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第二学期外国文学复习要点1、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表现主管理想,书法强烈情感第二、贴近大自然,书法美好感觉第三、重视民间文学第四、善用夸张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想象大胆、奇特2、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最早的两个浪漫主义流派。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决定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色彩。
德国的古典哲学味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性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则从另一个角度给浪漫主义输送了思想。
P169最早的两个浪漫主义流派:P169耶拿派:施莱格尔兄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主张。
诺瓦利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夜的颂歌》歌颂神圣的、神秘的夜。
蒂克:《民间通话集》,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体裁。
P169海德尔堡派:霍夫曼:《金罐》有童话色彩,《雄猫穆尔的人生观》展示市侩世界,《小查克斯》鞭笞了19世纪德国乌烟瘴气的社会现实。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搜集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灰姑娘》,《白雪公主》。
克莱门斯•布伦塔诺、阿希姆•封•阿尔尼姆: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
搜集了德国近三百年的民歌。
克莱斯特:喜剧《破瓮记》;沙米索《彼得•施来米尔的奇妙故事》3、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创作,《抒情歌谣集·序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湖畔派诗人:指住在英国西北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
他们从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
他们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P168华兹华斯的创作: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他的创作分为早期、中期、丰收时期、后期。
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
P173—P175 早期(1795年之前):《黄昏信步》、《景物素描》等诗,认为法国大革命为人间带来了自由。
中期(1795年与柯勒律治交往开始):《抒情歌谣集》、《采干果》、《露丝》、《露西》。
丰收时期(1802—1807年):《孤独的收割者》、《不朽颂》、《天职颂》、完成《序曲》、《快乐的战士》。
后期(1807)《雷阿德迈亚》(古代神话为题材)、《戴翁》。
•华兹华斯的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被誉为自然的诗人。
他的抒情诗具有以下特点:A、支持革命,向往民主自由;B、揭示人民生活贫困和痛苦,控诉社会对他们进行迫害;C、歌颂湖光山色、农村日常生活《抒情歌谣集•序言》(两篇)——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
P176•在《序言》里,华兹华斯的诗论主要涉及以下问题:A、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强调诗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与情感。
要求突破古典主义的“规范”,把审美对象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山乡湖畔。
B、关于诗歌的语言问题:诗的语言应是日常生活语言,“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
C、关于诗的本质:“诗是强烈感情的流露”,诗以真与善为目的,但却是通过美来达到这一目的。
D、关于诗人的问题:诗人要比一般人更具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诗人想象力的强调,可以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论的核心。
)4、恶魔派诗人;拜伦的创作,拜伦式英雄;“天才的预言家”——雪莱。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
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作过批评,称“桂冠诗人”骚塞是叛徒。
为此骚塞称拜伦、雪莱是“恶魔派”。
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
●恶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拜伦的创作:创作了包括抒情诗、驳论诗、讽刺诗、故事诗、诗剧、长篇叙事诗等在内的大量作品,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个性和潇洒独立的风采,其艺术的显著特征就是: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A、1807年,出版处女诗集《懒散的时刻》,主要是爱情诗;驳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掀起了文学评论的浪潮,开辟了一种传统。
P180B、1809—1811年间,《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一、二章,塑造了“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轰动文坛,(拜伦说:“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名。
)C、1813—1816年间,创作出组诗“东方故事诗”创奇作品:《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等,发展了拜伦主义,成为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D、1816—1823年,诗才发挥最为灿烂的时期,完成了《哈洛尔德游记》的末两章,创作了长篇巨作《唐璜》(代表诗人创作的最高峰,也代表了浪漫主义时代欧洲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性格---烫烙着拜伦思想个性气质的深刻印记。
代表人物(哈洛尔德)代表作品《唐璜》雪莱——“天才的语言家”(恩格斯称):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更具批判精神(《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描写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发展了华兹华斯描写大自然的传统(《西风颂》、《云》、《致云雀》,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
)P168诗歌特色充满对反动统治和黑暗社会的揭露与反抗,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
空灵飘逸,充满激情,积极乐观,没有阴郁色彩。
采用象征手法,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来描绘理想世界。
5、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司各特。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写过27部小说,都具有广阔的历史背景,鲜明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代表作:《艾凡赫》。
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P1696、夏多布里昂的创作,《阿达拉》标志法国浪漫主义的开端,《勒内》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典型。
夏多布里昂的创作: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早期代表,前者带有贵族倾向后者具有民主倾向。
夏多布里昂《基督教真谛》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异国情调和描绘“废墟”美的滥觞。
《阿达拉》标志法国浪漫主义的开端?(拉马丁的《沉思录》是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篇之作。
P170);《勒内》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典型,他的忧郁症是大革命后贵族青年感到前途茫茫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7、乔治·桑的创作,《安吉堡的磨工》体现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法国女小说家,其创作从妇女问题小说到社会问题小说,再发展到田园小说。
还有传奇小说。
《安吉堡的磨工》表现了作家解决社会问题的理想,反映了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8、雨果的三大代表作;《〈克伦威尔〉序言》——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欧那尼》的成功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彻底胜利;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在《悲惨世界》中的体现;美丑对照原则以及在《巴黎圣母院》中的体现。
、雨果:法国重要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三大代表作:《〈克伦威尔〉序言》、《欧那尼》、《悲惨世界》。
A、《〈克伦威尔〉序言》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文学批评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提出了新的美学原则:对照。
雨果从此成为浪漫派的领袖。
P188B、《欧那尼》是一出破坏“三一律”的浪漫剧,它的成功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彻底胜利。
雨果成为文坛上的亦可灿烂的新星P188C、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在《悲惨世界》中的体现:•对社会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暴露社会的种种罪恶和不公平以及国家机器的暴虐与虚伪,对下层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
•主张仁爱万能,强调道德感化作用,用仁爱感化来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
•对待革命的态度上,不反对起义和战斗,但把革命看作是实现人道主义的手段,革命和战斗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道主义思想,是为了使人拥有一个更真实、正义、仁爱的世界,也即“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在《悲惨世界》里的体现:作者在小说里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为对象,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旨在为穷人鸣不平,力图用仁爱精神去对抗恶。
主人公冉阿让一心向善,宽恕一切,成了理想化的道德家和博爱主义者。
D、美丑对照原则以及在《巴黎圣母院》中的体现:雨果认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擅长塑造外貌丑、心地美的形象。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派文学的典范作品之一,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就是外貌无比丑陋,而内心美丽的典型人物,他与弗比斯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E、《静观集》是雨果对自己生涯的总结和回顾,《历代传奇》是19世纪最有表现力、最丰富的诗集之一,《九三年》是雨果的煞尾之作,是一部具有哲理性的历史小说。
9、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普希金。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富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向往自由民主;茹科夫斯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代表作《俄国军营的歌手》;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后期则转向现实主义,作品《茨冈人》,代表了他叙事诗的最高成就,是普希金的创作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标志。
10、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具有明显的非理性意识的作家——爱伦·坡。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散文小说集《见闻札记》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描述,摆脱了英国文学传统的束缚,《瑞普•凡•温克尔》以浪漫构思和农民的纯朴眼光,赞美独立战争和新的社会秩序。
爱伦•坡: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具有明显的非理性意识的作家,主张艺术要使读者获得刺激而达到灵魂升华,美的语调是哀伤,诗歌要突出音乐美。
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库伯:被称为“美国的华尔特•司各特”,《水手》被誉为“美国第一部海上冒险小说”。
1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强调细节的真实–强烈的暴露性与批判性–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内倾性与外倾12、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
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
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P23213、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