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
整理表
日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川崎病病例发病时间分布
病人数
构成()
整理表 川崎病与既往病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 对照 合计 =
:
χ
有
值
既往病史 无
合计
整理表 川崎病与地毯清洁剂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 对照 合计 =
:χຫໍສະໝຸດ 有值使用地毯 清洁剂 无
资料分析策略的制定
▪ 为实际资料分析提供纲领和指南 ▪ 草拟资料整理表 ▪ 又称预期分析表(一系列) ▪ 可按逻辑顺序 ▪ 可由简单到复杂 ▪ 可由描述到分析
资料整理表
▪ 资料描述整理表 ▪ 类:临床特征描述 ▪ 类:三间分布描述 ▪ 分析性研究整理表 ▪ 类:×表(因素和疾病之间联系的基本
表) ▪ 类:分层分析表(混杂因素、效应修正) ▪ 类:剂量反应关系 ▪ 类: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 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 ▪ 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 ▪ 评价控制措施效果 ▪ 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
系统提供依据 ▪ 培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 在各种限制条件和利益竞争条件下,使现场调 查最大程度提高科学性,控制疾病进一步蔓延
▪ 根据公共卫生评价指标(罹患率、发病率、死 亡率)和公众关注热点,提出社区人群中重大 的公共卫生问题
几个概念
▪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涉及到描述、分析和实验流行 病学等方面,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 现场调查作为流行病学学科的一大特点,是流行病 学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观念和方法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主要针对疾病流行、爆发等突 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现场调查的启动
▪ 前提条件 ▪ 获得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 ▪ 信息来源 ▪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 政府有关部门(如民政、公安、教育等部
整理表举例
综合征调查资料整理表
整理表 川崎病临床症状频数分布
项目 .发热大于天 .双眼结膜充血 .口腔改变 ()双唇充盈 ()咽充血 ()唇干裂 ()草莓舌 .皮肤和四肢改变 ()水肿 ()红斑 ()指(趾)甲脱落 .皮疹 .颈部淋巴结肿大≥
病人数
百分比()
整理表 川崎病严重并发症病人频数分布
▪ 注意现场的观察 ▪ 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 ▪ 请教相关领域和专业的专家
资料的整理
▪ 规定变量的取值方法
▪ 如:男性=,女性=,缺失=
▪ 录入资料时有章可循,正确地处理不可接受 数值
▪ 审查
▪ 可与录入同步( )
▪ 质量控制 :范围核对
▪
逻辑核对
▪ 及时纠正数据错误
▪ 不能因调查结果不在取值范围而将数据随意
门) ▪ 企事业单位(学校、工厂等) ▪ 公民和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
现场调查的启动
▪ 接获信息后 ▪ 初步分析信息 ▪ 初步确认后联系信息来源地,进一步核
实 ▪ 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 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或者事发相关部门
的邀请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
▪ 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为 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依据
必要时作多因素分析 必要时进一步深入分析 合理解释结果 , 评价因果关系
假设
▪ 假设中应包括以下几项因素 ▪ 危险因素来源 ▪ 传播的方式和载体 ▪ 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 ▪ 高危人群 ▪ 假设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 合理性 ▪ 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 ▪ 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建立假设的过程中应注意
▪ 描述性分析(三间分 布)
▪ 建立并检验假设 ▪ 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 完善现场调查 ▪ 报告交流反馈
一 资料分析计划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步骤
产生假设 决定验证假设所需的资料 为得到所需资料,设计调查表和资料整理表
收集资料 数据录入和整理资料 描述性分析:病例计数、频数分布、构成比、率
联系的测定:四格表、显著性检验、可信区间计算 分层分析:评价混杂因素和效应修正作用
▪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 和措施的科学。
▪ 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 特征;社会学特征 ;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 征
现场流行病学定义
现场流行病学主要以解决疾病爆发和应急性公共卫生问题为目的,采 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做出科学的调查结论, 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应用于疾病预防和控 制实践,同时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交叉学科,是流行病学向群体和宏观应用方面发展而产生的分支。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分析
参考文献
▪ 李全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 ▪ 王滨有:现场调查 ▪ 河南医科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
究方法 ▪ 张顺祥:现场流行病学进展 ▪ 李立明:流行病学(第五版) ▪ 李笠:流行病学
学习目的
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思路 描述性分析中统计图表的应用 相关分析结果的解释
流行病学定义与特征
合计
整理表 川崎病与家庭收入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
对照
合计
<
~
家庭年均收 入(千美元) ~
≥
合计
二、资料的描述性研究
临床资料的描述
▪ 、体征和症状的频率表
▪
一种疾病一般可根据观察到的各种
症状和体征的相对频率来描述。频率表是
描述在至少组个病例中观察到的体征或症
状的次数,如果想使结果更为准确,病例
数则应更多。若有足够多的被检病例数,
可将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或轻型和重型病例的疾病资料分开单独制
并发症
病人数
构成()
关节炎 冠状动脉瘤 其他并发症 死亡
整理表
项目 特征
年龄(岁)<
~
~
~
~
~
≥
性别
男
女
种族
白人
黑人
亚裔
川崎病病例特征
病人数
构成()
整理表 川崎病病人家庭收入
年均家庭收入(元)
病人数
构成()
<
~
~
≥
整理表 川崎病病例地区分布
地区名称 病例数 人口数 罹患率()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 现场调查必须及时予以实施 ▪ 尽早发现传染源等致病源并对其危害作出评价 ▪ 使用合理的描述性或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因
果关系、证据充分) ▪ 有因果关系上的充分证据确定传染源或病因 ▪ 建立疾病的适时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 组织准备 ▪ 核实诊断 ▪ 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 建立病例定义 ▪ 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