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的假设(Y理论)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 (2)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办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 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3)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 (4)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以及谋求解决组织中问题的 创造性。 (5)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教学游戏
请将相关人物的国籍、称号、代表作连接起来。
泰 勒
(F.W.Taylor)
德国 法国 美国
组织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法约尔 (H.Fayol)
马克思•韦伯
《社会与经济理论》
(M.Weber)
教学游戏
你答对了吗?!
泰 勒
(F.W.Taylor)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Y理论)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1)管理重点的改变。
人 工作环境
(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
指挥者、调解者 采访者
(3)奖励方式的改变。
外在奖励、内在奖励 内在奖励
(4)管理制度的改变。
保证职工充分发挥才能,达到自己希望的成就。
“复杂人”的假设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经济人”的假设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 指导。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 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阻止目标而工作。 (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 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 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 责任。
第一节
学科背景
二、管理理论的演变
1、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20世纪初~30年代) 2、行为科学及管理理论丛林(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3、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4、企业再造理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 5、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种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人在同一时间内各种需要和动机,他们发生上相互作用并结 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地 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4)一个人在不同的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 同的需要。 (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 同的反应。
第一节
学科背景
一、管理概念的拓展
(二) 人性的假设 1、“经济人”的假设——亚当·斯密、麦格雷戈 2、“社会人”的假设——梅奥 3、“自我实现人”的假设——马斯洛 4、“复杂人”的假设
“经济人”的假设
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 先驱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D.M.McGregor) 在他的《企业人性方面》(1960)一书中提出两种对 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麦氏主张Y理论,反对 X理论。而X理论其实是对“经济人”假设的运用。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 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 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的奖励制度。 (4)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 工序、检验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倾 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向上级反映和呼吁。
德国 法国 美国
组织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法约尔 (H.Fayol)
马克思•韦伯
《社会与经济理论》
(M.Weber)
第二节
学科总说
一、学科的特性
1、行为学的由来
组织行为学的由来
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 人事心理学
第一章
—组 织 行 为 学—
导 论
引例
远帆船务公司
组织行为学是怎么样的一个学科? 为什么要重视和学习组织行为学这样的学科? 如何来研究组织行为学?
第一节
学科背景
一、管理概念的拓展
(一) 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性角色 人际性角色——象征性领导者、领导者、联络人 人际性角色 2、信息性角色 信息性角色——信息监控者、信息传播者、发言 信息性角色 人 3、决策性角色 决策性角色——创业者、麻烦处理者、资源分配 决策性角色 者、谈判者
“社会人”的假设
“社会人”的假设首先是由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梅奥提出的。 梅奥认为,认识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活生生的“社 会人”,人不是机器和动物。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成员, 金钱和物质随对其积极性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决定 因素不仅仅是物质报酬,而是职工在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 际关系。
“社会人”的假设
第一节
学科背景
一、管理概念的拓展
现代管理学中“经理角色学派”的奠基人——明兹伯格 明兹伯格将以上十种管理角色归纳为八种类型:
1、联系人,即联络人+象征性领导者 2、政治经理,即发言人+麻烦处理者 3、企业家,即创业者+谈判者 4、内当家,即资源分配者 5、即时经理,即麻烦处理者 6、协调经理,即领导者 7、专家经理,即信息监控者+发言人 8、新经历,即联络人+信息监控者
“经济人”的假设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生产率和完成生产任务,而在对人 的情感和道义生,则可以不负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只重视任务 不考虑感情,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监督和指导。这种管理后来 称为任务型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 的指挥。 (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同时 对消极怠工者用严厉的惩罚措施。(“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