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ppt课件
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ppt课件
22
(二)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骨骼的发育 颅骨发育
(1)前囟 (2)后囟 (3)颅缝
前囟
冠状缝
额骨
额骨
额缝
对边中点 连线
顶骨
顶骨 矢状缝
人字缝
枕骨
后囟
23
前囟门测量
24
骨缝与囟门的闭合
部位 前囟 后囟 骨缝
出生时
关闭年龄
1.5~2cm
1.5~2岁
0.5cm或已闭合
最迟2~3月
可及
成年后
25
36
体格生长评价内容 1.生长发育水平 2.生长速度 3.匀称程度
37
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3%~9%,常于生后第7~ 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7
体重估计公式
3~12个月: 体重(kg)=[年龄(月)+9]/2 1~6岁: 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 体重(kg)=[年龄(岁)×7-5]/2;或 体重(kg)=年龄(岁)×3+2 12岁后为青春期,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计算。
15
<3岁 ≥3岁
坐高的测量
卧位量 --顶臀长 坐位量 --坐高
16
4.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脑和颅骨的
发育程度 出生:34cm →3个月:40cm →1岁:46cm →2岁:48cm → 5
岁: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头围过小: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等
前囟异常
前囟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 前囟迟闭或过大:佝偻病、呆小症、脑积水等 前囟饱满: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
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26
脊柱的发育
颈椎前突 (3个月)
胸椎后突 (6个月)
腰椎前突 (12个月)
27
脊柱发育
28
牙齿的发育
乳牙(共20颗)
31
出牙反应: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 牙齿发育异常: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低、
先天愚型等
32
二、体格生长的评价
WHO推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U.S.2000 CDC 资 料作为国际参照人群值。
我国卫生部确定采用2005年中国九大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 数据为中国儿童参照人群值。
8
体重测量方法
准备:晨起、空腹、排尿、脱衣
卧位测量 坐位测量 立位测量 母抱测量
9
2.身高(长) (height or length)
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反映骨骼的发育 增长规律同体重
10
新生儿出生身长平均50cm, 6个月约为65cm, 1周岁时75cm ,2岁时85cm。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5 cm。 2~12岁身高(长)估计公式: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1.体重( weight,W ) 各器官、组织、体液的总重量 系反映小儿体格增长、营养状况的重要、敏感
指标 临床计算药量、输液、热量的重要依据
5
体重增长
6
体重增长的规律
前半年每月增加600g~800g,后半年每月增加300~400g。 第一高峰在婴儿期(尤其6个月内) ,第二高峰在青春期。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
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1
一、体格发育的测量指标及测量方法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 头围、胸围、上臂围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33
资料分析的方法 1.均值离差法 2.中位数百分位法 3.生长发育图法
34
生 长 曲 线
35
体格生长评估的注意事项 1.数据可靠:测量用具、测量方法 2.合适的标准参照人群值 3.要了解小儿的生长发育趋势:定期、连续的详细观察 4.体格测量的评价结果必须结合全面体格检查、实验室
数据、生活状态及病史综合分析。
度 2岁前胸围与腹围大约相等 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者需测量腹围
21
7.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长度。 筛查1~5岁营养状况,评估标准:
(1)>13.5cm,营养良好 (2)12.5~13.5cm,营养中等 (3)<12.5cm,营养不良
身高/长(cm)=年龄×7+77(cm) 12岁后为青春期,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计算。
11
身高(长)测量
< 3岁 ≥3岁
卧位测 ---身长 立位测 ---身高
12
身长测量
身高测量
13
上部量: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 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长度 出生时上部量︰下部量=60%︰40% 中点: 出生时在脐上,2岁在脐下,6岁在脐与耻骨联合
头围过大:脑积水等
17
头围测量
18
5.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胸廓、胸背肌肉、
皮下脂肪和肺的发育程度 出生:约32cm
1岁:胸围=头围 1岁~青春前期:胸围-头围=岁数-1cm
19
胸围测量
20
6.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 平脐(小婴儿取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
4~10个月(约6个月)萌出乳牙
12个月未出牙:出牙延迟
2~2.5岁出齐
2岁内乳牙数:月龄-(4~6)
Hale Waihona Puke 29乳牙萌出顺序4.十八个月
30
恒牙(共32颗)
6岁:第2乳磨牙之后萌出第1恒磨牙 7~8岁:乳牙按萌出先后脱落代之以恒牙 12岁:萌出第2磨牙 18岁以后:第3磨牙(智齿),亦有人终身未出 20~30岁:出齐
上缘中间,12岁时恰好位于耻骨联合上缘
14
3. 顶 臀 长 ( 坐 高 ) (crown-rump length or sitting height)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 坐高/身高:由出生时的66%降至6岁时的55%。此百分比
显示了身材上下部的比例的改变,反映了身材匀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