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护理PPT课件

儿科护理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
第八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九章 营养障碍疾病护理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期间的小儿称为新生儿。 围生期:指围绕分娩前后的一段特定时期,期间的胎儿和新生儿称为围生儿 ,目前我国将围生期定义为从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1周。


2500g 不规则, 脐血循 吞咽功 24h内 中细胞数 视觉, 有免疫力
足 以上, 频率较 环终止, 能完善, 排尿, 值较高, 听觉, 不易感染
月 47CM以 快,140 心率: 易溢乳
凝血因子 味觉,
儿 上, 次∕分, 100~150 和呕吐,
活性低 触觉,
四肢屈 以腹式 血压平 10~12H
第五节 新生儿窒息
定义:
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后1 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病因:
凡能造成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临床表现:
1. 胎儿缺氧(宫内窒息) 早期有胎动增加,胎儿心率增快,≥180次/分;晚 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变慢或不规则,<100次/分,羊水被胎粪污染呈黄绿 或墨绿色。
常见原因:
1.胎盘和脐带因素 胎盘功能不全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发有迟缓是本病的主要因 素。
2.母亲因素。 3.胎儿因素。 4.其他 与父母体型有关,父母矮小者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高。
临床特点:
出生后表现:全身消瘦,显得头很大,身体脂防较少,显得瘦小。骨骼发育不良 。头发稀疏没有光泽、易发生低血糖。易并发围生期窒息、胎粪吸人综合征、红细 胞增多症等。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皮肤护理。 2.针对病因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3.按需调整喂养方式。 4.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 5.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 6.合理安排补液原则。 7.健康教育。
嫩,胎
毛多
易发生 缺氧, 导致缺 氧缺血 性脑病
免疫功能 不完善, 易感染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 2.维持呼吸道通畅。 3.合理喂养。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预防感染。 6.健康教育。
第三节 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护理
一、小于胎龄儿及其护理
小于胎龄儿又称宫内生长迟缓儿或小样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儿平均 体重的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温觉发
曲,皮 呼吸为 均: 排胎粪
育良好。
肤红润,主
70∕50m
痛觉,
胎毛少
mHg
嗅觉较

2500g 有暂停 心率快, 吸吮能 易产生 易贫血
早 以下, 现象, 血压较 力差, 低钠血
产 47CM以 15~20秒,足月儿 吞咽反 症,糖
儿 下,四 发绀 低
射弱, 尿
肢张力
易呛乳,
低下,
生理性
皮肤红
黄疸重
1. 生理性 2. 病理性:如孕母有糖尿病,患有Beckwith综合征的新生儿及大血管错位患 儿。
临床特点:
出生后表现:易发生低血糖,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较正常新生儿高,高胆红素 血症. 且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护理措施:
1.维持呼吸功能 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于吸氧。 2.喂养 尽早开奶,及时提供营养,防止低血糖。 3.健康教育。
第四节 新生儿重症监护
一、监护对象
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教的新生儿;胎龄<30周或 胎龄<28周,出生体重<1500g新生儿;大手术后,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胃肠 外营养、换血者。
二、监护内容
1.体温监护。 2.氧合状态监护。 3.心脏监护。 4.血压监护。 5.血糖监测。 6.体液、生化及血气监测。 7.胸片。 8.机械通气监护。 9.神经系统监护。 10.肝脏功能监测。 11.感染指标监测。
,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 2.病理性黄疽:①黄疸在出生后 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
>205.2-256.5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③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 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 34μmol/L。 病理性黄疸主要原因:
护理措施:
1.积极复苏,观察呼吸情况 应该严密观察他们的呼吸频率和特征。 2.维持体温稳定 调节环境温度至中性温度。 3.维持血糖稳定 尽早开奶,预防低血糖。 4.促进亲子关系
二、大于胎龄儿及其护理
大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高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大 于4000g称巨大儿。
常见原因:
(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②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症:②胆道闭锁;③母乳性黄疸;④遗传性疾病⑤ 药物性黄疸。
治疗要点:
1.找出病因,治疗原发病。 2.降低血清胆红素,给于蓝光疗法:减少肠肝循环: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再吸收。 3.保护肝脏。 4.控制感染、注意保暖、供给营养、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缺氧。 5.适当用酶诱导剂、输血浆和白蛋白,降低游离胆红素。
护理措施:
1.复苏严格按照ABCD步骤进行。 2.保暖。 3.家庭支持。
第六节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 2.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4.肠肝循环的特性。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
2. Apgar评分:8-10 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3. 各器官功能受损。
治疗要点 :
1. 预防及积极治疗孕母疾病。 2. 早期预测。 3. ABCDE复苏方案 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 ,保证足够心搏出量;D:药物治疗;E:评价和环境(保温)。其中ABC3步最为重要,A 是根本,B是关键,评价和保温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 4. 复苏后处理。
根据胎齡分类 1.足月儿 指胎齡满37周至未满42周(260-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 指胎齡<37 周(<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 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外观 呼吸系 循环系 消化系 泌尿系 血液系统 神经系 免疫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