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腺

消化腺


下颌下腺:重约15克,位于下颌骨内面,形似卵
圆形。其导管有腺的内侧面发出,沿口腔底粘膜深 面走行,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最小,重2~3克,位于口腔底粘膜深面,
其腺导管有大,小两种。大导管常与下颌下腺导管 汇合或单独开口于舌下阜;有数条小导管自舌下腺 发出后直接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粘膜表面。
腮腺管 腮腺
(二)肝的组织结构

1、肝小叶 组成
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肝板

肝小叶
肝血窦
中央静脉
胆小管
1)肝细胞 肝细胞内的线粒体是肝细胞进行功能活 动的能量供应站;粗面内质网是肝细胞合成多种血 浆蛋白的基地;细胞摄取的有机物在滑面内质网的 膜上 进行连续的合成、分解、结合转化等反应。
肝细胞的三种功能面

浆液性 腺泡
粘液性 腺泡
混合性 腺泡
2、导管:是腺的分泌物排出的管道
分类:闰管、分泌物、排泄管 1)闰管 细而短,直接与腺泡相连。由单层 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构成。 2)分泌管 (纹状管)由闰管汇集而成。为单 层高柱状上皮。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顶部; 分泌管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钠离子、排出钾离 子和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 3)排泄管 包括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
钩突
副胰管
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头
胰 的组织结构
外分泌部:
由浆液性腺细胞构成
腺泡 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泡心细胞 闰管长 导管
无分泌管 主导管为单柱(夹有杯状细胞和 内分泌细胞 )
(一)外分泌部
复管泡状腺 分为: 腺泡 导管
胰腺腺泡模式图
2.内分泌部


由大、小不等的内分泌细胞团组成,称胰岛。胰岛 在胰尾部分分布较多。分泌物可直接进入血液运送 到全身。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 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缺乏 胰岛的组成 导致糖尿病) D细胞(可分泌生长抑素)
:多饮(polydipsia)、多 食(polyphagia)、多尿(polyuria)和体重减 少 皮肤外阴瘙痒、双眼模糊、视物 不清 并发症症状 无明显症状,其他原因偶尔发现
糖尿病的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 2、饮食平衡,每餐只吃七八分饱,避免能量 的过多摄入。多吃降血糖的食物如木耳、蘑菇 、魔芋、苦瓜等,还能每天喝两勺老成醋或苦 丁茶。
二、肝


(一)肝的位置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 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较 大,肝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故活体的肝呈红褐色。 肝易受外力冲击而破裂,从而引起腹腔内大出血。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在左季肋 区。
肝镰状韧带
一、肝的形态 liver
膈面:借肝镰状韧带分左、右两叶
脏面:借“H”形沟分为四叶

腮腺
纯浆液性 腺,闰管 较长,纹 状管较短; 分泌物含 唾液淀粉 酶
下颌下腺
浆半月
舌下腺
腺泡
腮腺
纯浆液性腺
导管
闰管长
分泌物
稀薄
纹状管短
淀粉酶多, 粘液少
粘液多、淀粉酶少
下颌下腺
混合性腺 (浆液为主)
闰管短 纹状管多、明显
舌下腺
混合性腺 (粘液性为主)
无闰管,分泌管 短
以粘液为主
三对大唾液腺的结构比较

PP细胞(主要存在于胰岛的周边部 可分泌胰多肽,具有抑制胃肠运动 胰腺的分泌和胆囊收缩的作用)
胰岛细胞
内分泌部(胰岛pancreatic islet)
体积
A细胞 B细胞 D细胞 大 小
数量
20% 75% 5%
分布
周边 中央 A、B细胞间
功能
高血糖素 胰岛素 生长抑素
A细胞:20%,体积较大,分布在胰岛周边。


