热内卢海岸油田的石油泄露造成环境影响,要求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中止在巴西的石油钻井作业,并将寻求106亿美元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