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企业年金制度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第10章 企业年金制度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ETE EEE
TET
TEE EET TTE ETT
七、企业年金的投资营运
企业年金一般委托人寿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信贷投资 公司等作为受托人并聘请代理人进行市场化的投资。
基金进入信托机构后的投资方向: 贯彻“谨慎投资”原则。
第三节 我国企业年金的治理结构和运行 框架
一、信托型企业年金制度
信托型企业年金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企业作为企 业年金发起人其利益与受益人――员工的利益相分离。
托管人的托管制度使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作与资产保 管相互独立,形成受托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 多方相互制约的关系,保证基金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监 管权严格分离。因此,托管制度是企业年金安全运行的最大保 障,受托人应当选择具有资格、信誉卓越的托管人安全保管年 金基金财产。
4、投资管理人
规定享有基准期可能会激励企业提供在职培训,但是,享有 权的确定与否以及享有基准期的长短会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六、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及其特点
企业年金征税的三个环节
缴费 支付
字母E(exemption) 字母T(taxtion)
免税 征税
投资
将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分为8个类型
比较一下8种税收政策的特点?
EEE TTT
一方面,受托人在接受委托人委托后,要和另外三方 管理机构签订相关合同,成为企业和另外三类管理机构之 间交流信息的纽带并居中协调,它自身也成为企业年金运 作全部信息的真正拥有者,负有义不容辞的监督义务;
另一方面,委托人把企业年金资产委托给受托人之后, 企业年金资产就以受托人的名义而存在,受托人拥有选择 任何其他一方管理主体的广泛权力,其管理能力的高低直 接决定了企业年金基金的运作效果。
可以对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进行经常性的会计核算和估值,从而可以 及时掌握资产状况,避免封闭式操作给企业年金基金带来的风险, 提高委托资产的运作效率。
二、理事会受托模式与法人受托模式
根据受托人的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理事会受托模式与法人受 托模式;
在区分理事会受托模式与法人受托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受托 人担任其他主体的多少划分为全分拆模式和部分分拆模式。
✓2004年,颁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促进了企业年金 由政策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转变、由政府管理向市场管理的 转变以及由企业自主管理向专业机构受托管理的转变。
✓2015年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 金办法》,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职业年金制度,与企业年金类似,职业年金采用个人 账户管理方式,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
账户管理人必须具备非常专业的账户管理能力和长期 而稳健的经营能力,不仅需要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系 统,还要有完善的账户管理内控制度以及覆盖面广泛的优 质的后续服务能力。
3、托管人
托管人是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保管者。托管人是指接受 受托人委托、安全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专业机构,主要负 责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保管、资金清算、会计核算、财产估值 、投资监督、内部控制等。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并无本质区别。一般而言,职业年金针对机关事业单位, 企业年金针对企业。
第二节 企业年金的运行机理
一、企业年金的发起:
单个企业创立或多个企业共同创立
二、企业年金的支付结构:
以支定收的待遇确定型计划(Defined Benefit,DB)
以收定支的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DC)
20世纪70年代 中期以后
主要工业化 国家都进行 了以多支柱 养老保险制 度为特征的 调整和改革
20世纪80年代 中后期以来
重要发展时 期,在 OCED国家 的覆盖率和 资产额迅速 增加
三、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沿革
✓2000年,国务院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统一规范为企业年 金,决定采用个人账户管理方式,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 确定了企业年金相关政策和改革发展方向。
第十章 企业年金制度
本章主要内容
了解企业年金的运行机理
掌握我国的企业年金与和职业年金制度与运行模式
熟悉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基本条件以及具体的设计步骤
学习重点
了解企业年金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掌握企业年金与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关系 了解企业年金的支付结构、财务机制 熟悉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及其特点 掌握企业年金治理结构与运行框架,企业年金制度运行的
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
我国多支柱养 老保险体系
商业保险或个人储蓄
强制性、补充性、追加性三个层次的三角支撑
二、世界范围内企业年金的发展9世纪后半叶 至20世纪初
职业性的年 金计划在美 国和其他工 业化国家盛 行
二战后到20世 纪70年代中期
重建与发展 企业年金计 划,以弥补 基本养老保 险计划不足
企业年金基金必须采取外包的方式,交由相关专业金 融机构管理,各金融机构之间要形成一个制衡的协议关系, 企业年金基金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监管权等都是 相对分开和独立的。
“四方主体”、“两层关系”和“一个机制”
(一)四方主体 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是信托制企业 年金的管理主体。
