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学案设计
玛纳斯包家店学校郑淑萍
一、什么是导学案(认识导学案)
所谓“导学案”,字面解读应该是:“导”就是指导、引导;“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独自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
“案”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而不是知识和习题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导学案一定是以学为主,以学定导,先学后导,导学案绝对不是通常所说的教案。
所以,科学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是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关键。
二、导学案需要体现的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
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
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导学案中应包含的基本栏目
要素: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特点:重学情、重任务、重指导、重反馈。
四、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
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
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五、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的十个基本策略
1.依靠团队合作
2.做好行为策划与行为管理
3.时时关注学情
4.相信并依赖学生
5.要切实提高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6.坚决彻底地重视学法指导
7.对导学案要坚持批改
8.把握好导学案与分层教学的关系
9.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
10.正确处理学案导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总之,学案导学设计中,要兼顾基本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学案导学设计中,要把握好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适度指导之间平衡的研究;学案导学设计中,要注意学生异步发展(分层教学)教学的理论、模式与实践;学案导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