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速公路(XX段)第三标段承台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XX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高速公路(XX段)第三标段项目经理部2015年10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施工部署及计划安排 (3)4.施工准备 (4)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6.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9)7.质量保证措施 (11)8.安全施工措施 (12)9.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17)10.冬季施工措施 (17)11.雨季施工措施 (20)XX高速公路(XX段)工程第三标段承台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XX高速公路(XX段)工程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5)现况调查资料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XX高速公路(XX段)工程第三标段(K6+400~K8+850),设计起点K6+400,位于主线收费站以南,新凤河以北,与二标终点相接;设计终点K8+850位于中郭路以北,全长2.45km。
主要构筑物为互通式立交1座,其中包括XX主线桥、A~H线匝道桥,东赵村桥、K8+146.5通道桥、管线保护桥、北野场灌渠跨河桥。
桥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上接承台,承台上为花瓶A型中墩、公用墩及桥台;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本工程共有承台304座,混凝土标号均为C35,分为墩柱承台和桥台承台,其中墩柱承台共有Ⅰ、Ⅱ、Ⅲ、Ⅳ、Ⅴ、Ⅵ六种形式,桥台承台一般为“井”字形。
承台下设C15混凝土垫层,基坑开挖深度一般为2.5m~4.8m。
Ⅰ、Ⅱ、Ⅲ、Ⅳ型承台尺寸(长×宽×高):5.5m×5.5m×2.1mⅤ型承台尺寸(长×宽×高):10.8m×5.5m×2.1mⅥ型承台尺寸(长×宽×高):5.5m×2.2m×2.1m桥台承台尺寸(长×宽×高):6.0m~27.1m×5.5m×1.6m2.2地质及地下水情况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土质主要分为9大层,土质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粘土、中砂、细砂等。
人工堆积层(第一大层),主要为粉土填土①层,厚度0.8~1.8m。
新近沉积层(第二大层),主要为粉质粘土②层,厚度0.6~1.8m。
第四纪沉积层(第三至第九大层),粉质粘土③层,粉土③1层,顶面高程27.45~26.75。
粉质粘土④层,粉土④1层及细砂、粉砂④2层,顶面高程22.15~22.05。
粉质粘土⑤层及细砂、中砂⑤2层,顶面高程16.75~16.05。
细砂、中砂⑥层,圆砾⑥1层,粉质粘土⑥2层及粉土⑥3层,顶面高程5.35~5.75。
粉质粘土⑦层,粉土⑦1层及细砂⑦3层,顶面高程-10.35~-11.25。
粉质粘土⑧层及粉土⑧1层,顶面高程-20.85~-21.25中砂、细砂⑨1层,粉质粘土⑨2层及粉土⑨3层顶面高程-29.45~-30.95。
地质单元Ⅰ区有1层地下水,水位标高为26.54~28.87m(埋深4~7.2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质单元Ⅱ区有2层地下水,其中第一层地下水水位标高为22.08~25.21m(埋深3.2~6.8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第2层地下水水位标高为19.41m(埋深9.8m),地下水类型为层间水。
水位变化为6月~9月水位较高,其它月份较低,年变幅一般为1~3m。
2.3参建单位建设单位:XX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4主要工程数量3.3.1计划工期:2015年10月31日~2016年7月17日1)根据项目部阶段目标要求及本标段现场实际情况,随拆迁的进展,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段逐一进行各轴桩基的施工,检测合格后立即进行承台施工。
合理调配人员、材料、机械,及早动员,为承台施工做好准备。
2)根据总体工期安排,承台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施工队伍选用常年与我单位合作施工的专业作业队,现场配置挖掘机,自卸土车,空压机,小型夯实设备,振捣棒,水车等并配置足够的施工人员。
3)人员计划安排4.4.1场地准备施工前,将施工区域用围挡封严。
在进出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施工标志,围挡搭设要牢固,并设专人进行巡视看护。
确保在施工期间围挡的牢固。
4.2材料准备1)承台施工所需用的各种材料经检测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2)C15、C35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搅拌站供应(XX北斗星混凝土有限公司、XX榆构有限公司、XX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马驹桥分站、XX富鹏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XX城建银龙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并且搅拌站的供应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3)钢筋应三证齐全,进场前,由试验人员及时进行取样送检,确定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场,进场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的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并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锈蚀和污染。
钢筋堆置在仓库(棚)内,钢筋最底面要与地面保持20cm。
4.3技术准备1)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抓好施工生产的质量管理。
无安全技术交底不得进行施工。
2)放线前平整场地,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统一测各桩准确位置,钉出承台四角控制,并根据承台放坡坡度放出承台开槽上口线。
4.4地上、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施工前,根据物探所给图纸对地上、地下构筑物平面位置、高程进行调查。
