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提高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追求,本文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知识服务、科技文献挖掘、竞争情报和云图书馆建设是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知识服务科技文献竞争情报云图书馆资源共享理论经历了从“文献资源共享”到“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过程。

但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提高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追求。

简单的信息数字化加工并将这些数字化的信息资源集之大成——数字化图书馆或网络图书馆,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但是脱胎于传统图书馆职能的数字化图书馆,并不能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全面、系统、针对性的知识信息。

加之这些数据库在结构、信息加工标准和质量上的差异,使得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关联、内容关联更加难以实现,与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之下人们追求的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境界还相差甚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检索内容的准确高效,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在信息资源共享方式的设计和服务技术的实现上不断改革创新,以形成满足社会普遍需要的专业知识库群和体现知识间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进而在知识服务网络支撑下构成“知识服务”的理念。

它明确提出了现代知识服务业的任务和目标,成为当今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

而知识服务产业化则正是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基础和有效途径,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知识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

这种服务其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

知识服务的提出与知识管理等概念的提出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知识服务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和组织服务的观念。

从观念上看,知识服务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服务,主要表现在:(1)知识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它非常重视用户需求分析,根据问题和问题环境确定用户需求,通过信息的析取和重组来形成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并能够对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因此又称为基于逻辑获取的服务。

传统信息服务则是基于用户简单提问和基于文献物理获取的服务。

(2)知识服务是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关心并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解决方案。

因为信息和知识的作用最主要体现在对解决方案的贡献,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又是一个对信息和知识不断查询、分析、组织的过程。

因为知识服务将围绕解决方案的形成和完善而展开,与此对应的传统信息服务则满足于具体信息、数据或文献的提供。

(3)知识服务是贯穿为用户解决问题工程的服务,贯穿于用户进行知识捕获、分析、重组、应用过程的服务,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动态地和连续地组织服务,而不是传统信息服务的基于固有过程或固有内容的服务。

由此可见,知识服务的内容极为丰富,可实现的方式和手段均在不断探索中,搜索引擎和信息构建是进行知识服务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知识服务的最终结果往往还依赖“求知者”的理解能力、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依赖用户对事物和事物发展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依赖于用户的价值取向。

网络信息的知识服务对于不同的用户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产品。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现,现代科技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云图书馆、科技文献挖掘和企业竞争情报。

1 云图书馆如何将云计算的技术与现代数字图书馆的业务应用相融合,国外高校图书馆及图书馆协会等机构很早就开始在进行探索[1]。

2008年,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即早期的俄亥俄学院图书馆中心)的Janifer Gatenby在期刊上撰文指出:“对图书馆而言,重要的是拥有与控制他们的数据资源,自由地共享、提供访问、曝光数据,而拥有或运行操作与管理这些数据的软件则不那么重要。

”2009年4月,OCLC推出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网络规模管理服务),此项服务的目标是将服务转移到网络或“云”,从而让各图书馆共享硬件、服务和数据。

这个项目发挥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强大作用,通过向所有用户共享数据的方式创造了资源合作的机会,这样的合作模式在已形成信息孤岛的传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2009年7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起为期一年的试验计划,该计划围绕着一项新的以云技术为基础的DuraCloud服务开展,DuraCloud将同时提供存储和获取服务,包括跨越多个云存储供应商的内容复制和监测服务。

2010年,哈佛大学在针对图书馆任务小组的核心建设时,提出将自身焦点定位在如何确保用户对资源的发现和获取上,而非对资源的馆藏拥有上,因为这些资源未来将可能存放于云服务平台上。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受到云计算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它的低成本优势,超大规模、高扩展能力等特点是现有数字图书馆数据中心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两三年的发展,云计算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IT行业最炙手可热的主题。

事实已经证明,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更加灵活、高效、低成本、节能的信息运作平台,是信息技术利用和的长足发展最佳模式。

2009年4月OCLC正式宣布向它的成员图书馆提供基于云的协作式图书馆管理服务。

从2008年起,CALIS陆续推出了支持SaaS的新一代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共享版(即SaaS版)、支持分布式“云”服务的CALIS数字图书馆云平台(CALIS EasyCloud Platform)以及其他一系列云应用系统。

CALIS第一个云服务分中心试点在2009年3月份首先在CALIS天津分中心上线,为天津高校馆提供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SaaS服务。

在2010年中,CALIS其他云服务系统也陆续上线提供服务,2010年9月20日,CALIS国家云服务中心的主站点新版正式开通服务。

2010年7月20日,盛大文学“云中图书馆”上线。

由此可以预见,构建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将成为图书馆与云计算融合的核心领域。

2 科技文献挖掘科技文献知识服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文献是否全面、新颖影响到科技研究的质量,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节省科研投入。

传统的仅提供文献服务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而智能的科技文献知识服务能够帮助研究者分析领域的研究动态,了解特定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者和重要文献,并对科技文献和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进行准确的评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技研究氛围,促进科研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利用各类科技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等)进行科技领域的分析与监测研究快速发展,且其发展方向正在从以往的基于数值分析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向数值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转变。

北京理工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基于科技文献信息的技术监测研究工作,提出以科技信息和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数据挖掘、信息萃取、知识发现、数据可视化技术等信息前沿技术为手段,综合集成各方面专家的战略性智慧,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动态监测、测量、分析和评估,为技术管理及决策提供动态、准确的科学技术发展状态,从而把握技术发展机会,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展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将基于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共词与共引理论、基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Swanson理论和基于全文献的文本挖掘理论统一视为进行知识发现方法和手段,将其整合于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理论框架之下,研究构建完整的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方法和应用研究体系。

将文本挖掘用于目标研究领域的背景分析,可获得比采用共词和共引方法进行研究背景分析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

CNKI学术趋势是依托于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海量文献和千万用户的使用情况提供的学术趋势分析服务。

它通过关键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学术关注指数”,提供其所在的研究领域随着时间的变化被学术界所关注的情况,以及有哪些经典文献在影响着学术发展的潮流;另外还可以知道在相关领域不同时间段内哪些重要文献被最多的同行所研读。

国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中,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是本行业的世界领先机构,以SCI和网络为基础,集成多种数据库系统和相关信息资源,建立了知识链接系统Web of Knowledge,为科技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和方法。

3 企业竞争情报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是近年来兴起的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分析研究及新型服务方式,受到图书情报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涉足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引进和应用国外竞争情报的技术方法。

因而,国外一些企业成功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案例和经验也开始逐渐被学习借鉴。

在80年代世界500强中有10%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到20世纪90年代500强中已有80%以上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现阶段,500强中已经有90%以上的公司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在企业中的应用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势头。

竞争情报在跨国企业中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竞争情报无论是在收集手段上,还是在分析处理手段上都有了质的提高,今天国内企业也认识到了竞争情报的重要,竞争情报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借鉴跨国企业的先进经验,利用竞争情报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是中国企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功课。

4 结语以云图书馆为开放平台,通过对知识库的信息资源采用科技文献挖掘技术进行信息加工,形成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产品,构成了新时期知识服务体系,能极大提高了人们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可以实现了知识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1] 杨波.数字图书馆的云计算道路[J].中国信息界,2012(1).[2] 徐硕,乔晓东,朱礼军,等.科技信息资源内容监测与分析服务平台概况[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11):38-44.[3] 王洋,邓金堂,蒋萍.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及其对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的启示[J].情报探索,201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