图10-1 企业年金各方主体关系
两种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 账户管理
DC型 个人账户
DB型 企业账户
投资风险
个人承担
企业承担
保障的稳定性
账户积累水平,确定 可按公式计算,确
现在
定未来
关键影响因素 投资决策与资本市场 企业经济效益波动
•从制度本身考虑,DB和DC这两种企业年金计划模式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划 分,在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历史较长的国家通常是两种模式并存。
条件 了解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具体内容
我国未来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思路是全覆盖、保基 本、多层次、可持续。“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 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十三五”规划又进一步指出 “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养 老保险体系,持续扩大覆盖面”。企业年金对提高养老 金替代率,缓解财政压力,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将发挥 重要作用。
面的优惠,并予以监管,但是政府很少参与计划的设立;
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收益与贡献较为对称,缴款一般不被人们视为一种试图逃避的税赋; 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一般较基本养老保险金要小,并且实施对象有
较强的针对性,在收入分配方面一般向高收入群体倾斜;
投资收益率不稳定并且在不同的投资计划下收益率差距悬殊; 不同企业设立的企业年金的内容和形式各异,企业年金积累额的可
资料来源:《2017年全国企业年金数据摘要》
五、企业年金的享有权及其可转移性
享有权:指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 工在什么条件下,有享受补充退休 养老金的权利。
企业年金中规定有享有基准期,超过这一基准期的职工才有 权享有补充养老保险待遇。在未达到享有基准期之前,员工 调动工作或被解雇将失去补充养老金的享有权而无法获得补 充退休收入。
投资管理人是实现企业年金基 金保值增值的主体。投资管理人是 指接受受托人委托、负责企业年金 基金投资管理的专业机构。企业年 金基金作为老百姓“养命钱”的一 部分,受益人往往更加关注安全性, 强调低风险和长期稳定的收益。
(二)两层关系
1、信托关系(委托人对受托人):委托人通过缴费形成的企业年金, 通过信托制度成为一种独立于委托人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受托 人在接受委托人委托后,既可以自己管理受托资产,也可以把部分职 能再委托给其他专业机构。
流动性、转移性较差,并且由此引发涉及公平与效率的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和日益迫近的老龄 危机,使得任何一种单一的养老保险模式,都无法妥善解决日益复杂的 老年保障问题,并且引发诸多弊端妨碍经济增长。由此,许多国家越来 越倾向于构筑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各种养老保险模式,如基本养老 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等的相互融合与补充,已成为各国养老 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
四、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和保障对象
企业年金较之于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对劳动力的覆盖 面要狭窄得多
主要指向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 实施强制性企业年金计划的国家,由于消除了逆向
选择因素的影响,保障面相对较大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建立企业年金 计划的企业仅80,429家,参加人数达到2,331.39 万人,累积基金12,879.67亿元。
1、受托人
受托人是指接受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及其职工(委 托人)的委托,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专业机构,受托人承担 了选择、监督、更换其他管理机构的职责,并对他们进行监 督,同时,受托人还要帮助企业制定投资策略。因此,合格的受 托人选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其表现与企业 年金基金运作的结果密切相关。受托人是企业年金管理的决 策核心,是联结委托人与各服务机构的纽带。
根据“两个办法”,受托人可以由法人受托机构或企业 年金理事会担当,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由外部的专 业机构充当受托人,后者则是以企业内部成立的企业年金理 事会充当受托人。两种运作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企业 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2、账户管理人
账户管理是企业年金规范管理的基础。账户管理人是 指接受受托人委托,负责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的专业机 构。账户管理人负责正确记录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情况、企 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企业年金的待遇支付 情况,并提供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的信息查询服务。
第一节 企业年金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一、企业年金与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概念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国家有关法规
指导下,以企业或用人单位为主体建立的,旨在为其职工 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充性退休收入保障的保险计划。
企业年金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福利计划。
与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计划区别在于 :
它一般由企业创立,或是集体谈判的结果,政府一般给予税收等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