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MA沥青知识

SMA沥青知识

SMA简介
SMA是StoneMasticAsphalt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碎石沥青砂胶混凝土。

最早由德国在1968年研制成功;并于1993年北京机场高速公路在国内首次采用SMA做表面层,其后在国内逐渐推广应用。

SMA拥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大粒径集料互相嵌锁组成高稳定性和高抗变形能力的结构骨架;二是由细集料、沥青、和稳定添加剂组成的沥青砂胶将“骨架”胶结在一起,是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和耐久性,同时改性剂的加入也改善了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

沥青玛脂碎石混合料(StoneMatrixAsphalt简称SMA)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所谓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外掺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良好。

SMA路面集中了AC路面的空隙率小、水稳定性及耐久性好,和AM路面的集料嵌挤作用好、高温抗车辙能力强,以及AK路面抗滑性能等优点,同时克服了AC 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能不足、AM及AK的不耐裂、老化、抗水损坏性能差的特点。

沥青结合料主要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感温性(即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防止混合料分散并提高路用性能,通常采用SBS改性沥青。

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持续增加,超载重载、交通渠化等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质量,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层出不穷。

SMA是由较多的沥青结合料、矿粉和稳定剂(一般为聚酯纤维或木质素纤维)填充于粗集料骨架中形成的间断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和耐久性,同时雨天抗滑性能也较好,可降低车辆行驶的噪声等优点。

因此,虽然其施工成本较高,但在国外较早就在重载交通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欧美国家更早得以普及。

最近几年国内许多高速公路建设也开始逐渐引进这一技术,以期利用这一新施工工艺来解决老规范中AC、AM、AK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宁淮高速NH-HA24标路面项目SMA-13S改性沥青上面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情况,探讨SMA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