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科大微电子工艺(第四章)淀积wg3-4-4
电子科大微电子工艺(第四章)淀积wg3-4-4
2). SiH4 (气态) + SiH2 (气态) → Si2H6 (气态) -膜先驱物形 成、并向衬底表面输运、吸附、扩散 3). Si2H6 (气态) → 2Si (固态) + 3H2 (气态) -表面反应、释 放副产物(成核→岛生长→桥联→成膜 )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硅烷(SiH4)的自燃特性
第四章
淀 积
本章主要内容
§4.1 引言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4.4 介质及其性能 §4.5 外 延
4.1 引 言
1. 集成电路中的各种薄膜 高低温氧化硅(SiO2)薄膜、氮化硅(Si3N4) 薄膜、多晶硅(poly-Si)薄膜、各种金属薄膜。
4.1 引 言
MSI时代集成电路中的各层薄膜
(a)回流前
(b)回流后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2. 低压CVD (LPCVD)淀积工艺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LPCVD特点:
反应速度限制; 硅片可以以很小的间隔垂直放置,生产效率高;
硅片垂直放置后,可避免管壁上掉下的颗粒对硅 片的影响; 热壁方式加热,温度均匀性好;
对温度的控制较之对气流的控制要容易得多,有 利于改善膜厚和组分的均匀性; 良好台阶覆盖和间隙填充能力。
④ 应力很大,硅衬底与 Si3N4 间用 SiO2 作为缓冲层;
⑤ 掩蔽 Na+ 离子能力强 ;对各种气体 、水汽以及 P、
B、As、O2、Ga、In 等有较强的掩蔽能力,为极 好的钝化材料。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LPCVD Si3N4的用途:
① ② ③ ④
做硬掩膜用于浅槽隔离; 用于局部氧化(LOCOS)屏蔽氧化层; 用做钝化层; 用做电容介质,但不能用做ILD(大电容)。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8. CVD过程中的掺杂(原位掺杂) 1). 生长BPSG(做ILD-1) SiH4 +PH3+B2H6+O2 → SiO2 +P+B+H2 P2O5和B2O3的含量分别控制≤4% 、2~6% 2). 生长掺磷的Poly-Si SiH4 +PH3→ Si+P+H2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APCVD 和 LPCVD TEOS SiO2的比较
工艺 优点 缺点 APCVD 淀积温度低 致密性差、表面 颗粒多 SiO2 淀积速率高 (用TEOS) 台阶覆盖和间隙填充 用气量大成本高 较好 薄膜应力大 LPCVD 膜致密、颗粒少、均 匀性好 SiO2 成本低 (用TEOS) 台阶覆盖和间隙填充 很好 淀积速率低 淀积温度偏高
4.1 引 言
6). 高度的结构完整性和低的应力
晶粒尺寸变化→膜的电学和机械特性变化
膜应力大→硅片衬底变形,膜分层、开裂
7). 好的电学特性
介质膜(电绝缘性能、介电常数)
金属膜(电导率、可靠性)
8). 对衬底材料或下层膜好的粘附性
避免分层、开裂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1. 化学气相淀积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利用电阻加热、等离子体、光辐射等能源使某些气态物 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物质并淀积在衬底表面上的
硅片表面的淀积区域 2). 膜先驱物形成:气相反应导致膜先驱物(将组成膜最 初的原子和分子)和副产物的形成 3). 膜先驱物输运:大量的膜先驱物输运到硅片表面 4). 膜先驱物粘附:膜先驱物粘附在硅片表面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5). 膜先驱物扩散:膜先驱物向膜生长区域的表面扩散
6). 表面反应:表面化学反应导致膜淀积和副产物的生成
工艺过程。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2. 化学气相淀积CVD技术分类
反应激活方式:有热激活、等离子激活 ( PECVD ) 和紫外光激活等。 温度:低温 ( 200 ~ 500oC)、中温 ( 500 ~ 1000oC) 和 高温 ( 1000 ~ 1300oC) CVD。 压力:有常压 ( APCVD ) 和低压 ( LPCVD ) CVD。 反应室壁温度:热壁 CVD 和冷壁 CVD 。 气流方向:有卧式 CVD 和立式 CVD。
Dielectric)
4.1 引 言
金属层:
材料:铝(Al) 、铜(Cu) 名称:M1、 M2 关键层:线条宽度为关键尺寸,如0.18um(底层金属M1) 非关键层:上部金属层,有更大线宽,如0.5um 设计:金属层寄生参数(电阻、电容)影响电路速度与功耗。 成本:增加一金属层,芯片成本增加:15%。
1. 常压CVD (APCVD)淀积工艺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APCVD工艺: APCVD通常用于淀积SiO2和掺杂的SiO2(PSG、BPSG、 FSG等),这些薄膜主要用于层间介质ILD和槽介质填 充。 1).用2~10%的SiH4淀积SiO2: SiH4+O2 →SiO2+H2 温度:450℃~500℃ 压力:760Torr 优点:可在金属铝连线上淀积SiO2作为ILD 缺点:台阶覆盖能力和间隙填充能力都很差。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通 常 使 用 的 化 学 气 相 淀 积 气 源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4. 规薄膜生长过程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成核
