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第四讲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讨论
–民众对于公共物品无法满足的原因何在?
10
公共物品理论
–民众对于公共物品无法满足,关键不在于数量上的 问题,而在于质量上的要求 –这种情况在所得分配越分散的社会,产生的可能性 越高, 如对教育质量的要求, 人权主张
公共物品理论下的NPO问题
–提供这类服务不能构成所谓的公共物品, 比较像私 人性质的物品或服务, 特别是商业型NPO –NPO为何比营利性组织更适合生产未满足需求或“剩 余需求”(residual demand)的公共物品
自由经济体制运作的条件
–价格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 –市场的功能必须充分发挥
市场失灵的原因
–自然垄断 –外部性:生产者(或消费者),
–公共物品 –景气循环 –特殊物品 –信息不对称
他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 若使他人受益, 称之”外部利益”; 若使他人受害, 称之”外部成本”
13
市场失灵理论
志愿部门与政府部门的比较
–少了科层化的繁文缛节 –国家机关的行政程序愈复杂,支出成本愈高
39
科层化
在科层化体制之下的合作关系
–政府承认志愿部门的自由度较高 –运用这一机制,补助现有的志愿性机构,执 行公共服务 –例如: Kramer & Terrell研究S.F.Bay Area的志愿组织,发现有相当高的比例与政 府签订契约
6
经济学观点
Hansmann 的经济理论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角色理论
• 为何非营利组织存在经济体系之中﹖ • 它们有哪些经济功能﹖ • 为何非营利组织只出现在某些产业之中﹖
–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理论
• • • • • 非营利组织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非营利组织中的管理者,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以及政府组织之间有何差异﹖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以及政府组织的生产效率有何不同﹖ 这样的差异性应归因于非营利组织的何种特殊性质﹖
19
供给方面的解释
宗教办学的有利之处
–有宗教信仰的父母,通常会将他们的子女送到与他 們信仰有关的宗教相关学校 –有些父母信任这类学校的原因,是因他们投入这些 宗教团体,不是因为学校有非营利的法定地位 –过去宗教性私立学校易取得低成本的自愿性劳力与 捐赠财源,使他们教学成本低于政府或营利性质的 学校 –非营利组织接受宗教团体的资助,会发展出良好声 望,进而吸引新的学生 –宗教性的学校可能具有政治上优势的地位与权力, 政府会优先提供补助给这类机构
–同样的服务或物品是由志愿部门来提供时, 则政府存在的限制就会消失 –服务是志愿性提供时,人们要给付多少钱或 成本来支付这些服务的问题也不存在
服务提供,“谁得利”(who benefits?)
–民主国家的政府受到利润必须公正且平等分 配的限制,牵涉到政治问责和信任问题 –志愿性组织不必受到这种限制
26
志愿部门科层化
–负起问责的责任(董事与捐款之间) –与政府比较,科层化较不严重, 为什么?
38
科层化
志愿部门科层化
–比政府机关有更多的自由与弹性
• 原因是其活动与运作的规模比较小 • 另一原因是其负责的对象在人数上不是那么庞大,所以信 任关系较容易建立
–对捐款给志愿组织的人们而言,有一个安全阀的机 制相伴随,如果不信任它,可以主动不捐款
多样性
志愿部门的存在允许不同的社会价值有表 达的机会(以教育机会均等为例)
–Coleman等人指出,私立学校,尤其是天主 教兴办的学校, 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业上 的“认知成绩”比公立学校的学生优异 –人们也发现教会学校对于学生教育及其人格 养成产生不少负面的影响
• 例如,宗教信仰的差别导致在社会、个人所得、 以及种族界线上的隔阂
11
公共物品理论
Hansmann的看法
–公共物品有不具竞争性(rivalry)﹑不具排 他性(excludability)﹑具有拥挤性 (congestion)特质 –无法反映实际的社会边际效益,造成资源 配置的无效率﹑过度浪费﹑无私人愿意提供 等问题,故需由其他部门来弥补其缺失
12
市场失灵理论
7
经济学观点
处理上述问题的思考方向
–以不分配盈余为理论的根本
发展出来相关的论述
–公共物品理论(the public goods theory) –市场失灵理论(the market failure theory) –消费者控制理论(the consumer control theory) –供给方面的解释
24
类目限制
上述说法本身也有瑕疵
–政府有权力可以用强制征税的方式,强迫不同意各 种国防支出的人士支付国防支出 –是否少数人一定得服从多数人?
