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沁功利主义立法理论浅析

边沁功利主义立法理论浅析


评议人:张存为 汪永盛
边沁的功利原理

刑罚会给犯罪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在某种 程度上是一种恶。但是,“按功利原则, 只要惩罚所排除的恶大于惩罚本身的痛苦, 惩罚就是善的,正当的。只有当惩罚是没 有根据的,或者无效,或者成本过高,或 者不必要的时候,惩罚才是真正恶的。”
2、边沁的道德微积分

边沁将苦乐分了四种来源,即自然的、政治的、 道德的、宗教的,而它们又都具有约束任何法律 或行为规则的力量。接着边沁又告诉人们如何估 算快乐与痛苦的值,他认为应当从七个方面来衡 量:强度;持续时间;确定性或不确定性;邻近 或偏远(时间上的);继生性(即随之产生同类 感受的机会,乐后仍乐,苦后仍苦)纯度(苦乐 之后不产生相反感受的机会);范围(波及的人 数)。
边沁功利主义立法理论浅析
主讲人:郭浩龙
一、时代背景
1、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英国,15-16世纪的“圈地运动”把农民从土地 上驱赶出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 动力,同时造成了旧式贵族的没落和工业资产阶 级的兴起。1688年,资产阶级进行了以取得政权 为目的的“光荣革命”,以立宪君主政体取代了 专制王权的统治,但是这场革命并不彻底,因此 也为18世纪进一步反对特权思想埋下了伏笔。从 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通过进行产业革命成为了 世界上科技水平最高、经济最发达、资本主义发 展最迅速的国家。
三、功利与法律
1、法律制定的目的要符合功利

在边沁那里,作为普遍法则的功利原则被确立为 立法的准则,一切法律所具有的一般目的,是增 长社会幸福的总和,作为唯一目标,法律的任务 就是要使每一个行为规范制定得符合该标准,既 然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 幸福”,边沁指出,立法时必须以国民全体的快 乐为基准。为此,他将快乐分为四项目标,即 “保存生命,达到富裕,促进平等,维持安全。” 这也是立法的出发点和目标。他指出这四项既是 贤明政府的目标,也是立法的出发点和目标。法 律的任务在于促使这四项目标的实现。
3、最大幸福原则并没有解决幸福的 公正分配问题


边沁提倡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注重的是多数人得到尽 可能多的幸福,但同时却忽略了利益的正当分配,因为在 “最大多数人”里面,侧重的是利益获得者数量的多寡, 却没有考虑人们的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人占优势,比 较容易获得社会资源,有人处于弱势,难以分享社会资源, 所以只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考虑利益成员的组成 比例,势必会造成“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社会不公平 的现象。 在不平等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的现实社会里,为追逐最大 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限制个人权利往往会带来更大的不平 等。一个平等的社会应该认真对待每个人的权利,特别是 社会底层人员的权利。
⑵在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 扩大平等


边沁认为其次于安全的目标是平等。在不违反安 全的原则下,立法者应尽量提倡平等,平等即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贵贱和轻重之分。他认为 在立法者的计算中,人人都是一样,没有高下之 分。 边沁并不赞成一切条件的平等,由于人们所能达 到的幸福程度有所不同,那么立法者不可能不偏 不倚地增进福利。边沁不相信无条件的平等法律 能带来最大幸福,他只是在严格限定范围内的立 法上强调平等原则,而在这立法之外的领域里则 顺其自然最好,显然这种平等是机会的平等,而 不是条件的平等。
希望建立一个有关道德 和社会生活现象的综合科学的原则,就像 牛顿原理使得整个自然科学建立在唯一法 则之上一样。边沁苦心构建的道德微积分 就旨在为法律惩罚理论提供数学基础,他 相信自己可以在功利原则中找到类似数学 性质的解决办法,这种对于自然科学的崇 拜是边沁进行立法科学化探索的动力。
二、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
1、边沁的功利原理


边沁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功利主义,其 一切论说都是以功利主义哲学为基本前提 展开的。 但他与休谟等人使用的术语不同。休谟称 为“功利”,贝卡利亚和布雷斯特利称为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则称之 为“最大幸福”。他试图用最大幸福原则 解决一切社会、政治以及法律问题。尤其 在立法领域更是如此。
2、社会利益并非个人利益的简单相 加

