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程编号:S0102050501007课程名称:当代俄苏文学研究课程英文名称:The Contemporary Soviet and Russian literature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当代苏联文学的历史进程(50—80年代);2、文学创作中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历史、人与战争的主题;3、小型化史诗的形成与传统史诗的回顾;4、关于回归文学;5、苏联解体后的新俄罗斯文学。
基本要求:熟悉当代苏俄文学主要思潮的更迭,了解当代俄罗斯作家创作的最新情况。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陈建华、倪蕊琴《当代苏俄文学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2、李明滨等主编《苏联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3、薛君智《回归:苏联开禁作家五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填写人:田全金审核人:课程编号:s0102050501034课程名称:世界文学与文化课程英文名称:学分: 3周学时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1、古希腊文学与文化专题;2、中世纪文学专题;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专题;4、十八世纪文学专题基本要求:阅读相关作品与文化著作,参与主讲与专题讨论,在全面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状况,培养从事研究的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完成专题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相关外国文学史基础知识及理论知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世界文明史――希腊生活》(美)威尔·杜兰,东方出版社1998;《欧洲文化的起源》(苏)兹拉特科夫斯卡雅,三联书店1984。
2、《希腊文学史》(英)吉尔伯特·默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欧洲小说的演化》(美)吉列斯比,三联书店1987;《小说美学经典三种》(英)卢伯克、福斯特、缪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4、《文学原理》韦勒克等,上海三联出版社19845、《浮士德研究》董问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填写人:王圣思审核人:课程编号:S0102050501045 课程名称:西方文艺理论专题课程英文名称:LECTURES ON WESTERN LITERRATURE THEORY 学分:3 周学时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内容共分四个部分。
讲读对象为古希腊柏拉图的对话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和德国浪漫派美学;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美学。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关著作,并能选取一个适当的视角独立地分析一个理论问题。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和资料:1,《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杜心源审核人:课程编号:S0102050501098 课程名称: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课程英文名称:The relation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学分:3周学时总学时:60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比较文学的视野与文学关系研究;2、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3、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基本面貌;4、个案研究——中俄文学关系研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熟悉比较文学方法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运用;对作为个案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有相对深入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比较文学原理、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钱林森主编:《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陈建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Шнейдер М. Е.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в Китае. Москва. 1977.填写人:陈建华审核人:课程编号:S0102050501099 课程名称:圣经文学研究课程英文名称:The holy bible literature studies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圣经文学的背景;2.圣经文学中的叙事散文:(1)神话故事(2)民间传说(3)史传文学(4)原始小说(5)宗教故事;3.圣经文学中的政论散文;4.圣经文学中的诗歌;5.圣经文学的特征;6.圣经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1)圣经与欧美文学(2)圣经与俄苏文学(3)圣经与亚非文学。
基本要求:1.了解圣经文学的特点、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及论域;2.至少选择研读两个相关专题的文本或参考文献;3.联系自己的兴趣域提出问题并研讨之。
考核方式及要求:听课报告、读书札记、专题讨论、期末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世界文学与文化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弗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基督教文学》,梁工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3.《基督教与文学》,朱维之著,上海书店,1992年。
4.《圣经与欧美作家作品》,梁工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5.《圣经诗歌》,梁工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6.《走向十字架上的真》,刘小枫著,三联书店,1998年。
7.《圣经与文学阐释》,梁工、卢龙光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填写人:谢家驹审核人:课程编号:S0102050501100 课程名称:欧美现当代文学研究课程英文名称:Studies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eary Eur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40学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象征主义和艾略特;2、表现主义和卡夫卡、奥尼尔;3、未来主义和马雅可夫斯基;4、超现实主义和布勒东5、意识流小说和乔伊斯、沃尔夫、福克纳;6、存在主义和萨特、波伏瓦;7、荒诞派戏剧和尤奈斯库;8、新小说和格里耶9、黑色幽默和冯尼格10、后现代主义和卡尔维诺等。
基本要求:了解有关思潮和作家的研究现状;阅读相关的论著和论文,作进一步探索。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某一专题研究的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外国文学史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龚翰熊:《现代西方文学思潮》,四川大学出版社。
2.《西方人文思想家回顾丛书》(有关现代文学家的几种)四川人民出版社。
3.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Hassan: Studies in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 Princeton Univ. Press.相关书目太多,下略。
填写人:楼成宏审核人:课程编号:S0102050501101 课程名称:东方文学研究课程英文名称:The oriental literature studies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选修课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东方文学之特点;2.东方文学与宗教专题;3.印度古典梵剧研究专题;4.印度近现代文学研究专题;5.日本古典小说研究专题;6.日本近代文学研究专题;7.日本现代文学研究专题;8.东方比较文学研究专题;9.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专题;10.其他。
基本要求:1.了解东方文学的特点、成就和论域;2.至少选择研读两个相关专题的代表作或个案文献;3.联系自己的兴趣域提出问题并研讨之。
考核方式及要求:听课报告、读书札记、专题讨论、期末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世界文学与文化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印度古代文学史》,季羡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2.《印度现当代文学》,倪培耕著,新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3.《日本文学史》(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叶渭渠、唐月梅著,经济日报出版社。
4.《东方美学史》(上、下卷),邱紫华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
填写人:谢家驹审核人:课程编号:S0102050501222课程名称:20世纪中外文论与文化课程英文名称: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文艺学、民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为线索,介绍、讲析外国文论、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加强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域外资源的了解。
同时,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影响,扼要介绍海外的中国学资料。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外文学、文化的专业知识,对同时期的文学史有较丰富的认识,特别是对翻译、比较文学等有相当的知识或理论基础,熟练使用一种外语。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2、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下3、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4、随教学进度适时布置阅读篇目填写人:吴俊审核人:课程编号:S0102050501280 课程名称:西方文论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Literary Theory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40学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方向)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女权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文论。
基本要求:了解20世纪西方文论的流变和主要派别的基本观点;在阅读几个重要理论家的主要著作的基础上,掌握几种重要理论的精义,能初步运用这些理论方法来分析各种文学现象。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专题性小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概论、美学和外国文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3.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楼成宏审核人:陈建华课程编号:S0102050501332课程名称:比较文学原理课程英文名称:学分: 3周学时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1、学科理论概述;2、学派理论认知;3、各类范文解读;4、推荐最新例证;5、具体实践操作基本要求:阅读大量相关论文,参与主讲或专题讨论,在全面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培养从事研究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