政府之外的选择Leabharlann –政府固然要照顾与尊重少数人的愿望,不过过少数 人的愿望也不见得非要通过政府来实践 –营利或志愿性组织是替代政府的另一种选择
25
类目限制
解决政治可行性和公平性的问题
29
30
多样性
非营利志愿部门的存在,使社会更具多样 性
–古典多元主义的看法
• 人民是主权的本体,没有单一的人民意志 • 民主社会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多元价值 • 志愿性部门即是私人版本的政府 • 志愿部门使社会达成多样性 • 使不同政府运作主张的人可以生活在同一领域
31
多样性
种族、文化或语言极度分裂的社会,非营利组 织要存在或是发挥功能也很困难
27
28
多样性
社会可以有多样性
–不同观点与团体之间可以妥协 –生命优先团体(反堕胎) V.S. 选择优先团体(支 持)
政府的法律却一次只能采取一项措施
–任何具法令管辖权的领域内,政府必须避免发 生相同的主题,然而却是矛盾的政策的现象。 – “类目限制”的议题,使得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无 法充分反映多样的观点与价值
8
经济学观点
一.公共物品理论 为什么有NPO?
–消费者无能力辨别或评估服务品质的好坏 –信赖NPO
• 不分配盈余的限制 • 降低管理者为了增加组织本身的利润而牺牲服务 质量的可能性
何以称之为公共物品?
–大多数的资源是依赖自愿性捐赠
9
公共物品理论
NPO的功能在补充政府的不足
–政府提供的物品与服务,只是满足中间选 民的需求 –需求的异质性出现时,政府可能无法提供 –NPO兴起,是消费者对于公共物品多样性需 求的结果
22
如何解决政府服务的不足
–结合政府, 非营利或志愿性部门提供产品 与服务 –可以满足社群中多数人的偏好与需求 –多元民主观点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一起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才是 正确的做法
23
类目限制
志愿服务不能由政府提供, 为什么? 产生规范性限制的问题
–这项服务仅反映少数人群的看法与观点, 这是极少部分人所要的 –大部分人均不认为这项服务是需要提供的 项目,则政府不会去做 –政府强迫占多数而又不同意这项服务的人 们经由纳税来支付,这项做法可议且站不住 脚
32
多样性
教会参与办教育提供另一个多样性的解释
–政府介入教育是近百年之事 –在此之前,教育是由志愿性部门来提供 –今日,是由公私部门混合自由提供 –各国做法
• 英法,政府会支付补助私立教会学校 • 美国,政府教育经费不能用于宗教教育,所以,宗教教育的 提供应该是基于一种志愿的基础,部分来自捐助
33
第四讲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主要内容
前言 经济学观点 – 公共物品理论 – 市场失灵理论 – 消费者控制理论 – 供给方面的解释 政治学观点 – 搭便车的问题 – 类目限制 – 多样性 – 实验与创新 – 科层化 •社会学观点 –历史观点 –制度理论 –生态学观点
2
3
4


非营利部门为第三种对社会有巨大影响 的力量
–捐赠者对购买的服务未具备完整的信息 –消费者得到不可靠的服务质量信息 –捐赠者对他们所捐赠的资金,无法作有效 的追踪与考核 –服务具有复杂性,消费者无法辨别他们的 质量,使得消费者面临可能接受低质量服务 的风险
15
市场失灵理论
NPO产生的条件
– “不分配盈余的限制”,比较而言,不会为了追求利 润而降低服务的质量 –归因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市场失灵现象 –合约失灵产生时,消费者偏好由非营利组织供应他 们所需要的产品
–合约失灵
• 产品的质量或数量上的信息不对称
–垄断性组织
• 产品(服务)质量看得见,但只有一个选择,质量 差异仍然值得存疑
17
消费者控制理论
由消费者控制的NPO产生的条件
–价格排挤的集体消费物品(priceexcludable collective consumption goods) –差别取价的方式进行服务的提供
NPO的优点
–经由给予消费者另一种额外的保护,补充市场法则 的功能 –NPO内部行为的束缚(即不分配盈余的限制),规定 NPO所有盈余必须奉献于该目的事业的生产
16
消费者控制理论
NPO形成的原因
–消费者可以直接控制他们所购买的物品与 服务 –如一些互益型NPO—私立学校、住房合作社
由消费者控制的NPO产生的条件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
–消费者没有充分的信息与专业知识判断产 品和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议价过程中无法处于一种公平合理的地位 –生产者可能会收取过高费用或提供劣质产 品与服务 –造成”合约失灵”(contract failure)
14
市场失灵理论
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Hansmann)
20
政治学观点
一.搭便车的问题 何谓free rider?
–一项公共物品的提供,不论你对此有无金 钱或实物的贡献,均可以享受 –免费的晚餐
政府对大规模集体产品和服务提供的作 法
–防止搭便车,所以用强制纳税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