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9课清末新政【免费】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9课清末新政【免费】

——摘自高中《历史》
揭露清政府宣布“立宪” ,包藏专制祸心的漫画
第9课
清末新政
一、“新政”的原因:
1、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法照旧统治
外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打击 内忧:义和团运动的震荡
2、主观目的: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
二、“新政”的开始:
慈禧太后颁布“预约变法” 上谕(1901.1):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 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 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实质:假立宪真集权,大失民心
“日俄之役也,群以为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 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之宪,得失皎 然。”
“此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 自海陆交绥,而日无不胜,俄无不败,于是俄国 人民乃群起而立宪之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何评价清末“预备立宪”?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动力不足,质量不高 “预备立宪”上谕: 原则:决定权掌握在清廷之手
“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 步骤: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定法律,广兴教育等 期限:等取得成效,再行宪政(未定)
“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 结果:略作调整,无实质性变化
材料一:慈禧太后在接见出国考察大臣时说:“立宪一事,
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光绪朝东华录》
“江楚会奏三疏”
育才兴学(教育改革)(4条) 致治、致富、致强(改革中国之成法)(12条) 采用西法(11条)
新政机关:督办政务处(1901年)
三、“新政”的过程:
1、“新政”的内容(1901-1905):
改革官制 奖励发展实业(大清银行) 提高军队素质(扩编新军) 培养新式人才(废科举) 加强法制建设 倡新风易旧俗
——摘自《东方杂志》
材料二:“……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
端:一曰,皇位永固……一曰,外患渐轻……一曰,内乱可 弭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析》
材料三:清政府“预备立宪”,主要做了点改革官制的实
事 。原有的六部,除吏、礼两部保留到1911年以外,其余 都改掉了。兵部改为陆军部、刑部改为法部、工部改为新设 的农工商部。此外,清政府还增设了邮传、民政等部。
2、如何评价?
涉及面广,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 未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实际作用有限(局限性)
3、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1905-1911):
背景 资产阶级立宪派奔走活动 “立宪”的日本击败“专制”的俄国(小字)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 清廷上谕“预备立宪”(1906)
过程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8) “皇族内阁”的成立(19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