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检术的护理常规
膝关节镜手术是借助膝关节镜在电视屏幕直视下完成的膝关节微创手术,一改传统的手术方式,只需在患者的膝关节处做1~3个5毫米左右的皮肤切口,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术毕伤口只需缝合一针或甚至可采用粘合法而不必缝合,术后2~7天即可出院,具有安全、准确、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年龄,病情,既往病史等。
1.2身体状况:绝大多数膝关节的伤病都适合关节镜手术,像不明原因的关节肿胀,各种滑膜炎,轻、中度的创伤性骨关节炎,或老年性退变性骨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急性关节扭伤,髌骨半脱位等。
关节内感染也可以通过关节镜检查冲洗。
1.3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认知情况和对手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及支持程度。
1.4观察要点同骨科一般常规护理。
2.护理问题
2.1疼痛
2.2焦虑与恐惧
2.3有感染的危险
2.4有废用综合症的可能
2.5知识缺乏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进行卫生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有关关节镜手术的知识及同种疾病病人的恢复情况,使患者对病情及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减轻对手术的顾虑;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前戒烟戒酒,指导患者锻炼床上大小便,遵医嘱行抗生素药物过敏试验,嘱患者术前10小时禁食水,术日提前取下假牙,金属等物品;术前行下肢备皮,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区域标记。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术后给予去枕平卧位,持续双腔鼻塞吸氧3升/分,持续
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6小时进清淡流质饮食;遵医嘱正确及时执行治疗措施;观察伤口渗血及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情况。
给予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若患肢肿胀明显可遵医嘱给予局部冰敷,并向家属讲解其目的防止冻伤。
有术腔引流的患者,观察术腔引流的量及颜色性质,发生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
3.2.3疼痛护理:如装有病人自控镇痛装置(PAC),向患者讲解自控镇痛装置使用注意事项,将其放置在病人伸手可及的位置以便病人自己使用。
注意观察自控镇痛装置工作运行是否正常、止痛效果是否满意,患者固定是否牢靠。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无镇痛泵的患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将术后病人的不适降到最低。
3.2.4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4.护理评价
4.1病人心态是否平衡,适应身心改变。
4.2疼痛是否缓解或消失。
4.3营养状况是否良好。
4.4皮肤是否完整,肢体功能恢复是否良好,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4.5能否正确认识疾病,能否掌握相关的治疗和康复治疗。
5.健康指导
5.1术后当天可用软枕将患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预防患肢肿胀。
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功能锻炼。
5.2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行直腿抬高运动,屈膝练习或膝关节被动练习,防止膝关节粘连。
5.3术后第三天拔除术腔引流管后可指导患者拄拐下地活动。
5.5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出院后要继续循序渐进的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不适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