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装修住宅户内机电设计管控要点

精装修住宅户内机电设计管控要点

机电/2016—001绿地集团精装修住宅户内机电设计管控要点2016年8月发布2016年8月试行绿地集团房地产技术管理产品研发部目录1 前言 (1)2 强电专业 (1)2.1 户内箱容量及其技术要求 (1)2.2 照明开关及插座数量设置要求 (2)2.3 管线技术要求 (5)3 弱电专业 (5)3.1 智能家居 (5)3.1.1 智能家居协议简介 (5)3.1.2 功能配置 (6)3.1.3智能家居对弱电箱的要求 (6)3.2 楼宇对讲系统 (7)3.2.1 系统要求 (7)3.2.2 可视对讲分机 (7)3.3 户内弱电末端点数表 (7)4 给排水专业 (8)4.1 入户管径及水量的要求(不同卫生间数量) (8)4.2 洁具及水压水量要求 (8)4.3 全屋净水系统 (9)4.4 同层排水系统 (9)4.5 地板采暖系统 (9)4.6 太阳能热水系统 (10)5 暖通专业 (11)5.1 住宅常规暖通系统 (11)5.1.1 分体空调和VRV多联机空调系统 (11)5.1.2 地板辐射和散热器采暖系统 (12)5.2 住宅新技术应用 (14)5.2.1 住宅PM2.5新风系统 (15)5.2.2 毛细辐射与地板送风 (16)5.2.3 中央除尘系统 (16)一、前言随着集团住宅产品的不断升级,精装修项目越来越多,住宅机电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因而导致机电系统各专业之间、设备安装与土建及精装修专业之间的协调关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引起机电问题的投诉案例也越来越多。

为了提炼精装修住宅机电系统的设计理念,总结集团在精装修住宅设备配置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方便后续各事业部机电条线进行精装修住宅的机电设计管控。

集团技发部拟编制《精装修住宅户内机电设计管控要点》,旨在从设计源头优化精装修住宅机电配置,提高机电设计水平,尽量避免后期业主投诉,进一步提升集团精装修住宅的品质。

二、强电专业1.户内箱容量及其技术要求注:1. 每套住宅超过12KW或住宅套内有三相用电设备如户式VRV时,采用三相电源进户。

2. 上述配置同时应兼顾项目所在地供电部门相关规定。

3. 在每一个插座回路(不含空调插座)上设置漏电模块4.如项目采用智能家居,户内箱尺寸还应满足所选择智能家居产品的要求。

5.户内配电箱通常设置于入户门玄关处,安装高度为距地1.8m,具体位置同室内专业沟通后确定。

2.照明开关及插座数量设置要求(供参考)第2页第3页1.强弱电插座间距0.3m,书房、卧室和卫生间的强电插座可根据项目定位选择带USB接口;2.所有插座的高度和安装位置,可根据装修要求适当调整3. 如项目未使用智能家居,则跃层户内楼梯间灯具开关采用单联双控。

4. 不具备安装吸顶灯的阳台安装壁灯。

5. 相同套型内布置应保持一致。

6.网络插座、电视插座附近须配电源插座。

7.空调插座所在的墙必须与空调室外机板相对应,无空调室外机板的与冷凝水立管一致。

8.防溅型插座防护等级为IP54型,户内插座H+1.80m及以下时采用安全型插座9.可视对讲和安防报警电源从公共区域引入第4页3.管线技术要求三、弱电专业1.智能家居1)智能家居协议简介当下智能家居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讯或控制协议,主要分为有线、无线两种形式,具体对比说明如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系统形式:注:考虑到技术可靠性和成本原因,建议优先选择Zigbee无线智能家居方案2)功能配置建议精装修住宅全部考虑智能家居,可根据项目定位功能配置,具体可参考下表:注:●为需要,○为不需要,◇为根据项目需求选配普通型精装及豪华型精装由事业部根据项目定位进行明确3)弱电箱1)弱电箱体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有源设备(光猫、智能家居主机等),同时箱体内部需要配置电源插座以便给有源设备提供电源;2)弱电箱设计应考虑避免屏蔽无线信号,建议优先采用塑料箱门,如选择金属门需在门上开孔;3)箱体内设备尽量采用模块化产品,保证整齐美观;4)弱电箱通常设置于入户门玄关处,安装高度为距0.5m,具体位置同室内专业沟通后确定。

2.楼宇对讲系统1)系统要求建议精装修住宅全部考虑彩色可视对讲系统,采用数字传输架构。

2)可视对讲分机户内对讲分机尺寸根据户型可参照下表配置:3.户内弱电末端点数表户内开关可考虑采用一体化弱电面板,包括室内照明、空调、地暖及控制场景等功能。

样例如下图:四、给排水专业1.入户管径及水量的要求(不同卫生间数量)入户管管径需结合卫生间布置,根据用水秒流量确定,对不同卫生间数量户型入户管管径、水量估算如下表:2.洁具及水压水量要求3.全屋净水系统注:需根据所选择净水产品要求在适当位置预留电源4.同层排水系统各事业部因营销竞品等原因需设置同层排水系统,需注意下列几点:1)同层排水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降板同层排水, 结构需降板300-350mm,排水管道敷设于降板区;后墙同层排水,结构不需降板,排水管道敷设于本层假墙内;2)具体采用何种同程排水形式需结合建筑结构一同确定,优先采用降板同层排水;3)需注意防水设计和施工,排水管穿越楼板时需预埋防漏底座同时隔墙与混凝土结构的结合部位需进行增强处理以防止基层的变形和开裂。

