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基础知识第一节铁路线路一、铁路线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铁路线路是轨道、路基和桥隧建筑物(桥梁、隧道和涵洞)等的总称。
新建铁路和改建铁路的等级,应根据它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年客货运量来划分。
我国铁路线路共分为三个等级,即Ⅰ级、Ⅱ级和Ⅲ级。
Ⅰ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Ⅱ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小于20Mt者;或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10Mt者;Ⅲ级铁路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小于10Mt者;各等级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Ⅰ级铁路:120-200km/h;Ⅱ级铁路:80-120km/h;Ⅲ级铁路不超过100km/h。
二、铁路线路的分类铁路线路按用途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人车站的线路。
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到发线是为办理列车到达或出发的线路。
调车线是为进行列车编组与解体作业的线路。
牵出线设在调车场的一端,并与到发线相连接,专供列车解体、编组及转线等作为牵出车辆的线路。
货物线为进行货物装车和卸车的线路。
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是指站内救援列车停留线、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禁止溜放车辆停留线、轨道衡线、加冰线、倒装货物线、车辆洗刷线、驼峰迂回线及车辆站修线等线路。
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房产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
第二节桥隧建筑物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隧道和涵洞等。
一、桥梁(一)桥梁分类1 .按桥梁的长度分类( l )特大桥:桥梁长度在 500m 以上;( 2 )大桥:桥梁长度在 100m 以上至 500m ;( 3 )中桥:桥梁长度在 20m 以上至 100m ;( 4 )小桥:桥梁长度在 20m 及以下。
2 .按桥跨结构所用建筑材料分类( l )钢桥:桥跨结构的主体是钢梁。
钢桥的钢梁由型钢拼接而成,常见的有钢桁梁及钢板梁两种。
( 2 )混凝土桥: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制造梁部结构或刚构结构的桥。
这种桥梁经济实用,易于维修养护,使用广泛。
( 3 )石桥:用石料建造的桥。
这种桥经久耐用,可就地取材,造价低。
3 .按桥梁结构形式分类( l )梁式桥:桥梁上部结构的主体部分是梁,梁由支座支承在墩台上。
梁可以是实腹梁或桁梁。
梁式桥根据其结构形式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
( 2 )拱桥:拱桥桥跨结构的主体是拱。
拱桥根据其拱上结构分为实腹拱桥和空腹拱桥。
( 3 )刚构桥:刚构桥的梁部结构与桥墩(台)连成一个整体。
刚构桥根据墩台与桥跨的形式分为门式刚构桥和斜腿刚构桥。
( 4 )斜拉桥:斜拉桥由梁、斜拉索和高出桥面的墩塔组成。
斜拉桥适用于较大跨度的连续梁桥。
( 5 )悬索桥:悬索桥用柔性缆索或链作为主要承载杆件的桥。
悬索桥的桥面用吊索或链、吊杆挂在缆索上,设有特殊的加劲柑架或加劲梁,以增强其刚度,链式缆索在垂直荷载下承受拉力。
4 .按桥面所在位置分类( l )上承式桥:桥面位于主要承重结构(梁、拱、桥梁)上部的桥。
( 2 )下承式桥:桥面位于两主梁(衡架或板梁)或两拱肋之间,荷载先传至其下部。
( 3 )中承式桥;在桥跨全长中,桥面在桥跨结构中部通过,即部分桥面位于主要承重结构上部,另一部分桥面位于主要承重结构下部的桥。
(二)桥梁构造铁路桥梁主要由桥面、桥跨结构、墩台及基础等组成。
( 1 )桥面是桥梁上部铺设通过机车车辆的轨道和供人行走部分。
( 2 )桥跨结构是桥梁上部结构的主体部分,它支承桥面及由桥面传来的活载。
( 3 )桥梁墩台包括桥墩和桥台,它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建筑:桥墩是中间支承,它将相邻两孔桥跨连通起来,由顶帽及墩身组成;桥台是桥梁两端与路基相连部位的支承,它使桥梁与路堤相连接,并起着挡土墙的作用。
( 4 )基础是支承桥梁墩台的,主要有明挖基础、沉井基础、桩基础和管桩基础四种。
二、隧道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一种地下建筑物。
隧道可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地下铁道。
1 .隧道的组成隧道的构造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
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和防排水设施,长大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
2 .隧道按长度分类( 1 )特长隧道:全长10 O00m 以上;( 2 )长隧道:全长3000m 以上至1O00Om ;( 3 )中隧道:全长50O m 以上至3000m ;( 4 )短隧道:全长500m 及以下。
三、涵洞为铁路线路通过小溪、渠道、干沟、人行小路修建的完全埋在路基下面的建筑物称为涵洞。
1 .涵洞的构造涵洞一般由出人洞口、基础和洞身等组成,其中洞口由端墙、翼墙、横墙和帽石等部分组成。
2 .涵洞的类型涵洞按其结构形式分为圆涵、箱涵和拱涵;按建筑材料分为石涵、混凝土涵和钢筋混凝土涵。
第三节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铁路基本限界可分为建筑接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两种。
一、建筑接近限界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要求靠近铁路线路修建的建筑物及设备,不得侵人规定的与线路中心线垂直断面的轮廓尺寸线,称为建筑接近限界。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规定:一切建筑物、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人铁路的建筑接近限界。
与机车、车辆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侵人范围。
