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调查论文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流程作者:朱莉珍指导老师:孔维宝专业:生物科学学号:201274010298研究方向:武都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流程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流程摘要油橄榄是陇南市武都重要的经济树,因此,对油橄榄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油橄榄的育苗技术,栽培技术,土地、施肥、灌溉技术,整形修剪技术,以及果实采摘七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武都;油橄榄;特征特性;栽培管理技术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963年,周恩来总理详细了解油橄榄产业之后决定将其引种到中国,并建了多个适生区,其中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流域的河谷和半山地带是中国最适宜种植油橄榄的区域,部分果园挂果和出油率甚至高于地中海。
目前,陇南市武都区的橄榄油产量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但是,武都油橄榄产业在栽培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制约着当地油橄榄产业的快速发展。
1油橄榄的特性特征油橄榄多为常绿乔木,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叶对生,叶片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表面暗绿色,背面被银白色鳞片。
花瓣为白色或乳白色,花两性,异花授粉,因此如果一个园中只种植一个品种的话,往往会不结果或结果很少。
此外,花芽分化必须经过0℃的低温冷冻,但低于-8℃或-10℃时会冻伤甚至死亡。
油橄榄根系需氧性很高,应种植在透水或透气较好的壤土和沙壤土中,否则容易造成根部腐烂。
油橄榄适宜的土壤pH为中性偏碱。
而且,油橄榄有一个独特的生物学现象,即有大小年之分,大年是指当年超出树体负载能力而大量开花结果之年,小年是指当年不结果或结果很少的一年,一般是一个大年一个小年,也有一个大年两个或三个小年的,这与树的营养状况,管理水平,品种差异,修剪技术以及气候条件等有关。
2 栽培管理2.1 油橄榄栽培流程油橄榄的栽培流程大致包括:园址选择—扦插育苗—整地栽植—栽后管理(土壤,水分,施肥)—修剪整形,这些流程相互渗透,并无固定的顺序。
2.2园址选择油橄榄园址的选择需考虑三个因素:一,当地自然环境;二,油橄榄的生态习性;三,经济效益。
在建园时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品种,其次,要在适生区内选择具体的适合该品种生长发育的具体造林地段,另外,产业的经济效益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交通等因素均应考虑。
2.2.1武都的自然环境图1 武都气温图2 武都逐月降雨量分布(mm)图3 武都逐月降雨量图4 武都大气相对湿度表(%)目前依据武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主栽品种有九个,分别是:莱星(Leccino),鄂植8号(Ezhi 8),城固32号(Chenggu 32),阿斯(Ascolano Tenera),科拉蒂(Coratina),奇迹(Koroneiki),配多灵(Pendolino),弗奥(Frantoio),皮削利(Picholine)。
2.2.2油橄榄立地条件的选择影响油橄榄生长发育的立地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土壤,水源三方面。
地形由坡度,坡向和坡位等因素组成。
