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化学性质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3)制法与用途 ①实验室制法: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②工业制法: N2+3H2高催温化、剂高压2NH3 (4)用途:制HNO3、铵盐、纯碱、尿素、制冷剂等
-
-
3N2HON2+O3H+2ON=O==.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
使人中毒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
②转化成NO2形成酸 雾 雨、光化学烟雾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二、氨和铵盐 1.氨 (1)结构与物理性质
电子式
密度 比空气小 .
气味
水溶性
常温常压下,1体积
刺激性 水大约能溶解 700 体 积氨气
(2)铁与稀硝酸反应,先生成Fe(NO3)3,若Fe过量,Fe(NO3)3 再和Fe反应生成Fe(NO3)2。
(3)铜与浓HNO3反应,若Cu过量,开始时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NO3变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最终应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2)化学性质
状态 气态
密度 比空气稍小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3.氮的常见氧化物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颜色 毒性 溶解性 与O2反应 与H2O反 应
与人体、环境的 关系
NO 无色
NO2 红棕 色
有毒 不 溶于水
有毒 易 溶于水
2NO+O2=== 2NO2 .
(3)制氨气时所用铵盐不能是硝酸铵、碳酸氢铵。因为加热 过程中NH4NO3可能发生爆炸而有危险;NH4HCO3受热极易分解 产生CO2,使生成的NH3中混有较多的CO2杂质。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两种简易方法
装置
反应原理
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①久置的浓HNO3显黄 色,原因是HNO3分解产生的 NO2 溶 于硝酸的缘故。
②浓HNO3通常保存在 棕色试剂瓶 中且置于冷暗处,瓶塞 不能用 橡胶塞 。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3) 强 氧化 性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实验室通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氮的固定 (1)含义:使空气中 游离态 的氮转化为 化合态氮的过程。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氮气 (1)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铵盐 (1)构成:由 铵根离子 和 酸根离子 构成。 (2)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 易 溶于水。 (3)化学性质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NH4+的检验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硝酸 1.物理性质
气味 刺激性
颜色 无色
挥发性 易挥发
溶解性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HNO3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H2) 程式为(2)不4H稳N定O性3(浓。)浓光=H照=N=或=O=△3不4稳NO定2↑,+见O光2↑或+受2热H易2O分解。,化学方
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3+ H2O NH3·H2O NH4++OH-,加 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 石灰等),消耗水且使c(OH-)增大,使
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进
NH3·H2O的分解。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装置
反应原理
加热浓氨水:NH3·H2O==△===NH3↑+ H2O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金属与HNO3反应的一般通式 (1)金属+浓硝酸―→金属硝酸盐+NO2↑+H2O (2)金属+稀硝酸―→金属硝酸盐+NO↑+H2O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反应规律
(1) 金 属 与 硝 酸 反 应 一 般 不 生 成 H2 。 浓 HNO3 一 般 被 还 原 为 NO2,稀HNO3一般被还原为NO。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
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特别提醒 (1)收集NH3时所用仪器必须干燥,导气管要插入 管底。
(2)干燥NH3应用碱石灰、CaO、固体NaOH等碱性干燥剂, 不能用浓H2SO4、P2O5(固体)等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无水CuSO4, 也不能用无水CaCl2(因NH3与CaCl2能形成CaCl2·8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