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一早读素材1

高中语文必修一早读素材1

高中语文必修一早读素材1教学博苑2014-10-01 0542高中语文必修一早读素材1源自饶水知音第一周第一天请在阅读课文《沁园春•长沙》及文下注释的基础上,继续阅读下面的材料:1.字音橘子洲(jú)百舸(gě)寥廓(kuî)携来(xiã)峥嵘(rïng)挥斥方遒(qiú)浪遏飞舟(â)cãng曾记否dāng当年kàn看万山红遍曾当看zēng曾祖父dàng当铺kān看护2.词语漫江:满江。

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

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挥斥方遒:奔放,有力。

指点江山:评论天下大事。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3.名句名段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4.美文赏析恰同学少年——由青年毛泽东有感青春是美好的,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无不信心百倍、壮怀激烈;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无不展露着生命的蓬勃活力,预示着人生价值的不可限量。

---题记青春,无限美丽,因为它代表着风华正茂;怀着对革命领袖的无比崇敬,我认真地查阅了一些关于毛泽东的故事和资料。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为当年那气宇轩昂、胸怀天下的少年学子毛泽东所震憾,深刻地感受了时代伟人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非凡风采。

毛泽东,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人。

毛泽东在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给自己的父亲留下这样一段话“孩儿立志出乡山,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此时的毛泽东心中已有那份成就一番自己事业的豪情壮志。

尽管此时他还不知道在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可是他知道男儿志在四方,他知道他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这已足够,也正是这样一种志向让他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游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赏湘江美景,看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记得他去参观岳麓书院时,萧子升感叹书院所出的人才都已经作古,只空留书院的旧址。

毛泽东却自信的认为“我们”便会是今日之人才。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也正是这份自信,他才敢不带分文游历湖南,率领学生军智斗北洋军阀,揽下工人夜学的招生任务。

毛泽东,一个从容自若的人。

考第一师范的时候,别人都十分紧张。

只有他不慌不忙地拉着蔡和森他们去吃臭豆腐。

说:“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想了也白想。

”当溃兵的探子已经揭穿他的计谋时,他还在镇定的品茶。

最后,枪都顶到他太阳穴上了,他也纹丝不动。

真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一个是勤奋认真的人。

黎锦熙说:“每天睡得最晚起的最早的就是毛泽东。

”可见他是多么的用功。

他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每次读书看报纸,一有不会的问题,他就马上去请教同学和老师。

连睡着的时候,书都还在手上。

密密麻麻的课堂笔记见证了他脚踏实地的学习。

书上批注和心得,更字字都刻出了他求学的孜孜不倦。

如果说光是学习刻苦,这并没有什么。

可是,锻炼身体,他也一样风雨无阻。

无论是,太阳高照的三伏天,还是打霜下雪的日子,都丝毫不松懈。

我想,正因为这样的努力,他才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为今后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满怀崇高理想,忧国忧民,指点江山社稷之事;他爱憎分明,激浊扬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常形之于文字,付之以行动;他蔑视权贵,视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如粪土,严厉地痛斥他们的行为。

他是伟大的,他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满腔的热情和无所畏惧的行动,在漫漫长夜划出一道闪电,炸响在巍巍岳麓之巅,惊醒了全长沙人民,也惊醒了全中国人民。

他将人之“小我”融入宇宙之“大我”,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的良好开端做出了不懈努力!【赏析】古人云:志当存高远,心应容九州。

远大的理想是人前进的动力,惟有立志方能立身。

在志向这一精神动力的推动下,人们才能披荆斩棘,奋进不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愈挫愈勇;也才能用自己的真与诚、勤与奋、血与汗浇灌出灿烂的理想之花,最终到达自己光辉的顶点。

反之一个人如果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只会追名逐利,为个人的蝇头小利而奔忙,那他就难以找到人生的坐标,最终庸庸碌碌度过一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以毛泽东青年立志的事迹为榜样,同时学习身边励志成才的先进事迹,树立崇高的理想,把祖国与人民的利益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并付诸实践。

第一周第二天1.字音携xiã 携手侯hïu 万户侯怅chàng惆怅镌juān镌刻候hîu 等候伥chāng为虎作伥遏â阻遏苍cāng 苍茫沁qìn 沁园春碣jiã 碣石沧cāng沧海桑田泌mì分泌2.词语遏止遏制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且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