油橄榄在平地和坡地均能种植,但由于山地空气流通,风害少,日照充足,散射光比平地多10%,而且昼夜温差大,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而且,山地地形复杂多样,能为油橄榄的栽培提供了多样性的种植环境。
因此,油橄榄的种植几乎全在浅山丘陵地,但坡度不能超过25℃。
此外,油橄榄为喜阳树种,年光照时间不能低于1900h,所以阳坡种植为宜。
土壤微生物和理化因素对油橄榄具有重要的影响。
油橄榄适宜在中性偏碱的钙质土壤中,pH一般为6-8。
此外,油橄榄根系需氧性很高,要求土壤通气孔隙度为20%-30%,渗透性为80-150mm/h,应种植在透气性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中。
油橄榄虽为耐旱品种,但在适宜时期对其进行灌溉能促进油橄榄的生长发育,达到高产,稳产,优产的目的。
建园时要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段,武都油橄榄种植园多分布在白龙江流域。
2.2.3 经济效益油橄榄是鲜果榨油,果实采摘后必须在24h内榨油,否则会影响产油率以及油质,所以园应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利于果子的运输等,从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2.3 扦插育苗武都区白龙江流域采条扦插多在冬季进行,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结合冬剪进行,扦插育苗主要包括如下流程:采条-插条处理-扦插-插后管理。
2.3.1 采条由于幼树枝条的再生能力强,养分储备充足,所以应采取幼树上当年或1-2年生的带叶枝条。
同一株树应选用树冠上不得枝条,1年生幼苗的侧枝和顶梢、徒长枝的副梢皆可作枝条。
采条和扦插应同时进行,随采随插。
2.3.2 插条处理插条首先要进行剪截,将其剪成长度为10-14cm,留4-6个节,顶端留叶1-2对,其余叶片剪去。
插条下端在离节部1.0cm左右横切,顶端在离第一个节部0.5cm 处斜切,利于排水。
切口处要平滑不起毛,剪后随即捆扎,每梱500-100根。
然后,将准备好的插条用生长素进行处理,经大量实验证明用吲哚乙酸(IBA)处理后生根率最高。
通常,易生根品种用200mg/kg溶液浸条18-20h或者用1000mg/kg粉剂蘸条,难生根品种用500mg/kg溶液浸条18-20h或者用2000mg/kg 粉剂蘸条.。
由于浸泡时间过长,可引起枝条剪口处变色离皮,影响愈伤,所以用蘸条处理最好。
2.3.4 扦插扦插方法有三种,分别为插床打孔器育苗法,容器育苗法,沟插育苗法沟插育苗法。
插床打孔器育苗法:经处理后的插条应及时上床扦插,扦插前为保护半木质化的嫰枝插条,要用打孔器在粗沙的插床基质上打好孔在进行扦插。
一般扦插深度在2-3cm之间,插后随即用手将插孔压实或用水壶冲扦插孔,使基质与插穗紧密相接。
容器育苗法:为快速育苗,可将嫩枝插条扦插在容器中,并在苗床上集中培养。
沟插育苗法:为提高扦插速度和密度,在基质上开开一个小沟,将插穗沿沟摆放,然后把基质陪上压实。
2.3.5 插后管理插后管理就是调节插床的温、湿、光照和氧气等条件,适合插条生根的需求。
此外,还应进行灭菌消毒和叶面追肥等。
温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8℃停止生根;8-10 ,愈伤缓慢;15-18℃,愈伤组织生长加快,并开始分化不定根;20-22℃,生根合适,生根期缩短,生根率高;>24℃,生根率下降。
插床温度的调节随季节,天气状况,昼夜温差等的变化而变化。
扦插前期,下午插壤温度为较高,需进行降温。
有条件的棚中可通过喷灌设备调节空气湿度进而调节温度,无条件的则可采用遮荫和开启塑料膜来实现降温;中期(小雪以后),气温逐渐降低,应保证插壤温度不低于15℃,否则会影响愈伤速度,通常可通过延长光照和加厚塑料薄膜来保温;后期(立春以后),气温开始回升,需采取降温方式维持床温不超过24℃,气温不超过26℃为宜。
湿度管理:插条生根过程中,插壤水分与插条水含量应保持平衡。
插床湿度应保持在基质田间持水量的50%-80%,周围空气湿度应在90%-100,要对棚内空气湿度和插壤基质的湿度及时测定。
插壤湿度通过三种方法测定:用手挤捏插壤能成团,松手即散,手掌湿润并蘸有细沙粒的湿度为宜;上午7-8h,拱棚内塑料薄膜上有小水珠为湿度适宜;对插条抽样检查,每点拔出2-3枝,若插条下端湿润且剪口周边蘸有细沙粒的湿度为适宜。
