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定理
1.观赏“烟火”表演是某地每年“春节”庆祝活动的压轴大餐。某型“礼花”底座仅 0.2s 的发射时间,就能将质量为 m=5kg 的礼花弹竖直抛上 180m 的高空。(忽略发射底座高 度,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 (1)“礼花”发射时燃烧的火药对礼花弹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少?(已知该平均作用力远大于 礼花弹自身重力)
x1
v1t2
1 3
m
木板运动的距离:
x2
1 2
v2t2
5 12
m
由于 x1 x2 L ,假设成立,木板停下后,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
t3
L x1 x2 v1
1s 4
因此物块在板上滑行的总时间为: t
t1
t2
t3
5 6
s
5.如图所示,两个小球 A 和 B 质量分别是 mA=2.0kg,mB=1.6kg,球 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的 M 点,球 B 在水平面上从远处沿两球的中心连线向着球 A 运动,假设两球相距 L≤18m 时存 在着恒定的斥力 F,L>18m 时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相距最近时,它们间的距离为 d=2m,此 时球 B 的速度是 4m/s.求:
(2)设蹦床的压缩量为 x,小孩离开蹦床后上升了 H.从最低点处到最高点,重力做功
mg x
H
,根据
F-x
图象的面积可求出弹力做功:W弹
kx2 2
从最低点处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 mg H x kx2 0
2
可得: H kx2 x ,可以判断上升高度与质量 m 有关,质量大的上升高度小. 2mg
h 1 gt2 2
解得
t 6s
对礼花弹从发射到抛到最高点,由动量定理
Ft0 mg(t t0 ) 0
其中
t0 0.2s
解得
F 1550N
(2)设在最高点爆炸后两块质量分别为 m1、m2,对应的水平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则: 在最高点爆炸,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1v1 m2v2
其中
E
1 2
m1v12
1 2
m2v22
m1 1 m2 4
联立解得
m m1 m2
v1 120m/s
之后两物块做平抛运动,则 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有 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
v2 30m/s
h 1 gt2 2
s v1t v2t
s=900m
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 A 和物块 C 置于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物块 B 置于 A 的左 端,A、B、C 的质量分别为 m、2m 和 3m,已知 A、B 一起以 v0 的速度向右运动,滑块 C 向左运动,A、C 碰后连成一体,最终 A、B、C 都静止,求:
mv0 Mv2 mv1
解得: v2 2.5m/s
(2)碰撞前,物块在平板车上运动的时间: t1
L v0
1s 4
碰撞后,长木板以 v2 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a
(m M )g M
7.5m/s2
设长木板停下时,物块还未滑离木板,木板停下所用时间: t2
v2 a
1s 3
在此时间内,物块运动的距离:
(2)某次试射,当礼花弹到达最高点时爆炸成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两块(爆炸时炸药质量忽略 不计),测得前后两块质量之比为 1:4,且炸裂时有大小为 E=9000J 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 了动能,则两块落地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1550N;(2)900m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发射时燃烧的火药对礼花弹的平均作用力为 F,设礼花弹上升时间为 t,则:
【答案】(1)0.15 (2)130 N 【解析】
【详解】
(1)从 A 到 B 过程,由动能定理,有:-μmgs= 1 mv12- 1 mv02
2
2
可得:μ=0.15.
(2)对碰撞过程,规定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Ft=mv2-m(-v1)
可得:F=130 N.
8.如图甲所示,蹦床是常见的儿童游乐项目之一,儿童从一定高度落到蹦床上,将蹦床压 下后,又被弹回到空中,如此反复,达到锻炼和玩耍的目的.如图乙所示,蹦床可以简化 为一个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弹力的大小为 kx(x 为床面下沉的距离,也叫形变量;k 为常 量),蹦床的初始形变量可视为 0,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4.如图所示,长为 1m 的长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板的右端固定一个竖直的挡板, 长木板与挡板的总质量为 M =lkg,板的上表面光滑,一个质量为 m= 0.5kg 的物块以大小为 t0=4m/s 的初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与挡板碰撞后最终从板的左端滑离,挡板对
物 块的冲量大小为 2. 5N • s,已知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0.5,重力加速度为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木板、木块速度问题,分析清楚运动过程、正确选择研究对象与运动过程是 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正方向的选择.
