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护理ppt课件
床上擦浴法
床上擦浴法适用于病情较重,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 病人、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目的:1、保持皮肤清洁,使病人舒适 2、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
等并发症的发生 3、观察病人一般病情,满足其身心需要。 4、活动肢体,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等并
发症。
注意事项: 1、操作中应遵循节力原则。 2、掌握擦洗的步骤,及时更换温水。 3、动作要轻柔、防止受凉,并注意遮挡。 4、注意观察病情。一般擦洗应在15-30分钟内完成。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抬高头胸部10-20度,抬高下肢20-30度。 保持பைடு நூலகம்吸道通畅,按休克患者观察要点护理。
卧位护理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抬高头胸部10-20度,抬高下肢20-30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按休克患者观察要点护理。
3屈膝仰卧位 仰卧,两膝曲起并稍向外分开;注意保暖, 保护隐私,保证患者安全,必要时加床挡。
卧位护理
卧位的评估和观察要点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了解诊断、治疗和护理要求,选择体位 评估自主活动能力、卧位习惯
卧位护理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主要为避免呕吐误吸到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或肺部并发症患者。 操作方法: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放平,将枕头 横立于床头。
7端坐卧位 坐起,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 患者伏桌休息;必要时可使用软枕、靠背 架等支持无辅助坐姿;防止坠床,必要时 加床挡,做好背部保暖。
卧位护理
8头低足高位 ·仰卧,头偏向一侧,枕头横立于床头, 床尾抬高15-30㎝;观察患者耐受情况, 颅内高压患者禁用此体位。
9头高足低位 ·病人仰卧,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30cm 或根据病情而定,枕横立于床尾,以防足部 触及床尾栏杆。如使用电动床可调节整个床 面向床尾倾斜。
卧位护理
4侧卧位 侧卧,两臂曲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 于枕旁,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必要时 在两膝之间、后背和胸、腹前各放置软枕。
5俯卧位 ·俯卧,两臂曲肘放于头部两侧,两腿伸直, 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 气管切开、颈部伤、呼吸困难不宜采取此体位。
卧位护理
6半坐卧位 仰卧,床头支架或靠背架抬高30-60度, 下肢屈曲。放平时,先放平下肢,后放床头。
卧位护理
卧位
病人卧在床上的姿势。病人要采取各种卧位来满足休息、 检查、治疗和护理的需要。正确的卧位不仅使诊疗护理工 作顺利进行,还能使病人感到舒适,得到休息;不正确的 卧位使病人感到不适,还会发生肌肉、神经、皮肤等受损 的现象。
卧位护理
卧位的性质
主动卧位 病人自己采取的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如轻症病人,身体活动自如,可随 意改变体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被动卧位 病人自身没有能力变换体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瘫痪、极度衰弱 的病人。 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楚,有能力变换自己的卧位,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 疗所需被迫采取某种卧位。如急性腹膜炎的病人,为减轻腹痛而采取屈膝仰卧 位。
常用卧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半坐卧位 端坐位 头低足高位 头高足低位 膝胸位 截石位
卧位护理
卧位护理
卧位的注意事项
卧位要舒适稳定,体重平均分布,保持正常生理弯曲,各关节位于功能位置。 适当遮盖病人,注意保暖,维护病人尊严。 定时更换卧位,至少2小时一次,预防褥疮出现,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根据病人病情,协助病人每天进行主动或被动的活动。
卧位护理
10膝胸位 ·跪卧,两腿稍分开,胸及膝部贴床面, 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 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应注意保暖和遮 盖。女性患者在胸部下放一软枕,注意 保护膝盖皮肤;心肾疾病的孕妇禁用此 体位。 11截石位 ·仰卧,两腿分开放在支架上,臀部齐床边, 两手放在胸前或身体两侧;臀下垫治疗巾, 支腿架上放软垫;注意保暖,减少暴露时间, 保护患者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