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程序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程序


6
1、报告病种

填报要求
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需分别填报。 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 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作出确诊,均需填报。 以及既往已确诊或在外地诊断后首次来本单位复 诊和治疗的未报告的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 良性肿瘤病例,均需填报。

7
2、资料收集渠道

各类医疗机构 各类医疗保险机构(城/镇职工医保 、城/镇全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保险) 死亡证明书
(宁夏规定)
12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流程
医院门 诊部 、 住 院 部 、 肿瘤 诊断有关科室
(病理、检验、内窥镜、放射、超声波、同位 素)的医生对当日确诊的肿瘤病例(户籍在收 集范围内的)及时填写肿瘤报告卡,并在患者 病历上注明“肿瘤已报”或特定的肿瘤已报的 标记。
13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流程

目前国内使用
10
4、报告单位
肿瘤登记地区内所有具有诊断和收治肿瘤 患者条件的医疗机构。
11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包括肿瘤登记地区内所有具有诊断和收治肿
瘤患者条件的医疗机构,包括省级医院、市、区(县)级综合
医院、教学医院、专科医院、企业职工医院,部队医院,城市 街道(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责任报告人:上述责任报告单位中负责诊治肿瘤病例的所有 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1、报告病种 报告所有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
肿瘤。
5
1、报告病种

填报要求
凡在门诊、住院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 经临床或病理、X线、CT等检查手段首次被确诊的恶性肿 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患者,均应填写《宁夏恶性
肿瘤新发病例报告卡》。

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补报,并需核 对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有关各科设专人负责每日肿瘤报告卡的收集、整理
和质量检查,登记后送交院内分管肿瘤报病工作的
保健科。
医院保健科接到肿瘤报告卡后,在医院的“恶性
肿瘤登记册”上进行登记,经质量审核后将肿瘤卡
集中于每月5日前报送所在肿瘤登记处。
送往所在辖区的肿瘤登记处。
14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由一名业务院长分管并协调单位内的肿瘤登记工作 指定保健科或防保科负责具体执行。
2. 3.
26
DCO卡 (由死亡补报的肿瘤发病卡)
仅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无生前肿瘤诊治的
任何其它医学资料者。 补报发病卡其发病日期=死亡日期(生存 期为零) DCO卡所占比例是衡量肿瘤登记完全性的 重要指标。(DCO%<15%) 比例过高往往 提示报告系统不完整。
28
收集资料:强调“三全”


负责收集、审核、整理、汇总全院报告卡
检查报告卡质量 及时与登记处核对报出数量,防止遗失
涉及的科室(主治科室+诊断科室)安排专人做此项工作
建立院内质控制度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
15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医疗单位门诊各科室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
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报告卡”。


全部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 肿瘤 覆盖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户籍/常住 人口) 全部医疗机构均应报告
29
8
3、资料收集方法

主动方法
( 1 )由登记处派遣工作人员主动到各医疗 单位查阅肿瘤新病例的诊疗病史,摘录于统 一的肿瘤病例登记表格上。

要求登记处配备较多的工作人员,花费
很大,多见于国外一些肿瘤登记处。
9
3、资料收集方法

被动方法
( 2 )由各医疗机构中负责诊治肿瘤病例 的医务人员填写肿瘤报告卡片,经医院汇 总后及时寄送到肿瘤登记处。
19
20
宁夏恶性肿瘤报告登记册
填写报告卡的要求:正确编码的保障
首诊负责 有则必填 部位明细 每月一清
无一遗漏 字迹清晰 病理具体 个案签收
22
死亡恶性肿瘤登记报告 程序
工作基础
1、肿瘤死亡登记报告必须在健全的人口死因登记报告制度的
基础上进行。

肿瘤登记处一般通过本地区死因监测获得恶性肿瘤死亡病
住院部各科室是肿瘤新病例资料的重要来源。
科室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
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应及时填写报告卡。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
16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病案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肿瘤病例资料保存和
防止或减少肿瘤病例漏报的部门。
瘤原因的肿瘤病例的死亡资料,是肿瘤病例
生存资料的主要来源。
25
收集途径
1.
肿瘤登记处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将死于恶性肿瘤的居 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的有关内容过录到统一印制的“肿 瘤死亡病例报告卡”上。 ♣ “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卡”与“肿瘤新发病例报告卡” 的内容基本一致,增加了死亡原因、死亡地点等内 容。 过录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卡数要与死因监测的报表 数字核对,保持完全一致,避免抄录过程中的遗漏或错 误。 登记处必须取得每一例肿瘤死亡病例的死者身份和肿瘤 部位等详细资料,而不能仅是一些统计数字。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程序
肿瘤登记报告系统
技术指导、数据管理单位: XX 肿瘤登 记处 报告负责单位:各级预防保健机构 病例收集单位: 辖区全部医疗机构
(有可能涉及癌症患者门诊、诊治或康复的机构)
2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程序
新发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程序 死亡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程序 肿瘤登记处工作程序
3
新发恶性肿瘤登记报告 程序
例资料。 全人群死因报告质量的不断提高是肿瘤死亡病例报告质量 的关键。单纯的肿瘤死亡登记,可能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使肿瘤死亡病例的数字扩大或缩小,无法保证其完整性和 死因诊断的质量。 24
完善的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在肿瘤发病 登记中的用途有以下三个方面:
肿瘤新发病例来源的补充(DCO卡) 被动随访的主要信息源 全死因资料还可以为肿瘤登记提供死于非肿
防保科和病案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查阅病史
和病例索引以发现在门诊和病室漏报的病例, 并及时帮助或督促补报。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
17
新发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程序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5)
医院内的病理、检验、放射、超声波、放射性核素等诊
断部门的检查记录和放射治疗科的医疗记录是提供肿瘤
新病例线索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病理记录为恶性肿瘤病
例的诊断提供最可靠的根据。
防保科要和上述部门定期联系,核对记录,防止肿瘤病
例特别是门诊病例的漏报。
18
登记报告医院内质量控制环节
住院病史 留院的门诊病史 急诊登记本 相关检查、检验科登记本(特别是病理科)
保健科每月组织一次院内自查(抽查患者各报,提高报卡质量。 将肿瘤报告工作纳入医院目标考核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