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肇庆大旺工业园总体规划 23P
肇庆大旺工业园总体规划 23P
十七. 电信工程规划
片区需设 2 座电信交换局, 电话交换总容量为24万门。
2005年交换机总容量为15 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50%, 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
2010年交换机总容量为24 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70%, 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0%。 邮政网点系统由中心局、 支路和邮政营业所三级构成, 支局的布置按服务布点而定。 片区需设6座邮政支局。
弹性发展原则:
为应对巿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开发的特点,规划应采用强制性和兼容 性并举的方式,根据《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提出强制性 规定;对非强制性的内容提出引导意见,如土地使用的兼容性等。
大旺片区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 人口发展现状 行政管理架构
社会经济
自然环境
土地利用 交通设施
公共及市政设施
肇庆市大旺片区总体规划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dawang.zhaoqing
广 东 省 城 乡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园林研究中心
一. 规划编制背景
肇庆市大旺片区位于北江与绥江交汇处,是肇庆市区三大组团的组成部分 之一。大旺过去曾是华侨农场,1993年农场改制成为肇庆市大旺综合经济 开发区,2002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成立肇庆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大旺园区,第一期开发园区25km2,按照肇庆市政府计划,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面积将扩展到全辖区范围。 从2001年起,肇庆 高新区管委会对全区范围进行了一系列规划设计工作, 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一期总体规划已不适应要求,为此, 高新区管委会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华南农业大学热带园林研究 中心在开发区概念规划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编制肇庆市大旺片区总体规划, 并同时编制肇庆市大旺片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发展目标:
规划将肇庆市大旺片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化高附加值制 造业为特色,适宜创业与人居,具备科技孵化、研发、创新 能力的珠三角西部新经济增长点和国际化、生态型工业城区。
功能定位:
以多元化、高附加值制造业为特色的现代工业园区;
以出口加工为主导,具备科技孵化、研发能力的开发区;
集科研、信息、服务、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城市单元。
园区发展策略
扩大管委会的权限,强化综合管理职能 弱化对入园企业的直接行政管理,强化服务性管理 建立园区与企业互动的管理体制,鼓励研发活动
十三.
给水工程规划
以北江水为饮用水水源,确定 片区规划期末总用水量为 48 万 m3/d。
原水厂扩容至 10 万 m3/d ,在 原水厂附近建设第二水厂,设 计规模38万m3/d。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其中:
暂住人口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3.6
3.6 3.6 3.6 3.6
2.00
2.08
Ú ý µ È ² ú Ò µ 2.06 12%
1.6
1.54 Ú Ò µ º ² ú Ò µ
34% 1.52
Ú þ µ ¶ ² ú Ò µ 2.25 54%
片区首期用水由第一水厂铺设 DN1000 及 DN800 供水主干管供水, 后期从第二水厂引出 DN1800 、 DN1300 、 DN1000 的 供 水 主 干 管 供水。 片区内供水管布置成环网,管 网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合用 式管网系统。
十四. 污水工程规划
片 区 内 采用 完 全 雨污分 流制排水体制。
发展定位与目标
规划空间结构
园区容量预测
用地功能布局
公共设施配置 经济技术指标 道路系统 规划 绿地系统 规划
用地空间布局
规划强制性内容 规划实施对策
竖向规划
市政设施 规划
防灾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四. 技术路线
反馈机制
自然环境
五. 大旺片区现状
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城市建设
Ø Õ ë Ç Ð Ê ó ´ ú Í ¬ Æ ø Ç ³ Ü Ã Ó Ø µ ± È ý À
15.52%
Ç ³ Ð Ê ¨ ½ è É Ã Ó Ø µ ° Ô Ø µ Ö Á Ø µ ß · û ¶ · ò ò Ç ¡ ³ Ã Ó Ø µ
18.40%
56.66%
