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西方思想史》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 苏格拉底答:公元前5世纪的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为保卫祖国,他三次从军作战。
最终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蚀雅典青年思想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
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在哲学方面主要是研究人和社会,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美德即知识”为其代表思想。
教育方面提出了著名的“苏格拉底法”。
政治方面主张专家治国论。
苏格拉底是将希腊古典哲学推向全盛高峰的开路人,促使希腊哲学进入结合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体系化新阶段,从而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哲学传统与文明进程。
2.希腊化时代答:所谓希腊化是指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开始,到公元前30年罗马吞并托勒密埃及为止,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犹太、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
它揭开了欧亚非大陆问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城邦危机使希腊人世界观的变化、东方文明和自然科学对哲学影响而产生的新的哲学流派、极为兴盛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构成了这一时代文明的主要特色。
这不仅是希腊古典文明光辉的延伸,更是一种独特、新型的文明。
3.基督教答:崇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
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于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相传是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流传于罗马帝国,四世纪被定为国教。
基督教在历史进程中分化为许多派別,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
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
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
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但是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宗教像基督教那样对社会历史尤其是西方社会产生过的影响之深远。
4.人文主义答: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潮流。
人文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它研究的是人文学科,而不是神学学科,是与教会神学相对立的世俗文化。
这种含义来自于“人文学”一词,它是一种研究希腊语、拉丁语一类的古典语言和古代文献的学科。
另一方面,指在文艺复兴时期同封建教会神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
在研究古代典籍的过程中,人文主义者受到古典时期肯定现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新的思想体系,即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者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以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成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者在打击教会思想方面功不可没,把反封建反神学的斗争矛头直指最黑暗、最反动的罗马天主教会, 为新时代的到来鸣锣开道,这是人文主义者的重大贡献。
人文主义所力主的精神不仅带给当时的古典文学、历史学、哲学,逻辑学等人文艺术学科繁荣和发展,还影响着数学、医学、生物学等一些自然科学知识领域,其对人价值的肯定,追求真理和勇敢创新的精神所引起的更是整个社会思想和生活领域的变革。
5.启蒙运动答: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行为的基础。
启蒙,意为启迪,在启蒙运动中引申为用近代哲学和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与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恢复理性的权威。
这一运动不仅在文学艺术中展开,同时也涉及法律、经济、哲学乃至社会制度及社会风俗等方面。
6.泰勒斯答: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
他最早研究天文学,曾预言过公元前585年5月25日的一次日食。
他在政治上由于主张和波斯联盟而使伊奥尼亚免除灭顶之灾。
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把埃及的丈量土地的方法引入希腊的人,奠定了希腊几何学基础。
在哲学上,他首先摆脱用神创说去解释万物的产生,提出并探讨了水是万物的本原,其思想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端。
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泰利斯所以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生命所需的许多因素都含有水分;热本身是从湿气中产生,并且靠湿气来保持的;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来说是潮湿的。
也许因为古希腊神话中把海神当作创造万物的祖先,而泰利斯将神话改造成哲学。
他从具体事物中寻找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但又认为万物都有灵魂,具有物活论思想。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苏格拉底的政治见解。
答: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的民主制由于先天的理性缺失而变成心得暴政专治,民主的理想最终成为非理性政治和暴民政治。
苏格拉底认识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人民的决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们很可能盲目行事,也往往会意气用事。
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建立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之上,人数多不一定产生理性、正义和民主。
因此,基于理性的反省和批判,苏格拉底反对“无线民主”和“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民主”。
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的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
多数的无限权威意为着多数的权力泛用,因为,一旦多数拥有了无限的权威,那么任何持有与多数不相同的见解的个人或数量上处于弱势的群体的意见,便很难得到尊重和保护;多数可以不让少数陈述意见,可以随意地否定少数的意见,甚至可以任意处置少数,而少数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却无处伸冤,更坏的是,多数的无限权威将为不断反复的暴行种下祸根,这将使社会最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很显然,苏格拉底已经超越了古希腊的民主理论,为近代自由民主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斯多亚学派的伦理思想。
答:关键词是顺应自然,人的幸福在于此,人的德行也在于此。
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要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去生活。
就是要服从自己的命运,不做违反命运的任何事情。
斯多亚派顺应自然而生活的思想最终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自然法思想。
他们认为希腊化王权政治应根据这种自然法,来制定保证巩固“世界城邦”的法律制度。
这也是他们的原则的法制理想,后来罗马法将这种原则的理想充分发展成法学理论和法律体系。
根据自然法,斯多亚派主张原有各城邦国家应结成“世界城邦”这个大家庭。
并且认为人人都是这个大同世界的平等一员。
人和神灵一样分享了理性和自然法,他们便成为大同世界的平等一员。
理性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人都是神、上帝的子民,他们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仁爱的天职,一切人都是我们的朋友、伙伴,正如一群羊在吃草那样,都受到一个共同法的照看。
奴隶因有理性也是这个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他们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
斯多亚学派提出这一学说绝非偶然。
早期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大多出生于希腊本土以外地区.他们生活在文化交流空前活跃的希腊化时期,反对希腊哲学家狭隘的民族优越感和城邦政治。
而世界城邦的思想也预示了后来兴起的罗马帝国的大一统。
世界主义也成为长达300年的希腊化文明及后来的罗马文明的主导政治伦理精神。
三、综合论述题(共20分)1. 基督教对犹太教的超越。
答: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源自基督教。
同大多数宗教一样,基督教产生于对现实的绝望,确切地说,它产生于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人。
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分离教派。
原始基督教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是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运动的产物。
犹太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古代,曾先后为埃及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所征服。
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巴勒斯坦,将其纳入帝国的版图。
犹太人饱受罗马统治者的欺凌与压榨,不断反抗。
在反抗罗马人的斗争中,犹太人中间产生了一些秘密的教派,基督教最初就是从其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个小派别。
其中有一个叫做撒勒的小派,宣称救世主就是耶稣,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
早期的基督教由此产生,时间约为1世纪中期。
需要指出的是,至今仍缺乏有关早期基督教产生具体过程的史料。
基督教诞生以后,即受到犹太教当权派的排斥和罗马的迫害,但它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传遍了罗马,走向了世界。
最初作为犹太教一个教派的基督教,承袭了犹太教的观念并对其进行了超越,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其教义主要内容有:(1)上帝惠顾了一切人类。
它打破了犹太教“选民”说的狭隘民族性,使基督教成为普世的宗教。
(2)信仰基督救赎与因信得救,任何人,不论种族和阶级,只要信仰基督教耶稣是为救赎人类之罪而献身,并因此而成为拯救人类的救世主,就能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赐福。
这就打破了其他宗教需要大量的献祭方能赎罪、祈福的传统,使任何人都易于皈依和接受。
(3)简化礼仪。
早期基督教重精神信仰,而仪式仅有洗礼和圣餐。
洗礼是入教和信徒的标志,圣餐是犹太教公餐制的演化,亦含有救济贫困的因素,比起犹太教的繁琐礼仪,这显然更有利于基督教在社会下层的传播。
(4)早期基督教徒以虔诚、克己和无私的兄弟之爱树立了鼓舞人,富有感染力的榜样,赢得了一批社会上层人士,尤其是非犹太知识分子的支持。
一些知识分子热烈地称颂基督教,并为之辩护,被称为护教人。
(5)基督教的人格魅力。
无论耶稣是否真的存在过,福音书中地耶稣,是一个律己、智慧、到处行善、无私奉献地生动人物。
比起冷酷,报复心极强、喜开杀戒的耶和华,耶稣无疑更具有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