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议论文系列训练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基本常识。
2、掌握议论文的写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议论文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三、论证的基本类型(论证方式)立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四、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
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运用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
c、对比论证通过事物之间的正反对比,从而证实某个论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方法,就叫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d、道理论证法五、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六、作业1.请以“近墨者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请以“近墨者未必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七、教学后记议论文常见论证方法教学目标: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
教学过程:一.论证方法介绍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引用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二.论证方法举例1.举例论证例1.俗话说:自信能给予人无形的力量,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必须充满自信,无论问题是容易还是困难。
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最棒的。
这也是最基本的。
海伦·凯勒就是凭着自己的自信,虽然她听不见、说不出、看不到,但她相信,她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
她做了一个虽眼盲心不盲、耳聋思想不糊、口哑却精神不亚于常人的伟人,被世人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这是多么高的称赞啊!她靠的是什么?就是她那坚定的信念,那份伟大的自信。
跛脚的郑丰喜,别人说他不能上学,他自信,他不仅上了学,还年年拿第一;别人说他骑不了自行车,他自信,硬是在体无完肤之后让自行车成为了他的脚;别人说他一辈子都要跛脚,他自信,他从小就对家人和自己说:我一定要站起来,我还要穿皮鞋,最终他还是做到了。
他也靠着自己那惊人的自信使他这艘汪洋中的小船在大风、大浪等灾害下依然不翻。
我们感叹他们很厉害,厉害什么?厉害的就是比我们常人多的那份自信,他们相信自己。
2.引用论证例1.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
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
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例2.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
“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
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
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
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
“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3.对比论证例1.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
世界著名文豪小仲,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马的。
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
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
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
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例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
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例3.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4.比喻论证例1.真理无须打扮,哪怕写在枯黄的纸张上,描摹在贫瘠的沙土中,甚至变成粗俗的谚语,它也会生辉。
谬误,即使被刻上佛的银盘,铸入宫殿的金鼎,甚至冒充神的启示,也是黯然无光的。
5.类比论证例1.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例2.鸟儿飞翔需要浮力,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需要动力,人要取得成功也离不开毅力。
三.练习1.下面一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三种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
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
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2.下面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蚌在自由自在生存的过程中,一粒沙子钻进了它的体内,生命的磨难由此开始,为了摆脱痛苦,它不断地砥砺,不断地挣扎,不断地抗争,结果,体内的那粒粗糙的沙子竟然变成了一颗晶莹圆润的珍珠。
它曾经是一只伤痛的蚌,而现在成了珍珠的载体。
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会有挫折和苦痛,只要我们敢于抗争,美景是属于我们的。
”《要正确对待挫折》三、教学后记1.引用论证。
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
二:比喻论证。
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演员。
这样就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
三:对比论证。
把两种人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更加突出强调了诚实的可贵。
2.类比论证怎样用好例证法教学目标:掌握例证法,会用例证法。
教学过程:一、议论文事例论据运用的原则:宁用一百字写三个材料,也决不用一百字写一个材料。
俗语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
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
二、议论文事例论据选择安排运用(一)典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在所有论据中具有代表性,不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二)新颖: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三)准确:论据的真实准确及运用的准确。
1、真实准确:论据真实可靠,不道听途说,不胡编乱造。
2、运用准确:论据必须要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切忌张冠李戴。
错例:常言道:勤能补拙,事实正是如此。
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
图书馆在10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半夜两点钟。
正是她的勤奋,才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上述论据与论点没有内在联系。
要证明“勤能补拙”这一论点,那么在叙述论据材料的时候就必须针对这一论点所限定的以下三个要素:1、要有“拙”;2、要有“勤”;3、要有“勤”补了“拙”,出了成果,取得了成功。
此三要素缺一不可。
下面的一则事例论据就叙述的很好:“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候口吃,所以登台演讲时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
可是他毫不气馁,为了克服此弱点,他每天口含石子,面朝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都坚持演说,最后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大演说家。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叙其“拙”,第二句讲其“勤奋苦练”,第三句说其“勤”补了“拙”,取得了成功。
事实论据的叙述完全针对着“勤能补拙”这一论点所限定的要素,因此能有力的证明了论点。
(四)叙述简洁在举例论证过程中,叙事拖沓冗长的原因有三:其一,将议论文中的事例等同记叙文中的事例;其二,概括叙述事例的能力差;其三,围绕论点定向复述事例的能力差。
例:以“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的高考优秀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中的一段举例论述就极精练: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于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逼行。
(五)叙议结合各个事例内部要有与中心论点照应的词句,叙述完事例后要紧扣论点理性分析所举事例,只有这样丝丝入扣地边叙边议,文章才能逻辑严密、叙议交融。
2004年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高考优秀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列举任务事迹:晚年遭受贬谪的苏轼面对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正视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练了东坡的豪放词风。
身受腐刑的司马迁,一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而无颜面对已逝的宗族,他的挫折足可以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他由一介匍匐于得的殿臣站立成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