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PPT课件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PPT课件

目前常用的分类如下:
庄红平
28
一、异常心理学分类
(一)心理过程障碍
1.感知障碍
2.注意与记忆障碍
3.思维障碍
4.情感障碍
5.意志行为障碍 6.意识障碍
7.智能障碍(智能是人的主要能力。虽然能 力属于人格特征范畴,但因智能与感知、记 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有关,故在此并列为一 类)。
(二)人格障碍
庄红平
10
2.社会适应标准
社会常模
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 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 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 常。
庄红平
13
3.症状和病因学的标准
出发点:将心理异常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 待。
虽然象麻痹性痴呆、癫痫性精神障碍和药 物中毒性心理障碍使用医学标准非常有 效,但对于象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则无能 为力。
异常心理与问题 行为
.
1
教学内容与要求: 1.掌握异常心理的概念 2.掌握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3.熟悉异常心理理论模型 4.了解心理障碍的分类 5.熟悉人格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性心理障
碍 6.了解常见的不良行为及矫正
庄红平
2
第一部分 异常心 理
异常心理的概 异常心理是念指个体失去常态,心理活动
庄红平
29
二、临床医学分类
1. 神经症 2. 心身疾病 3. 人格障碍 4. 精神病
庄红平
30
三、医学心理学分类
(一)轻性心理障碍:
神经症:神经衰弱、身体形式障碍(癔病)、 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 性神经症。
神经症样障碍
适应障碍
庄红平
31
1.神经症(Neurosis)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 (CCMD-Ⅱ)中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一 组轻度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 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体 查无器质性基础。自知力良好,无精神病性 症状。病前有一定素质与人格基础,起病与 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或与精神应激因素有关, 但精神应激因素没有在心因性精神障碍中那 样严重,病程迁延,病程不足3个月者诊断为 神经性反应。”
庄红平
23
行为模型
定义 诊断术语不重要,个人的适应和行 为表现作为人的健康与否的界限
原因 异常行为是学习获得的 治疗 行为治疗 目的 消除无用或异常的行为
贡献 了解行为如何学习获得,行为治疗
庄红平
24
心理动力学模型
定义 潜意识予盾冲突 原因 矛盾冲突、压抑、挫折,父母的虐待 治疗 个人或小组的动力学心理治疗 目的 解除患者的压抑,使其潜在能力获得
其一是指病人的主观体验。
在多数神经症患者中可用,但对缺乏自知力的患 者,无法采用这种标准。
其二是指观察者的观察。
主观性强,需要接受过专业教育以及通过临床实 践的经验积累。
对大多数心理变态仍可取得一致的看法,但对少 数病人则可能有分歧,甚至截然相反。
权威的标准有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的标准。 如DSM-Ⅳ、CCMD-Ⅲ、ICD-10。
庄红平
6
3.有明显偏离社会常模的行为
心理病理(或心理异常)是因为“没有能力” 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 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
有异常心理的人应与罪犯相区别。
庄红平
7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 准
心理正常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到处适 用的绝对标准。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庄红平
8
1.以经验为标准、权威的标准
庄红平
4
异常心理的特点:
1.原因是个体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 方式行事。
其所以“没有能力”,可能有器质性缺陷 (如脑损害)的原因,或是由机能性缺 陷(缺乏知识、缺乏能力或动机)的结 果,或两者兼而有之。
庄红平
5
2.应结合社会因素进行判断
对心理异常的理解不能脱离社会价值的判 断,而价值判断标准和评价尺度取决于 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并随时 代的变迁而相应地变化。
发展 贡献 认识动机和潜意识;动力学心理治疗
庄红平
25
人本主义心理学模型
原因 自我实现的倾向受阻 对策 提供良好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使个
体恢复与自己真实情感的联络。
庄红平
26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重视三维医学的运用
庄红平
27
异常的分类
为了对心理障碍进行描述、归类,研究心 理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心理障碍的诊 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根据,需要对心 理障碍有一个科学分类。
因素 治疗 住医院、服药或其他医疗 目的 治疗精神疾病象治疗躯体疾病一样 贡献 诊断术语、药物治疗
庄红平
22
社会文化模型
定义 病人的表现和社会应激情况 原因 社会变动和应激:贫变、歧视和失业 治疗 改善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精神卫生 目的 造成一个健康公正的社会 贡献 了解社会应激、住院和社会价值的作用
发生与众不同的改变,无能力按社会公 认的方式行动,对本人或社会都不适应 的后果。又称为病理心理。
庄红平
3Hale Waihona Puke 适应(adaptation)包括两个方面:
自我适应:个体内心想法、感受和行动之间 的内部协调平衡。 环境适应:个体行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外部 协调平衡。 这两种适应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
要能适当满足。
庄红平
19
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的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
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 能被人理解。
2.精神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知情意要协调一致,面对高兴的事悲伤就是不一致 的表现。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一个人的个性形成以后是相对稳定的,在没有外界 重大变革的情况下,个性一般不会突然异常。
庄红平
20
异常心理理论模 对心理异常的型研究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人们对心理异常和原因和治疗所持的不同
观点,称为模型(model)。目前主要有几
种异常心理模型:
庄红平
21
异常心理的模型
医学模型
定义 根据综合症状为基础进行诊断 原因 很可能是遗传、代谢、生化等躯体
庄红平
15
4.统计学标准和心理测量的标准
正态分布
庄红平
16
5.其他标准
例如马斯洛(Maslow)等提出了以下十项 标准:
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
的估计; 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庄红平
18
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