空气湿度则采用湿度计来检测。
光照管理:扦插后6-10d,由于光照较强,气温高,为减少蒸腾作用必须遮阴,但同时插条也需要适量光照来维持营养平衡,因此遮阴湿度。
在抽根阶段,在保持一定温度(18-22℃)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光照,可利用多云天气揭开草帘透光。
氧气管理:插条愈合生根期最忌缺氧,因此,在保持光照,水分,湿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要根据天气变变化适当通风,调节氧气。
2.4 整地栽植2.4.1 整地技术园址选定后就必须对土地进行精细的整治,使其适合油橄榄的生长发育。
整地一般在栽植前的1-2年进行,农田或退耕还林地于栽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整地,荒坡则需在栽植前两年的秋冬季进行。
提前整地后,进过一定的休闲时间能熟化培肥土壤,增加深土层。
整地之后,需种植1-2年的绿肥作物培肥土壤,同时消灭杂草,减少土壤病虫害。
此外,为了提高土壤肥效,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保证油橄榄快速均衡生长,种植绿肥之后要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主要是农家肥为主,同时还有氮肥和钾肥。
有机肥每667平方米用量2000-3000kg,氮钾肥则根据土壤状况和油橄榄的需肥量施加。
施肥要布满整个地表,然后再深翻30-40cm,把肥料翻到土层中。
整地方式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地势、土壤等确定。
武都的油橄榄种植园多为山地果园,需修建水平梯田。
梯田的结构由阶面、梯壁、背沟等部分组成,阶面又分为垒面(填面)和削面(挖土)组成。
垒面土层深厚,肥力高是油橄榄的最佳定值带,但削面土层瘠薄不适宜种植油橄榄,需用绿肥培肥土壤。
修建水平梯田,首先测量坡度和等高线,再根据坡度和栽植行距,沿等高线规划出梯田阶面宽度,确定好每层梯田的基线和壁线。
在土层薄的山地修建石坎梯田,土层厚的山地应修建土坎梯田。
为扩大界面的利用率石坎梯田应建为直壁式,但由于图坎梯田的耐用性较差,应修为斜壁式。
修筑梯田时,应使梯田阶面等宽,这样便于果园管理,提高产量。
2.4.2 栽植技术每年新梢停止生长到萌发下一次新梢之前的时期为定植油橄榄最适宜,陇南市武都区每年苗木栽植时间为头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
苗木移栽时先根据根系的大小挖掘栽植坑,栽植坑应略大于苗木的根系。
栽植前,应先对苗木浇透水,防止移栽时根系的土坨不致脱落而伤害根系。
起出土的苗木要立即在根系上蘸上泥浆,并在泥浆中加入生根粉。
带土栽植的苗木直接放入栽植坑,然后将坑填满,最后还要将周围的松土压实。
栽植裸根苗时,要使根系向下倾斜展开,并使其均匀分布。
为均衡生长,应将强根系朝向主风方向,弱根系朝向阳面。
苗木的栽植深度应与原苗圃育苗深度差不多,栽植后要填入有机质多的细土压苗,并边填便轻轻抖动苗木,使细土渗入根系之间。
填满土后,在根系周围轻轻压实。
然后在定植坑周围筑土埂,围成树盘,浇定根水。
最后,在苗木旁边插一根支柱,用于扶正幼苗。
2.5 栽后管理油橄榄在定植后,必须要进行细心管理,其生长繁殖“三分靠栽,七分靠管”。
油橄榄的管理包括两部分:以“养根”为中心的土、水、肥的管理;以“保叶”为中心的树体管理,主要是修剪。
2.5.1 土壤管理油橄榄根系需氧性很高,根系生长需要有80-120cm深的通气土层,吸收根80%集中在20-60cm的土层深处才能平衡植株的正常生长结果。
栽植后通过土壤耕作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土壤耕作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深翻,间作,根翻,覆盖。
深翻包括全园深翻和树行深翻。
全园深翻指当土质黏重时,整个油橄榄作业区都要进行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