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以整数)】二、出示目标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页——第3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
思考: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3页“自主练习”的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
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课时教案一、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0.37×100.37×1000.37×10002.5×425×40.25×4(2)看谁又快又准4.8×90.12×35×5.80.28×30.165×47.96×72、笔算练习0.32×471.6×5264×0.251.37×21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走进生活。
1、课本第3页第1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1)指生描述图意(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2、课本第5页第六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图1,小男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图2,跑道长多少米?(2)独立解答,集体交流(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
(课下实践)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1)海豚1小时能游2.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
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3)已知白萝卜每千克1.20元,豆角每千克4.50元,青椒每千克3.40元。
问:①买1.5千克白萝卜和1.5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②如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三、拓展提高刚才同学们当了小小采购员,采购了蔬菜,看看下面的采购任务你能完成吗?供选择的各商场单价表1、请帮老师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行吗?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确定方案,按表格填好。
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好。
附:购买方案表2、交流设计方案,说明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些什么情况呢?三、题组检测四、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题组设计:1、用竖式计算。
23×0.251.37×142、解决问题。
夏天,1平方米阔叶林每天大约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释放0.073千克氧气。
公园里有800平方米阔叶林,每天大约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是放多少千克氧气?课时教案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以小数)】二、出示目标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6页——第7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
思考: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8页“自主练习”的第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
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课时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1、口算训练。
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0.24×0.2=3.5×0.1=0.2×0.4=0.7×8=1.5×6=1.3×0.07=10.3×2=2、根据算式填空。
教科书第8页第4题。
134×3=40256×15=84013.4×3=()56×1.5=()1.34×0.3=()5.6×1.5=()0.134×0.03=()0.56×1.5=()(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
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4.9×0.01=5.8×1.2=3.15×1.4=4.9×1=5.8×1=3.15×1=4.9×0.99=5.8×0.9=3.15×0.6=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0.5=8.2=2.4×1.02=0.97×0.84=0.98=0.06=三、自主练习1、教科书第8页第5题(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
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教科书第9页第6题(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3、教科书第10页第12题(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
(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四、趣味探索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
0.3×0.3=0.33×0.33=0.333×0.333=0.3333×0.3333=0.33333×0.33333=四、题组检测五、总结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题组设计:1、火眼金睛辨对错8.772.916.512.5×0.9×0.004×0.6+4.378.32.9169.901.682、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
3.2×2.11.82×0.453.1×0.453、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315×0.9○3150.98×1○0.985.42○5.42×3.80.58×0.99○0.584.16×1.1○4.1632.5×1.4○3.25×1.4课时教案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口算练习0.7×0.71.1×100.24×0.23.5×0.10.2×0.40.6×5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12×5×3?30×7+85?250×4-320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讲解:从2006年9月20日22时开始,三峡大坝告别135米运行水位,正式实施156米蓄水。
蓄水至一百五十六米后,三峡工程的发电、通航、防洪三大功能将全面发挥。
(出示情境图)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一步计算的题目在小组内解决。
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指名小组进行展示: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