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欧洲现代主义电影.
第五讲
欧洲现代主义电影
一、西方文艺中现代主义的兴起
▪ 西方文艺中的现代主义,一般都把英国人詹姆斯·乔埃斯的 意识流小说、俄国人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和奥地利人勋贝格的 无调音乐作为现代主义文艺的开端。这些东西大致都出现在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里。
▪ 西方现代派文学起始于1890-1925年间出现的后期象征主义。 它的文艺思潮整整影响了一个时代,直接促生了20世纪出现 的各种文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流派、未来主义流派、 “意象派”、超现实主义流派、“意识流”以及存在主义文 学、荒诞派戏剧、“垮掉一代”和“黑色幽默”、“魔幻现 实主义”等等。
▪ 第二, 现代电影不应再是对社会人物作传统的纵向概括, 而转 为对社会生活、人物情绪的横向再现, 即一方面不注重故事 情节的曲折变化, 而注重人物情绪的自然流动,“意识流”;2020年3月3日Fra bibliotek期二11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 第三, 现代电影不再是仅通过故事本身来传达感情, 而且电影 形式本身也成了直接表现情绪的手段。电影正在由视觉艺术 升华为内心感受的艺术。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9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五、现代主义电影特征
▪ 第一, 现代电影已由表现传统的戏剧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深入到表现人物内心更细微、更隐秘的情绪变化, 探索人性 中最本原的东西;(张扬个人直觉和情绪)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10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 在题材上,主要表现人的异化,包括社会对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 与现代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异化关系,以及自我的异化。 现代派采用的艺术手法是极具革新精神的。陈旧的传统艺术手段已无法表现现 代文艺的哲学思想,因此在艺术家的努力下,纷纭繁复的艺术手法层出不穷。 而其中,几种主要的艺术手法已融入到后时代的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去了:如象 征、怪诞、意识流与作品结构的反传统,运用歪曲、扭曲、变形、时空错乱等 手法来造成震荡性的强烈效果。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4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三、西方文艺中现代主义的特点
▪ 现代主义文艺的基本特点就是在拒绝理性的前提下,造型艺术走向抽象化。
▪ 即强调艺术家要纪录下自己对现实事物的内心感受,并且主要是要反映出在观 察事物对象时本人的主观情绪状态;
▪ 叙事艺术则走向意识化,即强调创作家要纪录下人物的意识的自然流动。这样, 文艺作品就不再是客观存在事物的如实再现,而成为个人化的情绪反应的原始 纪录。因此,在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这个时期的文艺创作多以人的精神 为探索对象,从对外部世界的精细描绘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3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 主张以非理性原则主宰创作活动的文艺流派,才应归入现代 主义的行列。所谓非理性原则,不言而喻是对理性的否认。
▪ 现代主义主张在文艺创作过程中摆脱理性的"束缚",用非理 性的直觉、本能、潜意识活动、意志等"原始力量"在作品中 体现出创作者的真正的"自我"。它强调创作者要在作品中表 达出自己对事物的直接的原始的感受,不要经过理性的综合 概括,所以作品的含义应当"因人而异","自行求解"。为了 达到这个目的,它在发展过程中便逐步地、最后是彻底地否 定了情节结构、人物行为动机、性格发展逻辑、形象的比例 尺度、色彩的合理配置等一切"旧文艺"的"程式"。
在新浪潮兴起的同时,意大利的一些电影现代主义者如
米·安东尼奥尼和费德里科·费里尼等,也都在为商业电影拍
摄现代主义的影片。这些"涓涓细流"同法国的那股"浪潮"相
汇合,再加上以纽约为中心的实验电影,西方电影中现代主
2020义年3的月3日第星二期二次兴起便十分引人注目了。
7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2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二、西方文艺中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 现代派的哲学基础是叔本华、尼采、萨特和伯格森 的哲学思想,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这些哲学思想最 突出的特征是——非理性主义。
▪ 他们在本体论上把人、自我作为认识万物的出发点, 把人的心理情绪、欲望、本能冲动和主观感受当作 人的核心,世界的本原;在认识论上轻视科学思考、 逻辑思维,认为只有靠直觉、顿悟、体验才能认识" 真正的人性",才能把握世界。
拍出了100部影片。这一运动的一些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如让一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罗等)
的作品,这一运动对六、七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兴起
起了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
▪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出现以前,象瑞典导演英格玛·伯
格曼的《第七印》(1956)、《野草莓》(1957)等影片,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5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四、现代主义电影
▪ 现代主义选入电影,要比它选入诗歌、绘画、音乐等晚一、 二十年。1907至1914年,立体主义流行一时,而电影作为一 门艺术则还处在幼年时期:无声的长故事片刚刚出现,蒙太 奇技巧还在萌芽阶段。但电影毕竟是一种“二十世纪的艺 术”,它对其他艺术的影响有着极强的接受力,所以在不多 几年之后,在现代主义艺术革生的欧洲便开始了一场电影先 锋运动,这是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中的第一次兴起。 欧洲大陆上的这场电影先锋运动前后大约延续了十年, 而其全盛期则大致在二十年代中期。在电影史上,一般把这 一运动称之为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这是因为这场运动的中 坚分子大多数是法国人,其活动中心是在巳黎。参加当年这 场运动的主要人物有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雷内·克 莱尔、路易·布努艾尔和费南·莱谢尔等。其中德吕克历来被 认为是这场运动的创始人。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8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 "作家电影"理论实际上就是导演中心论,不过它对导演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这个理论本身并不一定是现代主义的。但如 果从强调影片创作的个人化(并且这种个人化是意味着电影 导演的自我表现)的角度来运用这种理论时,它就完全是现 代主义的了。例如美国的现代主义者吉第恩·巴赫曼在论述" 作家电影"的特征时,说这种电影使"创作者和他的作品之间 产生了一种新的联系,这种联系又在作品和观众之间造成一 种新型的联系。创作者通过他影片的形式来表达他自己心目 中的真实。他让观众自己去理解这种真实。他不再向我们叙 述故事,他让观众亲自参与他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生活。 他并不表现现实,他只表现现实的表象,而对这种表象则可 以作各种解释。总之,他创造一种真实的现实,需要观众自 己决定对待它的态度。这是一种从个人角度来对待艺术的方 式"。
▪ 1、意识银幕化 ▪ 2、结构多元化 ▪ 3、表现手段多样化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12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 他们的“作家电影”理论具体地规定了“电影作家”应当具备的 三个条件。 一、具有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二、影片中明显地体现 出导演的个性,并且要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地展示出自己的风 格特征,这个特征便是他的“署名”。所以重要的不是他的某 一部影片,而是他的一系列影片,三、影片必须有某种内在 的含义,导演必须通过他使用的素材来表现出他的某种个性, 并且这种个性应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6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 真正标志着西方电影中现代主义的再次兴起的,是以法国新 浪潮电影运动为开端的现代主义电影。
▪
法国新浪潮运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的
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从1959年到1961年是法
国新浪潮运动的黄金时代。三年之间共有67名新导演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