建筑接近限界包括:( 1 )铁路建筑接近限界(v ≤160km / h ) ;( 2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接近限界(160 km / h <v≤200 km / h )。
建筑接近限界的基本尺寸,必须符合《技规》的有关规定。
二、机车车辆限界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要求机车、车辆本身及其装载的货物,不得超过规定的轮廓尺寸线,称为机车车辆限界。
《技规》规定: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的基本尺寸,必须符合《技规》的有关规定。
第四节车站车站是铁路运输生产的基地。
旅客乘降、货物承运、列车到发及解编、机车和乘务组的整备和换乘、列检和货装检查,都在车站办理,车站集中了与行车有关的技术设备。
一、车站的分类根据车站所担负的任务和在国家政治上、经济上的地位,车站分为六个等级: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等站、四等站和五等站。
车站按技术作业的不同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
车站按其业务性质的不同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二、股道、道岔编号及股道有效长(一)站界车站和它两端所衔接区间的界限为站界。
站界范围内与行车有关的各项技术设备属车站管辖。
在单线铁路上,车站的范围以两端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界。
在双线铁路上,站界是按上、下行正线分别确定的。
一端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为界,另外一端以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二)股道、道岔编号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都进行统一编号。
1.股道编号站内正线用罗马数字(Ⅰ、Ⅱ…)编号,站线用阿拉伯数字(l 、2 、3·…)编号。
( l )单线区段内的车站,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
( 2 )双线区段内的车站,从正线起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
2 .道岔编号( 1 )从列车到达方向起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
一般以车站站舍中心线作为划分单号、双号的分界。
( 2 )对于渡线、交分道岔等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号或双号。
( 3 )车站划分车场时,每个车场的道岔单独编号。
一个车站不准有相同的编号。
(三)股道有效长1.股道全长股道全长是股道的实际长度,从股道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沿线路中心线的长度(尽头线为至车挡的长度)。
2.股道有效长股道有效长是在股道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影响邻线行车的一段长度。
股道有效长的起止范围根据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尖端、出站信号机、轨道绝缘节和车挡的位置分别确定。
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250m 、1050m 、850m 、75Om 、65Om 及550m 。
三、线间距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为线间距。
线间距是根据有关限界、相邻线路间设置的与行车有关的技术设备和办理不同性质作业而确定的。
铁路线间距应符合《技规》的有关规定。
第五节电务常识一、铁路信号铁路信号是指示列车运行及调车工作的命令,通常用不同颜色灯光或不同臂板位置来显示。
铁路信号分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
(1)视觉信号基本颜色:红色―停车;黄色―注意或减低速度;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2)听觉信号:号角、口笛、响墩发出的音响和机车、轨道车的鸣笛声。
信号机按类型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和机车信号机。
信号机按用途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遮断、驼峰、驼峰辅助、复示和调车信号机。
1.色灯信号机色灯信号机为昼间和夜间都用不同颜色的灯光显示信号的固定设备。
2.臂板信号机臂板信号机为昼间用臂板的不同位置,夜间用不同颜色灯光显示信号。
臂板信号机大都用人力操纵,导线传动。
3.机车信号机当机车接近地面信号机的红灯时,机车信号显示一个半黄半红色灯光,要求及时采取停车措施。
机车信号显示一个绿色灯光,准许列车经站内正线按规定速度通过;一个黄色灯光,允许列车越过进站信号机进入站内正线停车;一个双半黄色灯光,准许列车越过进站信号机经道岔侧向进入站内准备停车或由车站经道岔侧向发车。
二、联锁为了保证站内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的安全,在有关道岔和信号机之间,以及道岔与道岔、信号机和信号机之间,须有互相制约的联锁关系。
实现联锁关系所安装的技术设备为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分为集中联锁和非集中联锁。
站内正线及到发线上的道岔,均须与有关信号机联锁。
区间内正线上的道岔,须与有关信号机或闭塞设备联锁。
集中联锁设备应保证:当进路建立后,该进路上的道岔不可能转换;当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该区段的道岔不可能转换。
列车进路向占用线路上开通时,有关信号机不可能开放(引导信号除外);能监督是否挤岔,并于挤岔的同时使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自动关闭。
被挤道岔未恢复前,有关信号机不能开放。
非集中联锁设备应保证车站值班员能控制接、发车进路和信号机的开放与关闭。
集中联锁设备有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非集中联锁设备有臂板电锁器联锁和色灯电锁器联锁。
三、闭塞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在同一区间或同一闭塞分区、同一时间内,一般只允许一列列车运行,这种采取空间间隔控制列车运行的技术措施为闭塞。
闭塞设备分为自动、半自动。
半自动闭塞是出站信号机在办理闭塞后开放,用出站信号机的开放作为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