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个人 利益和社会利益具有一致性,但是个人利益和社 会利益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社会利益绝不 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 个人作为社会主体而发展的两个方面,社会利益 与个人利益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利益和 社会利益可以互相转化,社会利益是全体社会成 员共存的基础和保证。个人利益的增加会有利于 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从而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 财富,但是片面的追求个人利益有时会损坏社会 利益,从而影响个人利益的实现。
2、功利原则是衡量、解释和研究法 律制度的标准


边沁认为功利原则是衡量、解释和研究法律制度 的标准,他在《政府片论》中写道,功利原则可 以用来控制并指导法学研究的某些制度或制度组 合体的分类。只有用功利原则来解释这些制度组 合体所具有的名称,才能使他们的分类变得清晰。 法理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以某种方式排除不符合 功利原则的一切不良制度,他认为在功利原则的 指导下,“恶劣法律的祸害就可以被发现”。
⑴财产和人身安全是法律确保人类 获得幸福的首要条件

当然这四项目标的实现需要法律的程度是 不同的,边沁希望保证幸福的立法者,可 以通过维持安全和提倡平等来达到这个目 的,如果安全的需求与平等的要求发生冲 突,根据边沁的说法,应当保留的永远是 前者。“安全”是四项目标中最重要的, 他特别需要法律的保障,他说“虽然没有 直接关于安全的法律,但是可以想象的是 没有人忽视它。不过,没有安全的法律, 有关生存的法律是无用的。”
五、结语

边沁的功利主义固然有其局限性,但是我们必须 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边沁的理论。我们必须认识 到边沁的功利主义是建构于当时的主流心理学和 伦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因而必然带有先天的缺 陷。功利主义并不是边沁的首创,边沁的伟大之 处在于其运用功利主义去衡量一切社会、政治和 经济事务,进而提出改革的建议。边沁之后的功 利主义者对功利主义逐渐的进行完善,功利主义 发展至今,对社会科学,乃至社会生活的影响都 是巨大的。
四、边沁功利主义立法理论的局限 性
1、道德微积分的科学性


实际上,很难对快乐与痛苦做出数字上的评估, 甚至都不能对快乐做出严格的定义。因此,尽管 边沁列举了影响痛苦与快乐的四种约束力以及影 响估算苦乐时所要考虑的七种要素,依然无法对 痛苦与快乐进行精确的计算。 边沁承认他所创立的立法科学是分类科学而不是 计算科学。虽然边沁详尽的区分了十四种简单的 快乐和十二种简单的痛苦,但是,他这种基于经 验之上的归纳方法,无法穷尽快乐与痛苦的种类, 也就无法将道德微积分彻底的贯彻下去。
边沁的功利原理

“身为一个功利原则的拥护者,当我赞成还 是反对某一个公共或私人行动时,我看的 是该行动导致快乐或者痛苦的可能;当我 使用正义、非正义,道德、不道德,善、 恶等词汇时,我只是将它们作为包含有些 痛苦和快乐的观念的集合术语;人们将会 看到,我总是在其日常意义上使用痛苦和 快乐二词,而没有发明任何异想天开的定 义,以使将某种快乐排除在快乐之外,或 证明某种痛苦其实并非痛苦。”
边沁的功利原理

边沁的功利论主张以善恶为标准对一切事 物做价值判断。 “所谓善便是快乐或幸福 (他拿这两个词当作同义词使用),所谓 恶便是痛苦。因此,一种事态如果其中包 含的快乐超过痛苦的盈余大于另一种事态, 或者痛苦超过快乐的盈余小于另一种事态, 它就比另一种事态善。在一切可能的事态 中,包含着快乐超过痛苦的最大盈余的那 种事态是最善的。”
边沁的道德微积分

对于任何一个人的快乐或痛苦,都可以如下方式 进行计算:根据这些因素,对某个行为首先产生 的苦乐的价值进行计算;然后,对这一行为初次 苦乐之后又再次产生的苦乐的价值进行计算;最 后,将所得快乐的价值和痛苦的价值加以衡量, 如果快乐的价值量大于痛苦的价值量,那么该行 为对于该个人的利益总的来说有好的趋势,这个 行为就是善的;反之,该行为就有坏的趋势,这 个行为就是恶的。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是如此,对 于一个人群的集体行为亦是如此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