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受美国中学教育

感受美国中学教育

感受美国中学教育【摘要】笔者在经历了初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作为交换老师,赴美国的中学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文化交流和教学工作交换,深切感受了中美两国在中学教育理念、体制、课程设置、操作、和培养效果方面的异同,从而获得启发:中国的中学教育改革应当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同时吸取美国中学教育的长处,以培养出与世界接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文化交流交际能力课程设置选修课素质笔者在大学师范英语专业毕业后经历了8个年头初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有机会作为交换老师,被成都七中派遣,来到七中的教育合作伙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陀萨市的金克斯高中(Jenks High School)进行为期4个月的文化交流和教学工作交换。

在四个月中先后住进了金克斯高中5位不同老师的家中,与美国中学老师一起生活和工作,与美国学生一起听课,给美国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参加各种聚会包括教堂活动,在美国朋友和美籍华人家庭做客,参观该地区的其它中小学,可谓进行了充分的文化交流。

四个月下来,对中美两国在中学教育理念、体制、课程设置、操作、和培养效果方面的异同有了深刻的体会。

一、美国的学校教育1、概况金克斯高中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所州立学校,由州政府对其提供财经支持。

学校有三个年级(美国的学制分段不统一,有的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有的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有的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4年),共有学生约2100人, 教职员工约150人。

学生主要是当地的美国学生,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学生,包括墨西哥、中国、韩国、越南和印度的移民学生。

金克斯高中不提供住宿,学生每天自己驾车上学或由父母驾车送其上学,驾车需要的燃油费用则由学生通过课后打工来挣,每周每个学生打工时间多达25小时,每小时的打工报酬为5.5 美元,工作大部分为餐馆洗碗之类的服务行业。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每月大约有500-600美元的打工收入用来“养”汽车和支付部分生活费用。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打工,学校下午2:30就结束课程,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7:50到2:30之间完成,其中包括仅35分钟的午餐时间。

尽管学校没有围墙和门卫,学生都不会在中午外出用餐,而是在学校的自助餐馆用餐或吃早晨从家里自带的食品。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州政府税收的40%左右用于教育投入,中学教育普及率接近100%。

儿童5岁开始上学前班。

政府规定基础教育阶段实行12年的免费教育。

2、老师办公室与学生教室合而为一与中国的学校不同,金克斯高中不提供单独的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就是教师的办公室,只是上课时不是教师换教室,而是学生到不同的教师办公室兼教室去上课。

在教室的一角,配置了办公桌椅,联网的电脑、电视机、电话、投影仪、白板和文件柜。

这种配置方式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便利,提高了教师在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教师是这个教室的“拥有人”,他对教室的一切负责,包括个性化的教室装饰和布置,保管教室的钥匙,早晨打开教室门锁和放学后锁好教室,而不会像中国的老师那样将这些事交给学生班干部或值日生去做,所以教师一定比学生到校时间早。

美国中学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为15-30人,人数较少的班级编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这与中国的中学每个班有50-60名学生的大编制形成鲜明的对比。

学生在课堂上普遍专心、活跃和守课堂纪律。

3、课程安排由学生自己选择美国的中学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基础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

选修课则内容丰富,大部分中学开设有几十至百余种课程供学生选择,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志向,培养专业技能,发展个性特长。

选修课实用性强,在扩大知识面、开发潜力、培养能力、促进个性特长发展以及在今后选择继续深造的专业或选择职业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

在课程安排上,美国的中学生有很大的选择自由,他们可以参照学校提供的课程安排指南(Course planning guide) 安排自己的课程及选择选修课程,然后按自己安排好的课程表(一周内每天的课程安排是相同的)到指定的教室听课。

例如以下是一位该校高三学生的自编课程表:第一节课:文秘;第二节课:大学入学考试准备;第三节课:经商知识介绍;第四节课:举重训练;第5节课:英语:英国文学,第六节课:制陶学。

在这六节课中,只有第5节的英语是必修课,第2节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复习准备。

一个即将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高三毕业班学生每天用4课时来学习与高考关系不大或毫无关系而自己喜爱的选修课程,放学后的家庭作业最多一小时就能完成(学校不安排集体上晚自习),并且继续打工挣汽车燃油费,这在中国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美国的中学这是事实。

当然也有部分用功的学生要忙到晚上10点或11点才睡觉,他们不是在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在钻研与选修课程相关的知识。

美国的高中学生每年需修5门课,英语和数学是每年必修的,历史需学3年,理科和外语需学2年。

英语可选修基础写作、英文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和俄国文学等;数学可修几何、代数、三角、方程、微积分初步、线性代数和高等微积分等;理科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历史有美国史、中国史、亚洲史、欧洲史、宗教比较史和哲学流派等。

