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iVMS-8700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软件技术白皮书目录1. 系统概述1.1.系统概述海康威视iVMS-8700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iVMS-8700 平台)是一套“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安防综合管理集成平台,包含视频、报警、门禁、访客、梯控、巡查、考勤、消费、停车场九大子系统。
在一个平台下完成多个安防子系统的统一管理与互联互动,真正做到了“一体化、智能化”的管理,提高用户的易用性和管理效率。
iVMS-8700平台,是自主研发的基于SOA系统架构的集成多系统的联网平台。
采用先进的软硬件开发技术,解决了系统集中管理、多级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多业务融合等问题。
iVMS-8700 平台主要面向智能建筑行业,解决该行业内安防系统综合管理的迫切需求,本产品集成了视频、报警、门禁、停车场、消防联动、网管等一系列功能模块,实现安防各子系统的统一管理,提高系统管理的效率,方便系统用户的使用,明确系统权限和职责。
1.2. 系统现状分析技术趋于成熟管理平台能够解决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互动,能够实现图像、报警、门禁、电子地图、等联动;能够实现部分提示,并且自动记录事件的时问、位置、原因、图像等各类信息,为突发事件的处置和解决提供有力的证据。
功能趋于强大安防综合管理平台不仅实现远程管理和集中控制,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如可以管理的图像和报警信息已经实现万级,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管理操作也趋于傻瓜化、简易化。
同时系统还能够对前端设备进行自动巡检,这一功能解决了人力巡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方便了维护和保养。
行业趋于专业化安防综合管理平台根据行业的特点以及行业使用特点进行研发,更加专业化,表明业内越来越务实、专业化,已逐步认识到综合管理软件的重要性。
1.3. 系统需求分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随着行业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和优化资源,一般会将安防监控中心和消防中心、楼宇智能管理中心等放在一个中心内,并且留有相互的关联接口,逐步实现相关联系统间的统筹管理,客户会非常迫切需要一套能够具备综合管理能力的平台。
开放化的对接模式项目运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品牌之间的合作共建一套智能化弱电系统。
第三方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资源共享等问题成为系统集成的一个瓶颈,平台的集成与被集成成为难题,客户希望得到一个非常顺畅的资源交互环境。
子系统的融合信息孤岛问题一直是困扰客户的最大难题,如果能够将各接入子系统看做是平台的管理模块,实现平台的统一管理、各接入子系统的协调运行,进行整套系统的有机结合,才是客户的真正期望。
智能化的应用庞大的系统建设随之带来的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以及使用、运维的人员成本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使用,直接导致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随着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系统的智能化应用越来越被客户认可,因此管理平台对智能化的支持程度,已成为行业的一种趋势。
高清化的应用视频监控发展到今天,客户对高清化视频监控的需求逐步在扩大。
客户不再满足以往看得见这基本的要求,看得清已经是客户对项目质量考评的重要指标,因此对高清技术的使用已成为行业的一种默许。
1.4. 平台集成目标统一的管理平台平台同时提供了编解码设备管理、存储管理、网络管理、报警管理等基础设备管控功能。
通过优化系统架构,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使平台对视频监控、门禁、停车场、巡查、报警等系统的管理更灵活、更人性化,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开放的体系架构iVMS-8700平台基于SOA架构设计,并通过WebService提供基础服务,方便与第三方业务系统相互集成;同时,系统采用了基于J2EE的企业业务中间件技术,方便对接第三方厂商的设备。
子系统的统一集成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可以兼容视频、一卡通、报警等各个子系统不同类型的通信方式和多种通信格式。
各个系统按照统一的中间件标准接口通过消息服务与中心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和控制信令交换。
实现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软件界面进行集中管理,并可以监控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信息。
数字化与智能化iVMS-8700 平台利用高效视频编解码压缩技术(如MPEG-4、H.264 ),可以在已有的各类数字传输网络上以非常低的带宽占用实现远距离图像传输,而且可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灵活、丰富、广泛的多媒体应用,对图像的观看可以利用计算机、监视器等各种手段,并最终实现系统的高清视频监控。
iVMS-8700 平台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以各类功能与应用的整合与集成为核心,实现单纯的图像监控向报警联动、智能手机、行为分析、人流量统计、人脸分析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支持高清监控iVMS-8700 平台全方位支持高清图像的前端采集、编码传输、录像存储、解码回放,在各个环节都体现了高清处理,实现了真正的高清监控。
2.系统总体设计2.1.设计原则高可靠性iVMS-8700 平台关键核心模块支持双机热备,业务服务模块支持集群功能,并采用错误自动发现及恢复技术,为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满足大规模、大并发量的监控应用。
