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需求跟踪矩阵编写指南

需求跟踪矩阵编写指南

需求跟踪矩阵编写指南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二ОО七年三月
文件变更记录*A–增加M–修改D–删节
目录
1目的 (1)
2角色和职责 (1)
3格式 (1)
4表格说明 (1)
4.1项目基本信息 (1)
4.1.1 角色等基本信息 (1)
4.2需求跟踪矩阵(纵向) (1)
4.2.1 基线标识 (1)
4.2.2 列值说明 (1)
4.2.3 注意事项 (3)
4.3 需求跟踪矩阵(横向) (4)
4.3.1 列值说明 (4)
5需求跟踪矩阵的不断完善 (4)
1目的
需求跟踪是需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需求跟踪的主要意义在于获得需求目前的实现状态,确保用户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它的主要目标是: 维护软件工作产品间的一致性。

2角色和职责
3格式
需求跟踪矩阵采用EXCEL电子表格形式制作。

具体格式请参考《需求跟踪矩阵模板》。

4表格说明
4.1项目基本信息
4.1.1 角色等基本信息
填写项目名称、项目经理、项目小组责任人、更新次数、最后更新日期、更新需求跟踪矩阵的工作量(多次更新累加)以及版本号(此为需求跟踪矩阵的版本号)等信息。

4.2需求跟踪矩阵(纵向)
4.2.1 基线标识
列出该需求跟踪矩阵中用到的各个工作产品的基线标识号。

4.2.2 列值说明
关于优先级的说明:优先级表示的是某项内容相对于同类的其他内容的优先级顺序,其取值范围为:高、中、低。

如果某几项内容的优先级相同则将其优先级设为相同的值。

《用户需求说明书》
需求编号:《用户需求说明书》中描述软件需求的唯一代号(或标识)。

责任人:相关需求的责任人。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编号:《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每项需求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需求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需求,实现该需求的优先级顺序。

《系统测试方案》
系统测试用例编号:《系统测试方案》中用例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测试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测试用例,实施该用例测试活动的优先级顺序。

《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编号:《概要设计说明书》中每条设计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设计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设计,实现该设计的优先级顺序。

《集成测试方案》
集成测试案例编号:《集成测试方案》中用例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测试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测试用例,实施该用例测试活动的优先级顺序。

《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编号:《详细设计说明书》中每条设计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设计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设计,实现该设计的优先级顺序。

软件源程序
代码模块编号:源程序每个模块(函数,对象等)的唯一标识号(如:包名+类名+方法名等),该标识号相对于其他代码模块必须是唯一的。

责任人:相关编码的责任人。

《用户测试方案》(必要时)
用户测试案例编号:《用户测试方案》中用例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测试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测试用例,实施该用例测试活动的优先级顺序。

4.2.3 注意事项
4.2.2节所述各列中应包括对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保密性需求的跟踪,即从需求到后续各阶段均应填写性能、安全性、保密性等需求和实现对应的编号。

对于《用户需求说明书》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等各阶段工作产品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情况,可使左边列的一行对应右边列的多行,或在对应的表格内填写多个编号(以空格分隔),但采用后一种填写方法时,同一表格内多个编号的优先级只能相同,因此推荐采用前一种方法。

示例如下:
例1:左边列的一行对应右边列的多行
例2:对应表格内填写多个编号,编号间以空格分隔
4.3 需求跟踪矩阵(横向)
4.3.1 列值说明
需求代号
软件需求中的需求编号(或自定义需求标识)。

需求项名称
相对应需求编号的需求项名称。

功能描述
简单明确的描述对应需求的功能情况。

相关需求
与对应需求存在接口关系并相互影响的其它需求的需求编号(可以是一对一或一对多)。

接口
对应需求与关联需求的接口名称(或编号)。

例3:需求代号列的一行对应相关需求和接口列的多行
5需求跟踪矩阵的不断完善
需求跟踪矩阵的使用贯穿了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从最开始的需求阶段一直到最后的确认测试阶段,任何对软件工作产品的变更都会影响到《需求跟踪矩阵》,使其能够在生命周期任何时刻反应各个软件工作产品之间的对应关系,达到有效控制各个软件开发阶段产物,从而控制整个软件开发的质量的目的。

因此其内容是不断完善的,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及时跟踪监督,各小组负责人及时更新需求跟踪矩阵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