在承台位置开挖双向探坑,探坑深度至少1.5m,或达到原状土的深度。
查清管线具体位置,挖出的探坑必须及时填埋,并设有明显标志,同时安排专人进行巡视保护。
如发现现况管线与施工部位相互间产生影响,不得擅自做主,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进行施工。
4.5水电供应承台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水源由生活区水源提供或用水车提供,满足现场用水要求。
施工电源从沿线布设的电闸箱接入同时配备发电机以保证备用。
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基坑开挖承台基坑开挖的深度在2.5~4.8m左右,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自卸车配合运输。
开槽坡度根据现场情况及规范要求放坡,槽边1m范围内严禁堆土,挖出土方堆土高度不大于2m,基底平面尺寸按基础平面尺寸四周各边增宽0.5~1m,以便在基础底面外安置模板及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
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时要保留不小于20cm的厚度,人工清底,严禁超挖。
开槽后利用空压机进行桩头剔凿,保留的桩头伸入垫层顶面以上10cm,进入承台预留筋按设计图纸掰弯至15°,进行桩基无损探伤检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基坑坑壁坡度表在承台基坑底部按设计尺寸测量放线,坑底钉木桩确定高程及几何尺寸,确保承台位置及高程符合要求,复测无误后,进行垫层木模板支搭。
垫层模板采用木方后钉钢筋地锚支搭,支搭完毕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垫层混凝土厚10cm,标号为C15。
浇筑时采用溜槽入模,平板夯或振捣棒振捣。
振捣时平板夯要缓慢移动,且边移动边振捣。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木抹子成活并及时覆盖草帘子或岩棉被养生,达到设计强度75%后拆模并在垫层混凝土表面进行测量弹线,划定承台中线及边线位置。
5.3钢筋加工及安装结构钢筋在加工厂采用数控设备集中加工,对钢筋做原材试验及焊接试件和机械连接件的试验,待试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承台钢筋的制做与绑扎。
施工中做到钢筋的直径、根数、弯曲尺寸、安装位置、搭接长度、间距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钢筋绑扎长度不小于35d。
同一断面(35d范围内)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不得大于50%。
受力主筋≥25mm时采用剥肋滚轨直螺纹连接,加工的直螺纹丝头的长度、牙形、齿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长度、牙形、齿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安装接头时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丝。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的交叉点采用绑丝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牢,但应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偏移。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要绑扎标准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绑扎要牢固,并相互错开,布距均匀,每平米不少于4块。
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在垫层上用墨线将设计钢筋位置弹出,绑筋时,钢筋要与此线相对。
承台底面按设计图纸设置一层冷轧带肋钢筋网(网眼15×15cm),抗裂网片与承台钢筋绑扎牢固,避免松动,与垫层顶净距2.5cm。
承台主筋N1与N2焊接,N3与N4焊接,焊缝长度大于10d。
钢筋框架绑扎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预留桥台台身及墩柱预埋筋,施工中保证预埋筋数量及位置的准确。
5.4模板工程承台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或木模板,根据承台几何尺寸,合理配模。
立肋、横肋为8×12㎝方木或Φ48钢管,撑杆为Φ48钢管,撑、肋之间紧靠严密不留缝隙。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支撑等进行检查,并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污垢。
钢模板用卡子、销钉固定牢靠,模板缝贴密封胶条;根脚抹三角灰防止漏浆,内侧刷脱模剂利于脱模。
模板支搭完毕后,对模板顶面高程及长、宽、高各部尺寸进行复测,检查模板拼缝是否严密,支撑、拉杆是否牢固稳定,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注前,要把模板、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
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单位:cm承台基坑开挖及模板支撑示意图5.5混凝土浇筑承台采用C35预拌混凝土,罐车运输,现场浇筑。
混凝土用溜槽或泵送入模,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每层浇筑厚度应控制在30cm以内,且浇筑速度不宜过快。
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
振捣器插入上层混凝土时要重叠,深入到下层混凝土的1/3处,插入时要垂直于混凝土面,插点要均匀,做到不漏振,不过振。
振捣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时方可停振。
浇筑完毕后,对砼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收浆抹平。
对墩柱相接处进行凿毛,凿毛深度0.5~1cm,露出砼中的大颗粒石子,保证墩柱(桥台)与承台连接良好。
在承台顶面相应位置预埋钢筋橛,以利于桥台或墩柱模板的固定和校正。
浇筑混凝土时设木工负责看模,随时检查模板、侧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加固。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随时注意钢筋的位置,如有偏移、下沉要及时纠正;混凝土浇筑终凝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洒水养护,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