高集成性iVMS-8700 平台实现对智能楼宇行业多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在同一平台下对各业务子系统的接入,以及各应用数据的查找,方便信息数据的关联显示,实现“一卡、一库、一平台”的配置与管理,大大提高管理水平。
iVMS-8700 平台接入的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报警子系统、门禁子系统、访客子系统、梯控子系统、在线巡查子系统、消费子系统、考勤子系统、停车场子系统。
高性能根据项目规模和应用场景,平台可以伸缩,设计时考虑了各服务的扩展能力,尤其是中心服务、设备接入、流分发、流存储等核心服务,现有的第三方平台产品中大多存在性能瓶颈,考虑到这些状况,8700 平台重新按业务进行整合设计,各业务服务根据规模可以集群扩展。
对大规模应用,技术上,引入静态化、分布式缓存、反向代理等互联网技术来提升性能指标高可用性iVMS-8700 平台界面设计人性化,采用B/S 管理、C/S 操作模式,使系统维护更方便快捷,无论是系统管理、对各业务系统的参数配置管理、网络管理,还是对前端监控的远程控制、检索、回放录像资料、日志查询等都可通过WE商式来完成,界面设计友好,能够让用户快速掌握操作方式,支持桌面应用和移动应用。
全面的安全性iVMS-8700提供统一的认证、授权管理机制,音视频流传输支持AES加密,视频流内嵌水印支持,防篡改,为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护。
可扩展特性iVMS-8700 平台核心处理单元支持分布式、负载均衡部署,并采用多级架构来支持系统平台自身规模的扩展;支持承载大容量业务接入的核心服务器,分发、接入等网元均支持灵活扩展、平滑扩容,并提供可开放、可共享的接口。
良好的兼容性iVMS-8700 平台兼容多种数据库,包括Postgresql 数据库、Mysql 数据库、Sqlserver 数据库、Oracle 数据库等,满足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iVMS-8700 平台对前端接入设备的兼容能力:全面兼容全系列海康、大华等国内主流厂商监控设备,平台支持标准GB/T28181设备、ONVIF设备、PISA设备的接入,兼容国内主流的报警主机:Bosch、Honeywell 等,而且通过设备厂商提供稳定的SDK与主流协议,兼容SONY Sumsung Axis等多个厂商设备。
作为设计重点考虑的,解决了现实应用中大量存在利旧的需求,平台能够适应各种品牌的硬件接入,在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能够适应包括:协议接入,SDK接入,主动注册设备接入,也能够适应非标准视音频流的接入和应用。
考虑到接入会采用第三方的SDK其实现质量,会成为系统不可控的因素,也要进行一定的隔离,在处理非标准流接入的情况时,对平台内部影响较大,需要引入转码、转封装的技术,实现对码流的隔离。
支持多架构任意组合海康威视iVMS-8700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满足模数混合架构(摄像机-编码器-IPSAN;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纯数字架构(网络摄像机-IPSAN)等不同的架构方式,满足安防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
1)模数混合监控架构前端采用模拟摄像机,经过编码器编码后通过网络传输,在集中存储服务器中进行统一存储,或者直接通过DVR S行编码和存储。
或采用模拟摄像机与网络数字摄像机并存模式。
2)纯数字监控架构前端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或者标清网络摄像机作为图像采集和数字化编码,经过网络传输,在中心存储设备中进行集中图像存储。
扩展兼容性程度高海康威视iVMS-8700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与兼容性,平台技术架构灵活,业务接口开放,使系统容量及应用功能的扩展更方便,同时使系统间的集成更快捷,更灵活,除上述业务特色应用功能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其它业务,如:与0A办公系统的集成,多方式融入社会资源监控等,最大程度地满足实际应用的现有需求并为后期应用发展提供预留空间,使业务应用更智能、更有效。
多系统统一管理海康威视iVMS-8700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能够集成管理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停车场系统、巡查系统、消费考勤系统等,将各个系统集成到一个管理平台,并通过底层互联的方式,实现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动与无缝集成,解决了多个监控应用系统多界面展示、系统独立部署数据联动性差等问题,提高了各部门信息互动性,提升了监控应用效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卡、一库、一平台” 应用的部署。
2.2.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ISO/IEC11801-95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6)2.3.系统架构海康威视iVMS-8700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从系统架构上分为设备接入层、数据交互层、基础应用层、业务实现层、业务表现层。
图1 系统架构图系统业务分层图,根据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模块进行分层。
图 2 系统物理部署图系统物理部署图,根据现场实际部署介绍了系统的设备接入、现场布线等情况。
2.3.1. 设备接入层第一层为设备接入层,设备接入层包含各监控安防系统设备资源、视频设备、门禁设备、报警主机等系统主机、数据库、磁盘阵列等基础设施,为系统的应用系统提供可靠、有效、稳定的数据来源。
2.3.2. 数据交互层第二层为数据交互层,数据交互层包含关系数据库、安全数据交互中间件等组成的综合信息资源库。
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加密、多媒体协议的封装,屏蔽差异,实现上层应用的平台无关性,提高运行效率和系统兼容性。
2.3.3. 基础应用层第三层为基础应用层,基础应用层负责提供在统一的智能楼宇行业应用软件框架之上集成各个系统,如视频、报警、一卡通、门禁、停车场、消费等,由基础应用和业务综合应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