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
作者是伟大的课代表李宇耕一.传播媒介的含义?
第一,它是指传递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如语言、文字、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话、电报等。
第二,第二它是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
二.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三.新媒体的特点。
1.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2.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
3.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
4.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
有创新性;
5.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四.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
1.广告盈利:重要的盈利模式定制式广告、互动式广告视频网站广告方式。
2.销售盈利
3.渠道盈利
4.增值服务盈利:售卖道具、游戏币等
微信
一.什么是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以快速发送语音短信为主、同时包括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二.微信的优势在哪里?
1.独特的语音优势,同时兼顾文字、图片群聊,且资费基本为0
2.熟人网络、小众传播,高信任度和到达率。
3.基于LBS,特殊的地理位置服务“查找附件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而地理位置是商家进行精准营销的重要信息。
4.便利的互动性,信息推送实时更新
5.微信公众平台,一对多传播。
三.微信成功的要素。
1.继承qq现有的用户资源。
QQ聚集起了庞大的有粘性的用户群,微信在国内的推广基本是信手拈来之事。
腾讯在微信身上已投入上亿资金。
2.腾讯懂产品。
从模仿的角度来说,腾讯是一个很懂产品的公司。
这使得腾讯模仿的每一款产品都能够稳定在一个既定的水准上,类似那种工厂化的产品开发。
这使得腾讯在产品层面上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并且对产品进行一些小的创新——摇一摇、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
这使得产品更出色。
3.强大执行力。
作为一个大公司,腾讯在新产品上的执行力似乎
并不逊色于初创公司。
2011年1月12日,发布Symbian版。
微信2011年1月24日发布iPhone版;27日,发布Android版;29日,发布Symbian版。
去年一年,微信共发布4个平台版本共44次更新。
四.基于用户和流量之上的微信有何商业价值。
1.精准广告(基于品牌广告)。
微信具有庞大的用户群和精确的用户资料,为实现精准广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微信之中有多个界面可以插入广告位。
2.LBS+电子商务(基于效果广告)。
微信具有LBS(基于位置的
服务)功能,通过微信推送广告,如附近商家的打折优惠等信息。
以插件形式出现,用户资源安装使用,避免降低微信的体现度。
对商家实行按效果付费。
3.会员收费。
模仿QQ红钻、绿钻的模式,在微信用户达到一定忠诚度之后实行会员收费制。
微博
一.定义。
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二.传播特征。
1.门槛低、只言片语。
每条微博不超过140个字,两条短信的长度,
可以是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
2.传播速度更迅速、范围更广泛。
用户发布一条信息后,他所有的
粉丝都能即时收到。
用户可以一键转发别人的微博,分享给自己所有的粉丝,实现多级放大传播
3.多平台传播,方便快捷
三.微博分类。
1.个人微博。
2.企业微博。
3.政务微博。
四.新浪微博快速发展的原因。
1.良好的推出时机
2.丰富的经验资源
3.突出的微博特性
4.广泛的认证效应
5.多样化的用户体验服务
四.新浪微博上市后仍然面临四方面的挑战
1.在用户流量方面,虽然官方公布微博用户数和日活跃用户量在持续增长,但也不能否认其增速在放缓。
相对于微信3.5亿日活跃量,新浪微博的启动率降低,用户粘性在下降;
2.在商业化方面,新浪微博的营收增长,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阿里巴巴对于新浪微博的支持,可以看到,新浪微博的右侧展示广告主要是来自淘宝网的广告展示;
3.在用户体验方面,随着新浪微博加速商业化进程的同时,用户体验在逐渐下降,用户流失较为严重。
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和商业化进程始终是摆在新浪微博面前的一个问题;
4.在移动业务方面,微博的移动业务有待提升。
相比于Twitter,同样
是70%的移动流量,Twitter的移动收入达到总收入的63%,而新浪微博仅占22%,移动端的业务拓展也是新浪微博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指“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
公共领域向公众开放,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在这块地方自由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任何事务”。
二.公民新闻。
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三.数字鸿沟(知沟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四.二次售卖。
第一次售卖是“卖内容”,通过精彩的内容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获得发行收入。
第二次售卖是“卖读者群”,即将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卖给广告商。
五.长尾理论。
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
和渠道足够宽广,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
这些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六.拟剧论。
人赋予社会秩序或特定行为以意义。
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多种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务于欲达目的。
七.污记说。
先赋的或自致的污记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他们就走入了“越轨生涯”,结果是异常行为被强化。
八.媒介事件。
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本来在一个较为狭小地方发生的事件,可以表现出对时空以及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的征服;而且这类事件一般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一定意义上,大众被“邀请”来参与一种仪式、一种“文化表演”。
九.科斯定律。
认为交易费用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可以说,他是产生企业的根本原因。
企业组织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
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