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人都是“资本家》读书笔记

《人人都是“资本家》读书笔记

《人人都是“资本家”》读书笔记《人人都是“资本家”》谢作诗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9(全书227页25.3万字,笔记约1.15万字,共11页)谢作诗:经济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天则中国企业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美国大唐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推荐序:《你我都是“资本家”,或大或小》(聂圣哲)“人人都是资本家”既对人类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也给当今的人们提出了启示:只要你不是一个工作仅换回一日三餐而无任何回报的“裸做”工,只要你在维护日常生活后还有些许节余,你都可能成为资本家,你也就是资本家——因为你或多或少会用你手中的生产资料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投入。

不管这种投入的回报如何,投入的过程已经发生,投入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争取获利。

其实,哪怕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投入,即使是不经意赢得的利润,其生产资料带来回报的特征也没能改变。

自序:《经济自由是当务之急》民主要在“保障产权,维护个人权利;推行法治,约束政府;约束货币发行,平衡预算,避免免费午餐”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来实行,而不能反过来用民主投票来决定这些基本原则。

第一辑政府与市场:市场化不彻底的千错万错《红包不是问题,政府管制医疗才是问题》一切有价值的服务都是有价格的。

这个价格不是哪个人规定的,也不是哪个机构和部门规定的,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医生的医疗价格也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供求关系不变,那么价格就不会变。

如果你把明处的、合法的收入压低了,那么暗处的、非法的红包就会出现。

红包的出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医生的合法收入被人为压低了。

P003《管制必然产生“以药养医”和“过度医疗”》早期的管制理论暗含一个假设,就是管制者是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

他们认为市场人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而一到政府、管制者,又变成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

这显然是“精神分裂”的经济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管制者仍然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P006《看病难、看病贵是破坏市场之过》事实上,由于管制对进入进行了限制,医疗供给减少了,最终价格反而提高了。

这就是看病难、看病贵产生的内在逻辑。

P009同样的道理,上学难、上学贵,贷款难、贷款贵也都是管制的结果。

今天的教育问题,不是市场化的错,而是市场化不彻底的错。

今天的金融问题,也不是市场化的错,而是市场化不彻底的错。

当然,市场有效运行有条件:第一,产权要清晰;第二,要有严格的法治;第三,要有好的信息披露,这就要求有新闻和言论自由。

P009《余额宝不是吸血鬼》为什么银行只给个人储户很低的利息,却给余额宝高利息呢?答案在于:规模经济。

P011余额宝的出现,非但不会推高社会融资成本,反而会因为效率的提高而降低社会成本。

P013这余额宝的高收益,并不是马云金融创新的报酬,而是提供便捷投资渠道的报酬,或者说是互联网创新的报酬。

市场就是这样奇妙地在定价,在这件事情上创新,在另一件事情上获得回报。

P013-P014余额宝的存在依赖于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有足够的差距。

后者又有赖于政府管制存款利率和银行垄断经营。

可以这样说,余额宝其实是政府管制存款利率和银行垄断经营的产物。

P016《最低工资法没那么好》竞争性企业,由于市场竞争已经把利润压到了最低,低得近乎为零(经济利润)。

何来压低利润增加工资的空间,只能有减少规模和关门大吉的空间。

P018《凤凰政府不懂经济》我们以为没有定价或者不能定价的地方,市场其实已经神奇地在那里定着价,定得无声无息、恰如其分。

你以为政府建设了道路等基础设施,这些道路和基础设施没有被定价吗?你以为政府绿化了环境,这些绿化了的环境没有被定价吗?周围地价、房价因此而得到提升不是定价是什么?政府是得到了回报的,税收的增加就是回报,大回报。

这也正是市场充满神奇和无限魅力的地方。

P020《界定土地产权是农民致富之本》把土地产权界定给个人,不仅可以让土地流转到最能发挥其价值的用途上,让土地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而且也为货币找到了广阔的泄洪之地,可以有效避免房地产泡沫化,降低工商业的成本,提高工商业的竞争力。

这也可以有效增加收入。

P021《政府掌握经济资源而不追求GDP非好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管制经济。

但为什么经济可以大有看头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腐败松动了管制。

很多本来可以干、应该干的事情,因为管制不能干。

但你给有关官员送了好处,便可以干了。

所以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腐败在事实上是松动了管制的,在管制经济中腐败提高了经济的自由度。

P024《土地涨价要归公吗》因土地碎片化而涉及市场谈判费用高,土地位置和用途改善,交给政府处理成本会低很多。

政府征地补偿,平整规划,铺管线,建道路,这些投资都是政府所为,按谁投资谁收益原则,当然政府要拿大头。

中国找到全天下最好的城市化模式,可惜被人当做失败来处理。

P025中国迫切需要一个独立、公正的裁判员,这个裁判员就是独立的司法。

如果有一个独立的、为各方所接受的法庭,那么我们既没有简单相信政府所说和主张的,也没有简单相信拆迁户所说和主张的。

法院裁判,双方心服口服,全社会心服口服,问题可以有效解决。

P026《反垄断,唯一该反的是行政垄断》既然经济学假设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又认为垄断对于垄断者有极大的好处,那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想成为垄断者?人人都想成为垄断者,怎么可能没有竞争呢?竞争就是因为人们逐利而起的。

