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
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货币被低估。
这增加了货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货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
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
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
因此,政府应该设法避免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
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
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
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
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
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
同样的,关于人民币
升值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斗争因素。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
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
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
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
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
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防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
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其次,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过度的出口并非一定有利。
出口的增加,如果在生产不能相应扩大的条件下,必然会抑制国内需求的满足,影响本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再次,观察对外贸易不能只看数量,还要分析外贸结构。
从出口角度看,如果过多地增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量,不仅对国内其他产业推动力较小,而且会失去国内深加工的机会;反之,若增加汽车出口,不仅会引起汽车工业投资的增加,而且由于产业间的连锁关系,还会导致机械、钢铁、像胶等产业的投资和收入增加。
从进口角度看,假如进口商品多属机器设备,那么,不仅会因此减轻国内在为些产品上的短缺程度,而且可以提高国内生产的效率,
扩大产出能力;相反,如果进口的多属于消费品特别是那么高档的奢侈品,那就不仅不能很好地促进国内生产的增长,反而消耗大量的外汇,助长国内不正常的消费个欲望个和水平。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出超”。
利: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
弊:第一,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
第二,贸易顺差虽然增加了外汇储备,但从资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第三,持续高额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而又导致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四,巨额的经常项目的顺差,会转化为货币大量投放的压力,成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2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
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 入超”。
利:第一,适当逆差有利于缓解短期贸易纠纷,有助于贸易长期稳定增长;第二,逆差实际上等于投资购买生产性的设备,只要投资项目选择得当,既可补充国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还能很快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以及增加经济总量;第三,逆差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缓资本净流入的速度;第四,短
期的贸易逆差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弊: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
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3 .贸易平衡( Balance of Trade )。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
纵观世界各国( 地区 ) 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
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顺差较小的年份。
因此,在对外贸易问题上,应当彻底转变观念,放弃以出口创汇、追求顺差为目标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确立以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