® Ë ò Ó ¨ £ ¬ ¹ ® Ë â ¿ ¢ ¡ Ó ¹ ÷ Á ¢ ¡ ® Ë þ Ç © £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快速,引资成效显著 制造业地位突出,初具企业集群的基础
Ú µ þ ¶ ú ² µ Ò
Ú µ ý È ú ² µ Ò
人口现状
大旺园区1998——2002年人口发展情况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
2002ê Ä ó ´ ú Í ° Ô ø Ç ý È ó ´ ú ² µ Ò ± È ý À
生态休闲区
高新产业 发展区
东北片 区业区
片区服务中心组团 东北片工业区组团
沙沥工 业园区
园 区 服 务 中 心
出口加 工区
出口加工区组团
沙沥工业园区组团 高新产业发展区组团 仓储物流园区组团 生态休闲区组团
肇庆市大旺片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仓储物 流园区
7.66% 1.76%
八.用地规模与人口容量
用地规模确定
考虑到生态环境容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旺片区建设用地 规模确定为在总用地规模的60%左右,不超过60km2。
片区中工业用地比例占规划建设用地的50%,约为30km2。
人口容量确定
自然增长人口: 2020年约为3万人。 机械增长人口: 2020年约为20万~30万人 综合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2020年总人口为25~35万人。
作为配套生活区的建设, 主要考虑旧城区东部,以及 与沙沥工业片区之间的地带, 面积约37ha。 交通方面重点建设大旺 大道和四号路,对内部道路 进行完善;修通广四怀高速 公路大旺片区出入口。
环境优势保持
保护山地自然资源 建设生态型园区
十二. 规划实施对策
进行生态区划
产业发展导向
严格审定高技术产业 严格制定入园环保标准 划分优先入园企业类型
高速公路 普通公路 内河航运
园区内部交通组织
按道路功能和红线宽度分 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 形成“井”字型主干路网框 架 次干道和支路基本采用方格 网道路系统形式。
十一.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至2005年)片区 将完善沙沥工业园区,建成 出口加工区、仓储物流区、 亚洲铝业和正宝山铜业首期 工程。
雨水排放根据现状分为2个排 水区域,在各排放区域内设雨水泵 站及闸口。
国家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 按城镇人口划分等级:大旺区为三 等,防洪(潮)标准为50年一遇, 防山洪10年一遇。 省厅规定,大旺区治涝标准为: 城区和一般城镇采用10年一遇、最 大24小时设计暴雨1天排完的标准。
十六.
用地条件分析
九.用地空间布局
优越的自然环境 南低北高的地形 水网密布的洼地 “绿地优先” 的特 色
已发展的城区与已有工业用地对片区的用地空间布局的限制
五条高压线从片区中部和南部东西向穿越,对用地造成的分割 通过优化及整治区内河流水系,构建区内的“蓝色网络”景观。
九.用地空间布局
2.19
1.41 1.35
六. 发展条件分析
投资环境分析
具有来自政府层面的服务优势。对企业服务、项目审批的效率较高 园区实行规范化运作,在用地、税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了高透明度的政策 环境 园区管理机构——高新区管委会对 工商、外贸、税务、财政、国土、基建 等享有市一级相关部门的审批权限 来自企业的优势 ——大企业的带动 作用明显 智力和信息资源应该充分接受广州 的辐射,吸收高级人才,提高园区软环 境。 高速公路建成后,大旺可处于广佛 大都市区半小时的生活圈内,具有良好 的生产和社会条件。
污水处理率为 100% ,污 水处理量为40万m3/d。
片区设有2个污水处理厂, 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 为:第一污水处理厂为24万 m3/d,占地14.66ha;第二污 水处理厂为16万m3/d,占地 25.75ha。
十五. 雨水工程规划
雨水排放原则:① 非汛期: 雨水自排入北江;② 汛期:在汛 期水位达到自排要求时雨水自排入 北江;③ 汛期:在汛期水位过高, 雨水无法自排时,使用水泵抽排。
十八. 消防工程规划
片区采用生活与消防共 用给水管网系统,消防用水 量按最大秒流量计算,同一 时间火灾次数为2次,消防 供水强度为每次55升/秒。
国家规范规定,消防队 在接到火警后5分钟内到达 责任区最远点,每个消防站 责任区面积一般为4~7平方 公里。规划布置6处消防站。 每处消防站占地面积2500m2 左右。
可持续发展原则:
注意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选择合适的建设用地和用地规模,实现科 学、经济、高效的用地发展模式,引入“绿地优先”概念,减低对自然生 态体系的冲击,有效协调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可操作性原则:
着重解决片区功能分区、道路交通、开发时序、防洪排涝等问题,寻 求适应多渠道,有时序投资开发的用地模式,为管理部门提供灵活、有效、 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依据。
肇庆市大旺片区区位图
经济和产业分析
六. 发展条件分析
园区处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区的边缘,具有承接其产业扩散的区位优势; 园区优良的环境对国外大企业也有较强的吸引力,具有跳跃式发展条件 园区逐步向“四化”方向完善。 ——园区功能多样化 ——园区规模大型化 ——园区内部协作化 ——园区环境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