既然垄断对垄断者有极大的好处,那当然是愈垄断,愈竞争;愈垄断,竞争愈激烈。

要说垄断与竞争有关系,也只能说垄断不是竞争的灭火器,而是竞争的催化剂、助推器。

P029我们可以说垄断就是市场上只有唯一的卖者和买者,但我们也一定要明白,单是排他性权利就足以导致垄断。

产权的核心是专有使用权、专有收益权和自由转让权;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依法保护产权是政府重要的职能。

保护产权,就必然派生出一些垄断。

P031现实的市场形态是复杂多变的。

唯因为实际情况复杂,才需要简单明了的准则。

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该坚守如下原则:只反行政垄断,不反其他垄断;普遍保护产权,反对市场禁入。

并不是因为行政垄断消灭了竞争从而导致了社会福利损失,而是因为它所进行的是价值分配而不是价值创造,不但不生产财富,反而在搞定某些官员的努力过程中消耗了社会财富。

反垄断的要害是消除市场禁入:消除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障碍,以此为界,不越雷池一步。

P034《政府太有钱,经济就该衰落了》政府的钱,花出去一般是低效率的。

弗里德曼说:“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

”政府花钱,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

P035《政府财力介入阻碍大学发展》重点大学当然得办,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当然得搞。

怎么办?我的看法,让私人资本去搞吧,让他们收高学费,搞精英教育和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

政府的钱,则主要用于一般学校的职业技能培训。

P039《“反一体化”现象如何“破”》市场化的过程就是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但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都是不能有经济自由的。

经济国有,政府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在市场化的情况下怎么会不破坏经济一体化呢?但如今,我们反过来试图通过政府来协调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搞错了方向!P045《工信部半夜打枪没摸着火门》把话说得直白一点儿吧,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只可能发生在产权国有和政府介入投资活动的经济中。

P047《不加息的逻辑》在中国,由于软预算约束的缘故,行为主体对于价格变量并不敏感,这正是在历次宏观调控中,政府频繁使用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的根本原因。

但也不要指责政府用这样的手段来调控经济。

我并不是说这样的调控手段是最优,但不解决经济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就不要期望通过价格变量能够有效调控经济。

P050《箭在弦上的加息》尽管政策如此成功,但我仍然坚持伟大的、富有争议的自由主义学者弗里德曼教授所宣扬和主张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在过去几十年内已成为扩大政府干预经济事务范围的主要借口……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干预。

”P053《莫随宏观调控而起舞》就中国方面来讲,由于国有经济比重高、政府介入具体经济活动深、产权保护弱、法律执行情况差等方面的原因,政府软预算约束严重。

而土地等要素国家所有、税负高昂等又遏制了老百姓收入增长,因此经济呈现投资冲动、消费压抑和产能过剩。

这又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之真正所在。

P055中国的问题,不是用宏观政策能解决的,而是要改革,改善市场运行环境,才能解决。

要减税费,打破上游产品垄断高价,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要完善金融制度,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要避免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伤害。

除了资产泡沫化过程中会产生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外,高房价还直接推高企业经营成本。

但现在是一个骑虎难下的状态。

降,个人和企业都是以不动产抵押贷的款,信用必然会大幅收缩;不降,制造业的成本又降不下来,竞争力会慢慢丧失。

除此之外,产权界定、法治保障和其他制度建设滞后的状况也必须改善。

P057《调低增长预期保持中高增速》中国经济必须调低增长预期。

不过,由于中国的劳动市场相对具有弹性,人口红利在未来十多年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也不是其他新兴国家短期内能够赶超的,因此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仍然会有竞争力,这决定了中国经济保持一个中高的增长速度仍然是可能的。

货币方面,虽然会呈收紧态势,但是危机期间刺激政策产生的大规模坏账最终要靠中央政府通过货币发行来埋单。

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会逐步回归至一个中高的增长速度,而通货膨胀会与此过程相伴随。

P062《要尽可能让经济保有古典的特征》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根本分歧可不在他们的逻辑结论大相径庭,而在于他们对于经济环境的设定是根本不同的。

古典经济学假设名义工资弹性,凯恩斯经济学假设名义工资刚性。

换句话说,古典经济学描述的是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劳动市场的世界,而凯恩斯经济学描述的则是一个具有高度刚性的劳动市场的世界。

P065《中国仍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中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其实不是经济不自由的表现。

当今世界货币制度存在大问题,全世界都超发货币,流动性泛滥,经济充满投机性。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对短期资本流动做出限制不是坏事,恰恰是好事。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国家全面受到冲击,但是中国受到的冲击有限得多,这正是得益于资本项目管制这道“防火墙”。

P068《西方世界的衰落》做人,一些基本原则必须要坚持,容不得讨价还价。

管理一个国家,一些基本原则也是必须要坚持的,也是容不得讨价还价的。

这些基本原则包括:保障产权,维护个人权利;约束货币发行,平衡预算;推行法治,约束政府,避免免费午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