遏制:是指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如“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义气意气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如“重义气”。

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如“意气相投”“意气风发”“意气用事”等。

寥廓辽阔寥廓:指高远空旷,侧重于立体的范围。

如“视野寥廓”、“寥廓的天空”。

辽阔:指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

如“辽阔的土地”、“幅员辽阔”。

3.名句名段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②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④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重阳》)⑤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律•送瘟神》)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七律•到韶山》)⑦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⑧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浪淘沙•北戴河》)⑨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⑩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4.美文赏析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赏析】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由于他的爱国主张始终遭到压制,因而他的作品中有不得志的悲愤抑郁,这首《卜算子•咏梅》词便是一例。

词中,陆游以梅花自比,表现出孤芳自赏的凄凉情调。

词中的梅花虽然清香无比,但为“群芳”所妒,更兼“风”“雨”的摧残,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清香依旧。

这里的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的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遇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

全词悲剧气氛浓重,“断桥”、“黄昏”、“风”、“雨”,一片落寞孤寂,凄凉压抑,读之使人感到阴郁低沉。

时代的悲剧,个人的不幸,使陆游《咏梅》词蒙上了深重的阴影。

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咏梅》词是读了陆游作品后写的,用了陆词的原调原题。

同样是咏梅,正如自序所云,是“反其意而用之”。

开首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开放的时节,此时严冬即将过去,春之神正翩翩来临。

句中虽有“风雨”、“飞雪”,但给人的感觉迥异于陆词的阴冷压抑,而是欣喜舒朗,尤其是“飞雪迎春到”,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地仍银装素裹,严冬的痕迹尚未消退,悬崖上有百丈坚冰尚未融化,可春的气息却已早早地透露了,那便是冰雪中傲然绽开的梅花。

这两句将梅花放在严寒的环境中去表现,有力地衬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的特性。

皑皑白雪将梅花俏丽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鲜艳夺目,同时,坚冰百丈的环境也点出了梅花开放之“早”,为下面写梅花的报春作了铺垫。

梅花先于百花而将春回大地的信息传播给了人们,所以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想见,经历了寒冬之后的人们,猛然间看到这冰雪中俏丽的梅花时,将会多么的惊喜振奋啊。

这“花枝俏”无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是春之女神所到之处最先撒下的花瓣,与群芳相比,她是最得风气之先的,因而也引人注目,可她却是那么谦逊,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自得,这是何等的气度!这里将梅花充分地人格化了,并且赋予了她以崇高的品格,读之使人倍感亲切。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最后两句将梅花的形象表现得更臻完美。

春之女神的足迹终于遍布大地,所到之处,鲜花烂漫,姹紫嫣红,分外绚丽。

先于百花而发的梅花此刻却只是和众多的山花一样在春风中欢笑,她无意计较得失,也不追逐名利,更不愿出人头地、独占春色,这是胸襟坦荡者的豁达大度,是无私奉献者的真实写照。

从梅花的特性中发掘出了这种高贵的品质。

毛泽东的这首词格调明朗轻快,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梅花鲜明生动的品性。

语言也平易流畅,显得清丽自然,毫无雕琢和浓艳之气,意境高远,耐人寻味,使人在赞赏梅花的同时,感悟到高尚的情操。

在历代众多的咏梅词中,这首词立意新颖,别出机杼,独标高格,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第一周第三天请在阅读课文《相信未来》及文下注释的基础上,继续阅读下面的材料:1.字音灰烬(jìn)依偎(wēi)凝露(nínɡ)摇曳(yâ)睫毛(jiã)瞳孔(tïnɡ)给予(jǐ)脊骨(jǐ)不屈不挠(náo)蜘蛛(zhī)露水(lù)惆怅 (chïu chàng)踟蹰(chí)露马脚(lîu)倜傥(tì tǎng)2.词语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摇曳:摇荡。

惆怅:伤感失意的样子。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辛辣:比喻语言、文章尖锐而刺激性强。

百折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得十分顽强。

3.名句名段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相信未来》)4.美文赏析有关食指诗歌的评论食指原名郭路生。

因为他是母亲在行军路上分娩的,所以父母就给他起了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

“文革”前,食指一直用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