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的内容。
一、说理念
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二、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波的海洋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原理课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的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类比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
教法选择:讲述法、讨论法。
讲述法:这节课主要是介绍性的,为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见解,所以应用讲述法。
在课程中主要是老师应用生动的语言及课件的使用让学生对无线电、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过程有个大致的了解。
讨论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思考,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合作能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广播和电视异同、手机设计、)
四、说学法
由于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传播过程的抽象性,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具体信号的转换过程是怎样的,故学生可通过观看老师课件中的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从而增加对此过程加深了解。
此外,学生也可上网查阅资料,进行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指导:
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
因此这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方法的兵帮兵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1.先介绍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
烽火戏xx——狼烟
xx——大雁
信鸽——鸽子
驿站——人
2.介绍现代人们信息传递方式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3.对比古今,引导总结出信息的传递大致过程
信号上载、信号传递、信号下载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波的知识,由于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空中自由传播,所以它在传递信息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今天我们就学习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无线电通讯方面的具体应用。
(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15min)
由于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加载到高频电压、话筒等名词,故应该先介绍下这些概念。
1.高频信号损失小
话筒的作用是什么?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
【问题】从话筒出来的电流信号能不能直接变成电磁波发射出去?
由于从话筒出来的电流频率很小,它变成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很小,这样的电磁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很快,所以它传播得并不远,要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小,电磁波的频率必须高,所以我们需要把频率较小的声音信号加载到频率较高的高频电流上去,以形成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它产生的高频电磁波的传播距离才能达到很远的地方。
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图片1】无线电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的。
【原理】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需要与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调制,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由天线将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类比】1.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2.高频振荡电流就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3.调制器的调制过程就相当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
3.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
【图片2】无线电广播信号是通过收音机接收的。
【原理】天线把电磁波接收下来后,先要把我们需要的电磁波挑选出来,这就是检波,即调谐选台;然后把这个电磁波所转变成的是高频振荡电流再转回低频的声音电流,即解调,然后再通过扬声器将声音信号转变为声音。
【类比】这又该如何类比呢?
1.天线接收是把所有的送信使者都接了下来;2.选台就是看到带有你所需要信件的使者;3.解调就是把信件从使者身上解下来;4.扬声器就是把开信件打开了,我们了解了相关信息。
(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10min)
1.电视与无线广播相比有什么不同?
电视除了有声音的传递外还有图像。
2.声音的传递与无线广播是一样的,可图像的传递是怎样的呢?
【师】大家看书了解一下电视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中,图像是如何传递的?3.找学生回答。
4.【总结】
(1)电视节目的发射:节目中的声音信号通过话筒变为电流信号,通过加载到高振荡电流上经过发射机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节目中的图像经过摄像机变为电流信号后,也要通过与高频振荡电流的加载,通过发射机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出去。
(2)电视节目的接收:天线把声音和图像信号同时接收到后,属于声音的高频电流信号再通过解调、放大等环节,通过扬声器变成声音;属于图像信号的高频电流信号通过解调后,通过显像管将电流信号还原成图像。
(三)移动电话(10min)
【讨论】
移动电话没有电线,它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大家讨论一下,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设计这些移动电话时,应该使它具有怎样的条件?
【总结】
1.手机要求既要发射电磁波又要能接收电磁波。
2.话筒、听筒、调制、解调都要有。
3.不应有很大的天线,体积尽量的小。
4.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发射功率要尽量的小。
【原理】
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对手机讲话时,它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为了方便,手机的体积还应比较小,为了安全,其发射功率也不大,它的天线也应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
由于其功率不大,就需要有一个基地台进行帮助,靠基地台把它微弱的信号放大,再与外界进行联系。
【无绳电话】固定电话也能做小型基地台,与其所配的手机相连通,这样的电话称为无绳电话。
(四)阅读课本“科学世界”(5min)
1.什么是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2.在VCD和电视机上找出音频和视频的插孔,练习用线将其连接起来。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2.接收。
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2.接收。
三、移动电话
1.基地台;2.无绳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