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鲁克企业管理思想的社会哲学解读

德鲁克企业管理思想的社会哲学解读

2009年 03月 第 26卷第 2期
【管理学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Vol126, No12 M ar. 2009
德鲁克企业管理思想的社会哲学解读
宫向阳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江苏 苏州 215011)
第 2期 宫向阳 : 德鲁克企业管理思想的社会哲学解读
元 , 要搞清楚社会运行的方法 , 首先就要搞清楚企 业及各种组织运行的法则 。他将企业定义为 “一 种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需要而将人们集合起来的组 织 。”[ 2 ] ( P21) 而大企业是 “自由企业体制中组织大规 模工商业活动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其内部的技术 单位按照社会有效性和经济有效性的原则进行组 织 。”[ 2 ] ( P5) 这就点出了企业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 的需求的一种组织存在 , 它具有经济属性 , 也具有 社会属性 。而且就其本质来说 , 它是一种社会组 织 。大企业或德鲁克称之为公司的组织是功能性社 会的代表性组织 , 原因在于 :
第一 , 工业社会的生存取决于大企业所掌握 、 运用的现代工业技术 。如果不能够成为一个运用现 代工业技术的工业社会 , 任何现代社会将无法生存 或保持独立 。同样明显的是 , 大型工业单位不仅是 现代工业技术的伴随产物而且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核 心 。大型工业单位已经变成我们社会的代表性事 物 , 而且他的社会性组织形式 —大中型公司 , 已经 变成我们的代表性社会机构 。换句话说 , 大企业是 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 2 ] ( P6)
一 、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企业发展观
(一 ) 社会始终处于快速的发展变化之中 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赋予德鲁克长久观察社 会历史变迁的宝贵时机 。综观 20 世纪 , 人类社会 经历了起伏动荡的历史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 , 两大 世界阵营的出现 , 新技术革命的勃兴 , 后资本主义 时代的来临 , 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提供巨大便利 的同时也带来了持久的困境 , 等等 , 在为新知识 、 新理论的出现提供宏大背景的同时 , 为德鲁克解剖 工业文明和企业管理提供了丰富多样 、取之不竭的 资源 。 德鲁克敏感于社会的变化 , 深刻认识到社会的 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企业之间的内在关系 , 始终强 调社会变化 、社会转折是其他一切变化和革新的前
摘 要 : 德鲁克企业管理思想在社会哲学意义上体现为 : 一 、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企业发展观 ; 二 、功能性社会生 态系统下的企业生存观 ; 三 、社会责任取向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存在于社会系统中 , 并以其独特的影响形塑着这一 “自由的功能性社会 ”。从社会哲学意义上观照解读德鲁克的企业管理思想 , 对今天的企业与社会互动具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19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26卷
上述阶级或阶层所占的比例 。德鲁克的分类注重经 济社会的本质和主体人群的作用 , 并把企业的发展 放到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 。
知识经济的出现是 20 世纪下半叶的大事 , 并 将深刻地影响 21 世纪的进程 , 德鲁克是预测到这 一变化到来的先驱 。知识社会的一大特征是知识工 作者成为社会的 “领导阶级 ”, 也许他们在数量是 不是最多的 , 但从代表新兴社会的本质 、规范未来 社会的发展方向等视域看 , 知识工作者无疑起到了 领导的作用 。他们是 “受过教育的专业人士和专 家 ”, 他们是受雇于某个组织或老板的 “雇员 ”, 同时 , 他们也是雇佣别人的 “老板 ”。
— 120 —
互为前提 。 (一 ) 自由的功能性社会是德鲁克追求的社会
目标 所谓功能性社会 , 即社会是一个多面体 , 不是
单向的 。要应对在这一多维度间保持平衡的巨大的 挑战 , “社会就必须成为一个功能性社会 。它必须 给个人赋予社会身份和功能 , 而其权力必须被承认 具有合法性 。”[ 6 ] (P19) 之所以需要一个自由的功能性 社会 , 完全是由于进入工业时代的现实需求 。当代 工业进步产生的巨大物质生产能力深刻地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 , 也改变了人们交往的基本模式 , 从而从 根本上塑造了社会的基本秩序 。自由的功能性社会 抑或自由社会的理想 , 其源头是他的保守主义的哲 学思想 。“保守主义的立场是 , 而且总是将社会置 于首位 。”[ 6 ] (P19) 保守主义善于用社会整体的观点看 待问题 , 自由政府不代表自由社会 , 自由社会是最 终的目的 。他认为自由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政府 , 不 是多数人决定的政治 , 自由本质上是一种选择的权 利 , 即做还是不做 , 这样做还那样做 , 以及由选择 而带来的责任 。
第二 , 大企业规范和决定着社会的特征 。这并 不单纯意味着大企业占有了大量资源 , 雇佣了众多 劳动力 , 或者在某方面居于垄断地位 。大企业往往 意味着大规模生产 , 大规模生产不是基于流水线 、 传送带 , 也不是基于机械装置或技术等其它东西 , 而是人与人之间 、人与机械生产之间自觉的 、有意 识的 、有计划的组织关系 。德鲁克认为 , 大企业 — 哪怕是少数 , 也由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 、较为完善 的组织结构以及它对社会价值观的承诺而决定了社 会的时代特征 , 正如人们把 “绅士 ”视作维多利 亚时代英国社会的代表特性一样 , 尽管绅士数量很 少 , 但确实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精神指标 。以福特公 司为例 , 福特公司提高工人工资的措施 , 减少了此 前由于低工资而造成的工人经常性流动所带来的巨 大损失 , 一方面节约了成本 , 另一方面改变了美国 的工 业 社 会 , 使 得 美 国 工 人 基 本 上 成 为 中 产 阶 级 。[ 7 ] ( P348) 社会中的其它组织 , 包括政府 、事业单 位 、非赢利组织等等 , 从大企业那里学习的经验和 准则并不少见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新出现的另 外两种重要的社会机构 —工会和政府管理部门时 , 它们也只是大企业和公司的社会产物 。