前:胃、横结肠和大网膜 后:下腔静脉 胆总管 肝门静脉 腹主动脉 右:十二指肠 左:脾门 胰体 胰尾
人体第二大的消化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一、胰的位置与毗邻 腹上区 左季肋区 L1,2
二、胰的分部 胰头 钩突 胰体 胰尾 胰管
末端与胆总管汇合成 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 指肠大乳头
副胰管 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管
血窦 面
胆小管 面
细胞连 接面
肝细胞Leabharlann 构成肝小叶的主要成分形态:多面体的 大细胞, 核大而圆,居 中,部分有双 核, 肝细胞
肝巨噬细 胞
内皮
肝窦
肝 细 胞 超 威 结 构
2)肝血窦 形态:位于肝板之间,窦腔大而不规则, 血流:小叶周边 中央静脉。 窦壁 :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扁而薄,内皮外无基膜, 所以,肝血窦的通透性大,有利于肝细胞摄取血浆物质和排出其分 泌物入血窦。 在肝血窦腔内定居于肝内的肝巨噬细胞,其细胞形态不规则,有 许多板状或丝状伪足,能做变形运动。细胞常以其伪足附于内皮细 胞上,或穿过内皮窗孔和细胞间隙伸入窦周隙。肝巨噬细胞来自血 单核细胞,在清除衰老的血细胞,清除从肝门静脉进入肝的抗原异 物,监视肿瘤等发挥重要作用。
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原 合成,升高血糖
B细胞:70%,位于胰岛的中央部,分泌
胰岛素,促进糖原的合成,降低血糖
糖尿病的危害
易患糖尿病的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
疾病和生活压力
肥胖
不良的饮食及 生活习惯
缺乏体力活动
既往有妊娠的妇女 年龄因素 曾经分娩过巨大胎儿的妇女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
消 化 腺
消化系统包括哪两大部分? 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腺分为那两类?这两类又位于哪里?
小型消化腺(管壁内):食管腺、胃腺、
肠腺
大型消化腺(管壁外):大唾液腺、 胰腺、肝
三对大唾液腺的位置
腮腺:重15~30克,位于耳前下方和咬肌后缘的表
面,形似不规则三角形。腮腺导管沿颧(quan)弓 下方向前绕过前缘,穿过颊部,开口于上颌第二磨 牙相对的颊粘膜上
2、门管区 是指相邻肝小叶之间含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 和小叶间胆管的结缔组织小区,每个肝小叶周围有3~4个门管区。
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胆管
门管区
小叶 间胆 管
肝窦 内 皮
中 央 静 脉
小叶 间静 脉
小叶间 动脉
肝小叶立体模式图
肝小 管
肝板
(三)肝的功能




1)分泌胆汁 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代谢功能 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分解与合 成都在肝细胞内进行,并贮存在肝细胞内 3)防御和解毒功能 肝巨噬细胞有强大的吞噬能力 ,对机体有防御功能。肝细胞可将机体代谢过程中 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肠道吸收的有毒物质转变为无毒 或毒性小的物质。故肝是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 4)造血功能 在胚胎时间,肝有造血功能
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
肝门
肝蒂
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 肝门静脉左、右支
肝(脏面)
胆囊
右叶
方叶
肝门 左叶
下腔静脉
门静脉
胆总管
尾状叶
肝固有动脉
肝周围的器官
肝与邻近许多脏器接触。肝的上面与膈相接触。左叶 上面隔着膈与心脏接触,肝左缘近左纵沟处与食管 相邻,左叶下面邻胃。方叶下面接触幽门。右叶下 方后缘处邻近右侧的肾上腺,右叶下面的后内侧部 邻近十二指肠。 肝的表面覆以致密结缔组织被膜,肝门处的结缔组织 随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肝管的分支进入肝实 质,将肝分隔成许多肝小叶。肝小叶周围的结缔组 织较多则肝小叶明显。较少则肝小叶分界不明显。
(四)有关肝病常见的症状
身体倦怠无力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黄疸 易出血、瘀青 水肿、腹水 脾脏肿大 搔痒

病毒性肝炎分类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
代谢性肝炎
A. 正常的肝
B. 病毒破坏
C. 肝硬化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期: 可无表现 全身乏力 消化道症状: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泻 等 肝区疼痛 尿色逐渐加深 感冒样症状:如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 黄疸
乙型肝炎的预防

控制传染原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胆囊颈
(四)胆囊
形状:梨形 位置:肝下面的胆囊 窝内 活体的胆囊由于贮存 胆汁而显绿色。 胆囊底 胆囊可分为胆囊底、 胆囊体、胆囊颈。 肝胰壶 腹 功能:贮存和浓缩 胆汁的功能

胆囊 体
左、右肝 管
胆囊管 肝总 管
舌下腺
下颌下腺
大唾液腺的组织结构
大唾液腺为复管泡状腺。腺体表面被有结缔组 织被膜,腺组织可分为腺泡和导管两部分。 1、腺泡 是腺的分泌物,常呈泡状或管泡 状,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在腺细胞基底面与 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 浆液性腺泡:胞质着色深,核圆 分类 粘液性腺泡:胞质着色浅,核扁圆 混合性腺泡 :半月(demilune)
胆总管
胰岛
胆汁排泌的途径
未进食
肝 (产生胆汁)
肝左管 肝右管
肝总管
进食
胆囊管
胆囊
进食
胆总管
十二指肠
七、胆石症
胆汁的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 粘液、钙)析出,凝集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胆石症的预防

1.维持理想体重。 2.保持运动的习惯。 3.注意饮食质量,少油腻 4.定时定量,规律饮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