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质谱分析方法解析

14-质谱分析方法解析


大气压 进样系 统 离子源
真空系统 质量分析 器 检测器 数据系统
质谱是重要的分析,应用相当广泛,其特点可以概括为:

• • •
Sensitivity (灵敏,样品可为pg-mg)
Speed (快速) Specificity (特性识别) Stoichiometry (化学计量)
质谱法与其他主要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奇电子离子: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称奇电子 离子,以 OE+ 表示。 偶电子离子:外层电子完全成对的离子称为偶电子离子用 EE+ 表示。

基峰:质谱中相对强度最大的峰称为基峰,将它的强度规定为100 ,
其它峰的强度以它为基准,得到的百分比就是其它峰的相对强度。

中性碎片的丢失:丢失的中性碎片指分子离子与高质量数区域的一些
1、含杂原子的官能团的 α-裂解
由于羰基不成键电子的电离能小于σ 电子及π 电子的电 离能,在生成分子离子时,是羰基的氧原子的不成键电子脱 掉:
接着,电子往缺少电子的原子迁移而产生α-裂解
[例1] 正十一酸甲酯
对于一个未知物,假如在其质谱图中, 发现有 m/z 74 峰,那么,就 可大胆地认为它便是一个甲酯类化合物,而且 位无任何取代基。
2、质谱图的裂解表示法
(1)正电荷表示法
正电荷用“+”或“+·”表示,分别对应离子含有偶数和奇数个电子。
(2)判断原则
3、电子转移表示法(通常在共价键或杂原子上有两种)
从共价键的电子转移来看有三种方式
三、碎片离子及其断裂规律
在 EI 质谱图中,除分子离子峰外,还有极丰富的碎片 离子,为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要详细分析碎片离子的 形成过程,离子与碎片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亲缘关系) 及各种离子的丰度。 质谱反应属单分子反应 (高真空使双分子(或离子- 分子)或其它碰撞反应不能发生)。 在 EI 条件下,由于多余的轰击能量的作用,形成的分 子离子 M+ 将进行单分子分解反应,产生一个或多个碎片 离子,碎片离子再产生二级碎片离子,全部离子就构成质 谱图中的碎片离子。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约翰·B·芬恩
John Fenn, 1917(美国)
田中耕一(日本) 库尔特·维特里希 (瑞士) Koichi Tanaka,1959
Kurt Wuethrich, 1938
发明电喷雾离子法 ESI对生物大分子进行 确认和结构分析
发明软激光解吸附作用 技术MALDI对生物 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
2、产生稳定离子的开裂
在谱图上无分子离子。
有支链的饱和环烷烃,由于环稳定,最容易失去侧链。
3、烷烃的开裂
烷烃生成CnH2n+1的一系列奇质量的离子 烷烃容易脱离CH2,图谱上出现一系列质荷比差14的峰。 在烷、烯和一些芳烃中,常会发生Random重排。
4、脱离小分子的开裂
5、经过“六员环”迁移状态的开裂(麦氏重排)
这个规则不仅适用于分子离子,而且也适用于所有离子。 因此,氮律也可概括如下:
样品分子 电离过程
外部能量
离子 (分子离子,碎片离子)
离子源
离子
按m/e分离
质谱 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离过程
ABCD
ABCD+
AB+, ABC+, CD+, A+, B+, C+, D+
分子离子
碎片离子
分子结构
离子
一般意义的质谱EIMS标准谱库是
70eV电子轰击下产生的EIMS谱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麦氏重排
第二节
质谱分析法的应用
一、分子离子和分子离子峰的判断
分子离子:在 EI 条件下,与分子量相对应的峰称为分子离子峰, 用 M+ 表示。它是奇电子离子;用软电离方法,如 FAB、CI、MALDI 及 ESI(单电荷)条件下,与分子量 相对应的峰,称准分子离子峰,也称质子化分子,用 (M+ H)+表示。
第十四章 质谱分析法 与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质谱分析法基础 质谱分析法的应用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法
第一节 质谱分析法基础
质谱原理
气体、液体或固体样品在进样 系统气化后进入电离室,受到 一定能量(8-100eV)的电子束 轰击后发生电离,大多数的分 子失去一个电子产生带一个正 电荷的分子离子。如果电子束 能量较高,分子离子还可以进 一步裂解为碎片离子。
分析方法
NMR IR GC
检测灵敏度(g)
10-3~10-5 10-6~10-7 10-6~10-13
UV
MS
10-6~10-7
10-11~10-12
1. 快速(几分钟完成一次测试);
2. 直观性好:提供分子量信息、结构信息(碎片 离子);高分辨质谱可以提供元素组成(分子式);
3. 适用性广:气体、液体、固体;混合物可以通过色谱 /质谱联用功能及串联质谱功能分离鉴定;确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 维结源自的核磁共振技术什么是质谱?

质谱是按顺序记录各种质荷比(m/e或m/z)离 子相对丰度的谱图。

质谱含有样品分子或原子的质量信息。
质谱图可以给出大量的结构信息,因此质谱图
是化合物的一种化学指纹图谱。
质谱图和质谱裂解表示法
1、质谱图表示法 通过先选择图中最 强的峰,把它的强度 定为100%,这个峰称 为基峰。其它离子峰 强度与基峰作相对比 较,所得出的相对强 度,便称为丰度。以 (m/e)和相对丰度作图 便得到了通常的质谱 图。
4. 应用范围宽: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 5. 可以有效地与多种色谱技术联用,如 GC/MS, LC/MS, CE/MS等;自身的串联 MSn 6. ★ 破坏性分析:需汽化、电离; 7. ★ 仪器较昂贵、复杂。
有机质谱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方法, 它不仅能提供分子量,还可以通过测量精确质量确 定分子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机质谱分析技术获得迅 速发展,相继发明了快原子轰击FAB 、电喷雾电离 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等软电离技术, 使得质谱的应用扩大到生物大分子的研究领域。
碎片峰的 m/e 的差值。中性碎片可以是中性分子或 者自由基。也就是说,分子离子可以丢失中性的自 由基形成偶电子离子,也可以丢失中性分子形成奇 电子离子。


氮规则(或称 N 律):
如果化合物不含氮或含偶数个氮原子,则其分子离子的质量将是偶数。 如果化合物含有奇数个氮原子,则其分子离子的质量将是奇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