德鲁克并不是简单地就管理论管理 , 而是把社 会 、组织和个人置于一个大的系统中研究管理 , 得 出了与其他管理学者不尽相同的结论 。在所有的称 谓中 , 德 鲁 克 更 喜 欢 被 人 称 作 “社 会 生 态 学 家 ”。[ 5 ]这至少表达了两层含义 : 其一 , 德鲁克一 直把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看待和分析 , 而不割裂其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 其二 , 企业管 理存在于这样一个社会系统之中 , 既受制于这一生 态系统 , 又形塑着这一生态系统 , 二者互相依存 ,
知识经济和知识工作者的出现 , 德鲁克认为是 对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的挑战 。“社会变化对于组 织和管理者的成败而言 , 可能比经济事件还要重 要 ”。[ 1 ] ( P1)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将是应对这些造就 下一个社会的重大变化 ”[ 1 ] (P15) 。因为知识工作者 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 , 真正的投资不在购买机 器和工具 , 而是在购买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上 。此 外 , 德鲁克认为 , 知识社会的另一大特征是组织社 会 , “它的独特的中枢机构是管理部门 ”[ 3 ] ( P266) 。 蓝领工人时代尤其是后期 , 大型企业是第一批出现 在人们视野中的新型组织 , 人们意识中的管理就是 这样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 。但知识经济时代 , 所有 的组织都需要管理 , 他们必须让分别掌握不同知识 的人团结在一起 , 共同创造绩效 。从这个意义上 说 , “管理的本质是让知识体现价值 。换句话说 , 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 ”[ 3 ] ( P367) 。
(二 ) 企业要适应社会变化进行管理创新 在 20世纪这一社会转型的世纪 , 德鲁克认为 社会经历了从农民家佣社会 、蓝领社会 、知识经济 社会等不同的阶段 , 这一分法的依据是整个社会中
【收稿日期 】2008 - 12 - 26 【作者简介 】宫向阳 (1968 - ) , 男 ,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 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 。
功能性社会中的个人要获得身份和地位 , 则必 须依托一个社会基本单位或企业 , 获取社会地位 、 行使社会权力和发挥社会功能 。那么 , 合乎逻辑的 派生观念就是 , 企业必须成为一个社会组织 , 承担 起整合社会成员或工业人的职责 。同时 , 社会必须 把企业当作一个社区 , 赋予其社会地位 、社会权力 和社会功能 , 形成社会 、企业和个人的三位一体的 功能性社会结构 。德鲁克第一次把企业作为一个 “组织 ”来研究 , 组织是功能性社会中的组成单
关键词 : 德鲁克 ; 管理思想 ; 社会哲学 ; 解读 【中图分类号 】F270 - 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67X (2009) 02 - 0119 - 05
德鲁克深刻揭示了企业管理的本质 , 始于对通 用公司的 “解剖麻雀式 ”的研究使他成为在公司 组织管理方面的划时代的人物 。德鲁克对企业所依 托的社会环境变化 、企业的角色变迁 、企业管理的 走向 、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 来等等 , 都做了清晰的描述和大胆的勾勒 。他的许 多预测已被后来的社会发展所证实 。从社会哲学的 视角来看待和思考德鲁克的企业管理思想 , 并不仅 仅是一个纯粹理论问题 , 它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德鲁 克这位宏观管理学家的思想脉络和心路历程的准确 把握之上 , 对今天我们思考企业管理 、制定宏观政 策都具有现实意义 。
在人类历史上 , 没有一个世纪象 20 世纪那样 经历了如此多如此根本性的社会转变 。德鲁克认 为 , 这些社会转变将证明是这个世纪中最有意义的 一些事件 , 是这个世纪的持久遗产 。“正是社会的 转变 , 像涌动在波浪滔天的海面下的海底洋流 , 才 具有持久的而且的确是恒久的效应 。正是社会的转 变 , 而不是表面上的政治风云 , 才改变了我们生活 于其中的政治体制 、社区 、经济和社会 。”[ 4 ] ( P50 - 51)
提与基础。他是 “终其一生都在关注一个转变的社 会形态中个人、组织与社会如何相互协调的 ‘社会 生态学家 ’”[ 1 ] (P11) 。从 1939年撰写第一本著作 《经 济人的终结 》开始 , 到 2002完成他的最后一本著作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 德鲁克始终以社会生态学家 的目光观察和记录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 , 并用超乎 常人的眼光抓住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后面的深刻变 局和时代特点 , 指出其发展趋势 , 为研究、解决新 矛盾 、新课题提供了背景依据。他多次在自己的著 作和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 “本书问世以来所发 生的真正的沧桑巨变就在于社会本身 。”[2 ] (P27) “在 大家畅谈新经济时 , 我开始察觉社会正在变化 , 而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 变化越来越多 ”。[1 ] (P14) “如果 20世纪是社会变革的世纪 , 那么 , 21世纪需要成为 社会和政治创新的世纪 ”。[ 3 ] (P2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