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不确定度 PPT课件45页PPT

测量不确定度 PPT课件45页PPT


2、测量不确定度
• 2.1 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
–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任何测量的结果存有怀 疑。
– 在日常说话中,这可以表述为"出入"
2、测量不确定度
• 2.2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
– 一个是该余量(或称区间)的宽度 – 另一个是置信概率,说明我们对“真值”
在该余量范围内有多大把握。 – 例如:可以说某棍子的长度测定为20厘米
3、不确定度的类型
• 3. 1随机的或系统的
– 随机效应--重复测量给出随机的不同结果。 – 系统效应--对重复测量的每一次结果都有
相同的影响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定度的类型
• 3.2分布--误差的"形状“
– 一组数值的散布会取不同形式,或称概率分布。 – 3.2.1正态分布
• 在一组读数中,往往靠近平均值的读数值大体上比 离平均值较远的要多。这就是正态分布或称高斯分 布的特征。
3、不确定度的类型
• 3.2分布--误差的"形状“
– 3.2.2均匀分布或矩形分布
• 当测量值非常平均的散布在最大值和最小值 之间时,这就产生了矩形分布或称均匀分布
3、不确定度的类型
• 3.2.3其他分布
– 分布还会有其他形状,但较少见,例如三 角分布、M形分布(双峰分布)、倾斜分布 (不对称分布)等等。
3、不确定度的类型
• 3.3什么不是测量不确定度
– 操作人员失误就不是不确定度。 – 允差不是不确定度。 – 准确度同样不是不确定度。 – 误差同样不是不确定度 – 统计分析同样不是不确定度。
4、如何计算不确定度
• 首先必须识别测量中的不确定度来源。 • 其次你必须估计出每个来源的不确定度
大小。 • 最后把各个不确定度合成以给出总不确
加或减1厘米,由95%的置信概率。这结果 可以写成: 20cm±1cm,置信概率为95%。
2、测量不确定度
• 2.3误差与不确定度的比较
– 误差:是某待测物的测得值与“真值”之 间的差。
– 不确定度:是定量表示对测量结果的怀疑 程度。
2、测量不确定度
• 2.4 为什么测量不确定度是重要的
– ●校准--必须在证书上报告测量不确定度。 ●检测--需要测量不确定度来确定合格与 否。 ●允差--在你能确定是否符合允差以前, 你需要知道不确定度。
• 5.1.1对A类评定计算标准不确定度
– 当取了一组若干个重复读数(对A类不确定 度估计),则对该组值可计算出平均值, 以及估计的标准偏差s。据此,对平均值的 估计的标准不确定度u按下式计算:
– u=s/√n
– 式中,n是该组值的测量次数。(平均值的 标准不确定度在历史上也曾称作平均值的 标准偏差,或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5、做不确定度计算前应该 知道的其他一些事
• 5. 1标准不确定度
– 所有有贡献的不确定度,都应以相同的置信 概率并将它们换算称标准不确定度来表示。
– 标准不确定度是可以认为其大小为“正负一 倍标准偏差”的范围。
– 标准不确定度告知了我们关于平均值的不确 定度(不只是各个值的分散度)。标准不确 定度通常用符号u(小写u)或u(y)(y的 标准不确定度)来表示。
定度。
– 4. 确定各输入量的误差是否彼此不相关。
4、如何计算不确定度
• 4.2评不确定度的八个主要步骤
– 5. 计算你的测量结果(包括像校准等事 的已知修正值)
– 6. 根据所有各个方面情况求合成标准不 确定度。
– 7. 用包含因子,与不确定度范围的大小 一起,表述不确定度,并说明置信概率。
– 8. 写下测量结果和不确定度,并说明你 是如何得到它们的。
定度。
4、如何计算不确定度
• 4. 1估计不确定度的两种方法
– A类评定--用统计方法的不确定度估计(通 常根据重复读数)。
– B类评定--根据任何其他信息的不确定度估 计。
4、如何计算不确定度
• 4.2评不确定度的八个主要步骤
– 1. 确定你从测量需要得出什么。 – 2. 实施所需要的测量。 – 3. 估计供给最终结果的各输入量的不确
1、测量
• 1.1什么是测量
– 测量告知我们关于某物的属性。它可以告 诉我们某物体有多重,或者有多热,或者 有多长。
– 测量就赋予这种属性一个数。 – 测量总是用某种仪器来实现的。
1、测量
• 1.2什么不是测量
– 两根绳子做比较,看那一根长些,这实际 上就不是测量。
– 计数通常也不认为是测量。 – 检测(test)往往不是测量
– 举例来说,你可能需要求得由不同宽度围墙壁 围成围墙的总长度。如果每块围墙壁长度的标 准不确定度(以米为单位)由a、b、c等等给 定,那么就可通过对多不确定度乘方,再将它 们加在一起,然后对总和取平方跟,来求得总 围墙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米为单位)。即 合成不确定度=
• 5.2.2对乘、除关系的平方和法
• 5.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由A类或B类评定所计算的的多个标准不确 定度可以用“平方和法”(众所周知的 “方和根法”)有效地进行合成。这样合 成的结果成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用uc和 uc(y)表示。
– 在用加减法就得到测量结果的场合,平方 和法是最简便的。
• 5.2.1对加、减关系的平方和法
– 测量结果是一些列被测量值之和(或相加或相 减)的情况是最简单的。
• 5.1.2对B类评定计算标准不确定度
– 在信息比较欠缺的场合(在某些B类估计 中),你也许只能估计不确定度的上限和 下限。然后你可能不得不假定每个值都以 相同可能性落在上、下限之间的任何地方, 也就是矩形分布或者均匀分布。对矩形分 布的标准不确定度由下式来求:a /√3
– 式中a是上下限与下限之间的半区间(或者 称半宽度)。
• 5.1.3把不确定度从一个单位换算成其它单位
– 在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以前,它们必须是相同单位 的。
– 例如,做长度测量,最终还是用长度来表述测量不 确定度。有一项不确定度来源可能是室温的变化。 虽然这项不确定度的来源是温度,但效应是用长度 来表示的,并必须用长度单位来计算它。你要是知 道对被测材料温度每升高一度就膨胀0.1%。在这 样情况下,对一根100cm长的材料,如果温度的 不确定度为2摄氏度,长度的不确定度就是 ±0.2cm。一旦标准不确定度都用一致的单位表示, 就可用下述技巧之一来求合成不确定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