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什么是社会学)【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什么是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认识?
答:(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应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应当把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视角并将之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②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不能把学科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作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③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简述国内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百年来并无定论。

(1)170多年来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
①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学者中,既有主张
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观点的,但他们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③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

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2)100多年来国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按照上述分类,中国社会学界100多年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其代表性观点有:
a.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兴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b.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c.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其代表性观点有:
a.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以孙本文为代表,他从芝加哥互动学派心理行为理论出发,批评他列举的前八种定义虽没有什么错误,但均不能认为是适当的定义,而适当的定义是:“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b.台湾学者龙冠海也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研究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
c.1978年后,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杨心恒等),有的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庞树奇)。

③不属于上述两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
a.“剩余说”,即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b.“学群说”,认为社会学“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
c.“调查说”,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
d.“问题说”,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
e.“未定说”,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

(3)正确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①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

社会学实际上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为对象的;社会学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寻找这个东西,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在沿着这条路探索。

所以不论他们的观点和方法有多大差别,在研究实践中仍然会走到一起来。

②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③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去比较哪一个或哪一些定义结合中国国情较好、能够提供社会学的视角、能够易于把握社会学的内容、能够较好地做到理论上前后一贯。

二、论述题
1.怎样理解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答:(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齐美尔反对实证主义认为社会是独立于个人之上的真实存在的观点,也反对社会是抽象的,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观点,而主张社会与个人的统一,认为社会是人们社
会交往与互相影响的过程,社会是个人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群体。

(3)“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个人与社会联系的中介是群体。

如家庭、邻里、同伴、同事、团体、组织等各种形式的初级群体和正式组织,把个人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谁先谁后的整体,但又是存在矛盾需要不断调整的一个整体。

(4)既然个人与社会不能分离,那么社会学就应当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作是这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

至于从哪个角度去研究这个问题,学者可以因自己的研究旨趣不同而进行选择,不过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回答这个基本问题的。

2.社会学有哪些功能?请联系实际加以解释。

答:(1)研究功能
①描述性功能
a.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它的目的在于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事物与现象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

社会学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社会调查,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资料,为认识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提供准确、可靠的原始资料。

b.比如,调查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就是对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做描述性分析。

②解释性功能
a.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也就是说,认识社会不能停留在“是什么”即经验层次上,而应该把经验作为向导,深入到社会现象的背后,把握其实质。

解释性功能也就是运用社会学的概念、范畴,将描述性的感性认识进行理论抽象,回答“为什么”。

b.比如,调查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的特征并对此特征进行解释。

③预测性功能
a.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预测包含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b.比如,调查了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并给予解释后,对未来几年内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做大致预测。

④规范性功能
a.社会研究还应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这是规范性研究的任务。

社会学者的规范性研究,是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b.比如,社会研究之前有一个大致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2)教育功能
社会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下面两个方面:
①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

如国家义务教育就是具有强制性的,可见社会化的自觉性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选择合理方案需要有知识,专业选择需要有专业知识,非专业的社会选择社会学知识将给予有力的帮助。

比如人际交往,找工作,社会适应等。

(3)社会管理功能
①建立规范
a.社会管理需要规范,需要一套合理完善的规范。

没有规范则无从管理,规范不健全管理也会出现漏洞。

社会学在社会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合理完善规范时,能够提供知识帮助。

b.比如,交通规范、市民道德行为规范。

②提供模式
a.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秩序性安排,它包括组织结构模式和行为模式。

b.比如科层制、董事会制、听证会制,就是结构模式;生活方式,各种活动程序,就是行为模式。

③反馈信息
a.社会学的互动理论和经验研究,可以帮助管理分析信息沟通;社会学进行的社会调查可以把下面的情况反映给决策层,使其能够及时调整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b.比如,公司或集团委托社会学家做调研,调研的结果再反馈给公司或集团。

(4)社会批评功能
①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这种研究我们称之为“社会批评”。

②它的目的是通过对矛盾的分析,更好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③“批评并不一定就是反面意见,它是一种分析和批判某种事物特性的行为和艺术。

“社会学工作者常常对各种社会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这就必然会涉及社会结构和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

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不怕别人批评的。

④社会学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应敢于拿起批评的武器,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有社会矛盾,就有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克服和解决,将促进社会的发展。

比如,社会学家对社会的批判:社会冲突论对社会冲突的批判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