聚焦成束/岛生长
连续成膜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5. CVD薄膜淀积反应步骤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1). 气体传输至淀积区域:反应气体从反应腔入口区域到
金属和金属化合物薄膜将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4.1 引 言
4. 薄膜的概念:在衬底上生长的薄固体物质,在三维结构 中厚度远远小于长和宽。 5.集成电路对薄膜的要求(薄膜特性): 1). 好的台阶覆盖能力 2). 填充高的深宽比间隙的能力 3). 好的厚度均匀性 4). 高纯度和高密度 5). 受控制的化学剂量 6). 高度的结构完整性和低的应力 7). 好的电学特性 8). 对衬底材料或下层膜好的粘附性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3). 掺杂氧化硅: ① 在APCVD SiO2时掺杂PH3就能形成磷硅璃(PSG) PSG的优点: a. 吸附可动离子电荷改善器件表面 b. 降低玻璃的软化点温度易于平坦化 PSG的缺点: 易吸潮,一般控制P2O5的含量在4%以下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② 在APCVD SiO2时掺杂PH3、B2H6就能形成硼磷硅玻 璃(BPSG ),弥补PSG的不足,通常BPSG做为第 一层间介质ILD-1,回流温度:900 ℃ ~980 ℃
7). 副产物从表面解吸附:移除表面反应的副产物
8). 副产物从反应腔排出:反应的副产物从沉积区域随气
流流动到反应腔出口并排出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CVD 淀积的例子:多晶硅薄膜的CVD 淀积过程
1). SiH4 (气态) → SiH2 (气态) + H2 (气态) -气体传输、高 温分解形成膜先驱物之中间反应物SiH2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低压CVD(LPCVD)工艺: 使用LPCVD工艺可以用来淀积氧化硅、氮化硅和多 晶硅。 1). LPCVD SiO2: 主要用做ILD、浅槽介质填充和侧墙等。 ① 用SiH4淀积SiO2: SiH4+O2 →SiO2+H2 温度:450℃ 压力:0.1~5.0Torr 缺点:台阶覆盖能力和间隙填充能力都差。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6. CVD气流动力学
停 滞 层
4.2 化学气相淀积原理
7. CVD薄膜淀积速率限制因素 1). 反应速率限制(低压CVD)
淀积速率受反应速度限制,这是由于反应温度或压力过 低(传输速率快),提供驱动反应的能量不足,反应速率 低于反应物传输速度,有过量的反应物滞留在衬底表面, 淀积速率对温度敏感。 2). 传输速率限制(常压CVD) 淀积速率受反应物传输速度限制,即不能提供足够的反 应物到衬底表面,速率对温度不敏感。
4.1 引 言
介质层(层间介质ILD):
材料:SiO2或者玻璃
金属层与金属层之间
器件与金属层之间
ILD1作用:电学方面-隔离晶体管器件和互连金属层 物理方面-隔离晶体管器件和可移动粒子等杂质源
4.1 引 言
3. 薄膜 淀积 工艺
4.1 引 言
本章重点介绍氧化硅(SiO2)、氮化硅(Si3N4)等绝缘 薄膜以及多晶硅(poly-Si)薄膜的淀积。主要介绍化 学气相淀积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工艺。
LPCVD Si3N4工艺:
3 SiH2Cl2+ 4 NH3→ Si3N4 + 6 HCl + 6 H2 温度: 700℃~800℃ 压力: 0.1~5.0Torr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影响LPCVD Si3N4薄膜质量的主要因素:
① 总反应压力 ② 反应物浓度 ③ 淀积温度和温度梯度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2).用TEOS(正硅酸乙酯)-臭氧方法淀积SiO2: Si(C2H5O4)+ 8 O3 → SiO2 + 10 H2O + 8 CO2 温度:400℃ 压力:760Torr 淀积速率:100nm/分 优点:温度低、淀积速率快、台阶覆盖能力和间隙 填充能力都较好 缺点: 淀积的SiO2膜多孔,致密性差,颗粒多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TEOS工艺系统—1
TEOS室温下为液态, 沸点168 ℃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TEOS工艺系统—2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TEOS工艺系统—3
4.3 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CVD SiO2和热氧化SiO2的比较
CVD 法 SiO2 膜中的硅来自外加的反应气体;而热氧化 法 SiO2 膜中的硅来自硅衬底本身,氧化过程中要消耗 掉一部分衬底中的硅。 CVD 法的反应发生在 SiO2 的表面,膜厚与时间始终成 线性关系;而热氧化法时,一旦 SiO2 膜形成以后,反 应剂必须穿过 SiO2 膜,反应发生在 SiO2/Si 界面上,淀 积速率变慢。 CVD 法温度较低,可减轻杂质再分布和硅片的热形变, 但膜的质量较差,通常需经增密处理;而热氧化法的温 度高,SiO2 结构致密,膜的质量较好,其界面态、固定 电荷、可动电荷等表面电荷密度都比沉积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