美国的中学无统一教材,联邦政府教育部只下发教育指南,由各州政府教育部门制订教材指南,各市、区再据此编订教材,教材由学校和任课教师按教材指南选定。

美国中学生使用的教材都非常厚,少则几百页,多则近3000页(例如作为英语课本的《英文文学集》有2800多页)。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纸张质量也好,但教师一般只在其中选择一些内容讲授。

教材可从学校借用,学完一门课程后将教材还给学校,供下个年级的学生借用。

在美国,课堂讲授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方法多为讨论式,师生相互提问,共同探讨,气氛活跃。

4、老师能胜任一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美国的中学老师也有不同于中国的灵活性,其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们可以同时承担一门课程以上的教学任务。

这样做,老师每天化在备课上的时间就会增加,但老师乐意承担这样的任务,因为他们认为能够胜任一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自己能力的体现,从而在就业竞争激烈时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学校要求教师比学生早到和晚走20分钟,但许多老师一般在学生离校后仍留在学校备课至下午4:00左右。

老师每天的授课时间一般为5节课(每节课55分钟),外加一小时的教研活动时间(Conference hour)。

这个教研活动时间并不一定要开教研组会,而是用来让老师备课或会见有预约的家长。

5、外语教学美国中学的外语教学种类很广,包括西班牙语、汉语、法语、德语和拉丁语等,甚至美国手语(American sign language)也被纳入“外语”的范畴。

而专门为英语基础较差的移民学生提供的课程叫做ELL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美国中学设置的外语教学课程的目的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多种语言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五种要素,即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在这方面,与中国外语教学偏重外语语法教学的做法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中国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

”我们也可从美国的外语教学目的获得对中国外语教学改进的启发。

6、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分教学与校纪两大部分。

教学管理通过学分制实施,修满全部学分准予毕业。

校纪管理以校规为准。

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包括考勤请假制度、课堂纪律、家庭作业、课外活动、成绩评定、公物使用、衣着发式、语言举止、餐厅制度、停车规则,直到厕所使用等,凡学生在校所能涉及的范围都有明确规定,并详细列出违纪程度与相应处罚,印制成册,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人手一册。

美国在中学没有开设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但美国各级各类学校,都重视道德教育,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法制观念的培养与教育。

学校教育学生注重礼节,遵纪守法,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与人为善、勤奋向上、遵纪守法,做一个好公民。

美国的中学没有固定的班级和班主任,学生遇到的学习、生活、家庭、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问题,可找专职咨询辅导教师或学校分管领导求得解决。

在学生管理方面,美国与中国有类似之处。

最突出的问题是表现在少数学生身上的拖拉作风,比如迟到、不带学生身份证。

美国的中学生中也有喝酒抽烟的现象出现(美国的法律规定21岁以下不准喝酒、抽烟年龄的限制则各州的规定不同,大致在18-19岁)。

对学生违反校纪的处分方式根据违纪的严重程度分为课后留堂(detention),周六学校劳动服务(打扫校园)和停学察看(off campus suspension)。

金克斯高中的管理层在学生管理的德育教育方面投入了足够的力量,4名副校长中就有3名分管这方面的工作。

如果其中一位副校长需要找某学生谈话,他就会给学生签发一张离课证(Pass),该学生将这张离课证交给课任老师,就可以离开课堂到该副校长处接受谈话,从而使课任老师的精力从处理学生纪律的管理中解放出来,更加专心地上好课。

对于不完成家庭作业、上课吵闹等小问题,则由老师自行处理,有时对不交家庭作业的成绩打零分,这个方法比较有效果。

美国社会评价学生的标准,除学业成绩外,十分注重实际能力,包括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独创能力、个人特长和发展潜力等。

二、借鉴与思考在对有代表性的一所美国中学进行了4个月仔细考察后,对比我国中学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美国的中学教育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

首先是美国的中学为全体高中学生边上学边打工提供了制度和时间上的保障。

这样做,一方面减轻了家长在子女教育费用上的开支,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了生存的本领,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发达国家的中学生都在边学习边打工自己挣燃油费和生活费,收入比美国低许多的中国家长却承担着孩子上学所需的全部昂贵费用,美国这种从高中生开始打工的做法不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吗?其次是我国的中学教育太注重教学的统一性,学校对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通过教学大纲严格控制,学校和教师发挥的空间有限。

因此引导学生更广泛地进行个性发展,使其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的空间也有限。

其结果是我国学生在动手能力、实用技能知识、创新能力、身体素质等诸方面与美国学生有差距。

但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的知识水平又比我国低,他们的高三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当于中国高二学生的水平。

如果中国的中学教育在借鉴美国中学教育的长处的同时,又保留目前较高的课程设置的知识水平,则中国高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定能立于世界之林。

再次,美国中学的许多具体操作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例如:把教师办公室搬到教室去,以提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便利和提高教师的时间利用率;教材传递给下一个年级用,以提高教材资源的利用率;由学校管理层承担主要的学生管理任务,以使课任老师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工作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