3.质量 0.2kg 的球,从 5.0m 高处自由下落到水平钢板上又被竖直弹起,弹起后能达的最大高 度为 4.05m.如果球从开始下落到弹起达最大高度所用时间为 1.95s,不考虑空气阻力,g 取 10m/s2.求小球对钢板的作用力. 【答案】78N 【解析】 【详解】 自由落体过程 v12=2gh1,得 v1=10m/s; v1=gt1 得 t1=1s 小球弹起后达到最大高度过程 0− v22=−2gh2,得 v2=9m/s 0-v2=-gt2 得 t2=0.9s 小球与钢板作用过程设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Ft′-mg t′=mv2-(-mv1) 其中 t′=t-t1-t2=0.05s 得 F=78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F′=-F,所以小球对钢板的作用力大小为 78N,方向竖直向下;
(1)球 B 的初速度大小; (2)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 (3)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相距最近时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1) vB0 9 m s ;(2) F 2.25N ;(3) t 3.56s
【解析】试题分析:(1)当两球速度相等时,两球相距最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 B 球 的初速度;(2)在两球相距 L>18m 时无相互作用力,B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球相距 L≤18m 时存在着恒定斥力 F,B 球做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相互作用力 (3)根据动量定理得到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相距最近时所经历的时间. (1)设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是 F,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两球相距最近时所经历的时间是
【答案】(1)a.
b. v 2gH c. I mgt 2m 2gH (2)上升高度与
质量 m 有关,质量大的上升高度小 【解析】 【分析】 (1)a、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劲度系数,抓住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作出弹力 F 随 x 变化的 示意图. b、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小孩刚接触蹦床时的速度大小;
c、根据动量定理求出蹦床对该小孩的冲量大小. (2)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弹力做功,得出弹力做功的表达式,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弹力 做功,从而求出 x1 的值. 【详解】
(1)在一次玩耍中,某质量为 m 的小孩,从距离蹦床床面高 H 处由静止下落,将蹦床下 压到最低点后,再被弹回至空中. a.请在图丙中画出小孩接触蹦床后,所受蹦床的弹力 F 随形变量 x 变化的图线; b.求出小孩刚接触蹦床时的速度大小 v; c.若已知该小孩与蹦床接触的时间为 t,求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该小孩的冲量大小 I. (2)借助 F-x 图,可确定弹力做功的规律.在某次玩耍中,质量不同的两个小孩(均可视 为质点),分别在两张相同的蹦床上弹跳,请判断:这两个小孩,在蹦床上以相同形变量 由静止开始,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否相同?并论证你的观点.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求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Ep.
【答案】(1) F mv0 2t
(2)
EP
1 12
mv02
【解析】
【详解】
(1)设 A、B 碰撞后瞬间的速度为 v1 ,碰撞过程 A、B 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
量守恒定律有: mv0 2mv1
解得
v1
1 2
v0
设 A、B 碰撞时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F,对 B 有 Ft mv1 0
t。当两球相距最近时球 B 的速度 vB 4 m s ,此时球 A 的速度 vA 与球 B 的速度大小相
等, vA vB 4 m s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 mBvB0 mA mB v 得: vB0 9 m s ;
(2)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它们之间距离最近时,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移 Δx=L-d,由功能关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结合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等知识
进行求解.
9.起跳摸高是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某中学生身高 1.80m,质量 70kg。他站立举臂,手
指摸到的高度为 2.10m.在一次摸高测试中,如果他下蹲,再用力瞪地向上跳起,同时举
臂,离地后手指摸到高度为 2.55m。设他从蹬地到离开地面所用的时间为 0.7s。不计空气
解得: v1 v0 .
②设 C 与 A 碰后共同速度大小为 v2 ,对 A、C 在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3mv1 (m 3m)v2 在 A、C 碰撞过程中对 A 由动量定理得: ICA mv2-mv0
解得:
ICA
3 2
mv0

A、C
碰过程中
C

A
的冲量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
3 2
mv0

方向为负.
(i)C 与 A 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ii)A、C 碰撞过程中 C 对 A 到冲量的大小. 【答案】(1)C 与 A 碰撞前的速度大小是 v0;
(2)A、C 碰撞过程中 C 对 A 的冲量的大小是 3 mv0.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