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引外国文学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匡兴主编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节概述
希腊文学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二世纪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公元前12—前8世纪“神话和史诗的繁荣”
这是古希腊氏族公社瓦解、过渡到奴隶制的时期,被称为“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是神话和史诗繁荣时期。
古希腊神话可以分为神的故事、英雄传说两部分。
希腊神话基本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而英雄传说则是部落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诗歌方面,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工作与时日】是其代表作品。
二、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抒情诗的时代
城邦制建立带来了个人独立地位的追求之中所产生的个人的体验和感受。
集体意识的史诗衰落,抒情诗逐渐兴起。
抒情诗按演奏乐器分为双管歌和琴歌,双管歌又称哀歌,包括挽歌、战战、情歌。
琴歌分为独唱【又分为爱情诗和饮酒诗】,合唱。
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萨福,被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在此期间伊索寓言也很流行,不过有研究认为有些语言来自埃塞俄比亚。
三、前6—前4世纪戏剧全盛
该期史称“古典时代”,囊括了雅典的全盛和衰败。
戏剧的文学成就最高。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等著名历史学家也很出色。
四、前4—前2世纪衰落的“希腊化时代”
希腊成为马其顿的一部分。
文学成就不大,集中在新喜剧【以亚历山大城的忒俄克里托斯】和田园诗【以米南德为代表】上。
第二节荷马史诗
盲诗人荷马创作的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都与特洛伊战争有关。
特洛伊战争是一次部落战争,也是一场关于谁美的争执引发的战争。
形象和思想: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英雄形象的塑造;热爱生活、积极乐观;重视现实的幸福;奴隶主观点明显,贵族化倾向。
艺术特点:1、剪裁巧妙,结构完整;2、主干与插曲相结合;
3、人物形象塑造手法高超;
4、仅仅客观叙述;
5、诗句动听优美、丰富想象出色的比喻和韵律;
6、口头艺术,重复手法多次使用。
第三节希腊戏剧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典。
城邦鼓励戏剧发展,促进了文化多方面繁荣。
【悲剧】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
演出过程始终保持合唱队的表演。
台词为诗体,恩学水平高。
戏剧成分、抒情成分二者缺一不可。
英雄悲剧旨在于严肃而不在悲。
三大作家分别是“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代表作神话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剧场里的哲学家”索福克勒斯、更加贴近现实的欧里庇得斯。
第四节古罗马文学概述
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前3—前2世纪戏剧
罗马贵族奴隶主共和国时期。
几位获释的奴隶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二、前2世纪下半叶---1世纪初黄金时代
西塞罗、凯撒、李维乌斯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三、公元1—5世纪
1—2世纪为较为繁盛的白银时代,3—5世纪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