5.生活采暖系统1)生活热水与低温热水地板采暖共用供热设备的热水系统,应选用燃气热水炉加储热水箱,或选用采暖生活两用型热水炉。

另外北方区域还需考虑储水箱冬季防冻措施。

2)采暖、生活热水应分别设定温度。

生活热水温度应<60℃,地板采暖热水温度宜为45~50℃。

6.太阳能热水系统1)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把水加热的一种装置,是目前太阳热能应用发展中最具经济价值、技术最成熟且已商业化的一项应用产品。

2)太阳能热水系统按照建筑一体化设计,满足适用、安全、经济、卫生、美观的要求,并便于安装和维护。

3)太阳能热水系统形式需结合建筑布局、物业管理方式及项目档次等多方面综合确定。

4)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安装于屋顶或阳台。

5)循环水泵处配220V电源插座。

6)防冻保护:设于屋面或非封闭阳台储热水箱需做防冻保温,可采用防冻循环、电伴热防冻等方式。

7)防过热保护:储热水箱中热水温度不宜高于75℃、系统中应设置安全阀等泄压装置。

8)辅助热源:建议选用燃气热水器。

五、暖通专业1.住宅常规暖通系统1)分体空调和VRV多联机空调系统1)设计选型a)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及负荷指标如下:注:冷负荷指标范围根据外围护结构,房屋朝向等情况适当选取b)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使用负荷计算软件计算得出住宅各房间的空调逐时峰值冷/热负荷,计算出室内机和室外机组的容量。

2)室内机a)目前市场上风管式室内机的接管方向大部分为右接式(面对出风口右边),在设计过程中,需注意预留室内机接管侧的接管空间。

b)部分室内机的安装对室内天花净高影响较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与装修进行沟通协调,常规风管式室内机机需预留吊顶空间高度250mm,天花嵌入式室内机需预留吊顶空间高度300mm。

室内机侧预留一定的接管空间。

天花上检修口尺寸至少400X400,位置须与装饰确定。

3)室外机a)住宅室外机组的安装须预留必要的维修空间、机组进出风空间。

接管或操作侧≥500mm,回风侧≥300mm。

b)室外机设备平台尺寸可参考下表:注:上表室外机平台尺寸仅作参考,具体应根据厂家提供设备尺寸确定。

c)室外机设备平台应保持通风顺畅,无遮挡或使用百叶,百叶的透风率宜大于85%。

若选择上排风的空调室外机时,应根据厂家要求设置导流弯管。

4)风管、送回风口a)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9.3.14条规定,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该用不燃材料,如采用镀锌钢板。

b)送回风口形式根据室内装修确定,一般送风口采用双层可调百叶,回风口采用可拆卸单层百叶(带过滤网)。

c)送风口面宽最少保证150mm,回风口可与检修口合并设置。

当一个房间布置两台室内机时,优先选用合用回风百叶。

2)地板采暖和散热器采暖系统1)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要求a)地板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应符合下表:b)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一般取35~45℃供水温度。

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

c)地板辐射采暖系统集分水器设置原则:每个分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

分水器前要求设置阀门、Y型过滤器,集水器后要求设置压力表、控制阀,集分水器上要求设排气阀,集水器控制阀可采用手动或电动控制,如采用电动控制需预留插座;优先设于厨房橱柜内洗菜盆下方,且靠近燃气热水炉,其次设于户内公共卫生间的洗脸盆柜内,且需考虑日后维修的空间d)地板辐射采暖管道户内布置原则:每个主要房间应独立设置环路。

对于客厅面积较大或进深大的房间,应分多个回路铺设。

每个地暖回路长度不应超过100m;地暖管距离外墙内表面不得小于100mm,与内墙距离宜为200mm~300mm,距离卫生间墙体内表面宜为100mm~150mm。

地暖管间距不宜大于300mm。

卫生间地暖管道应采取加密铺设,尽量避免盘管直接穿越淋浴房,如涉及进入淋浴房时,须注意淋浴房翻边防水节点处理。

e)地板辐射采暖地面施工厚度不含装饰面层至少80mm(含装饰面层130mm),包括防潮层、绝热层、保护层、地暖管、现浇层、水泥抹平。

f)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中,集分水器的本体材质应为黄铜或不锈钢产品,加热管材质推荐为PE-RT。

g)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

2)散热器采暖系统设计要求a)设置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下表要求:b)散热器采暖水系统管道最高点及可能积聚空气的位置,设置自动排气阀或集气罐。

c)采用户式燃气采暖热水炉作为采暖热源时,热效率应符合国标GB2066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能效等级3级的规定值。

d)散热器的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散热器应明装,并宜布置在外窗的窗台下。

室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朝向的外窗时,散热器应优先布置在热负荷较大的窗台下。

有外窗的房间,散热器不宜高位安装。

进深较大的房间,宜在房间的内外侧分别布置散热器。

若散热器暗装,应留有足够的气流通道,并应方便维修。

e)散热器采暖系统中,每个散热器需安装温控阀。

f)在同一个热水采暖系统中,不应同时采用铝制散热器与钢制散热器。

g)散热器采暖系统供回水干管及立管,应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或焊接钢管焊接连接。

室内连接散热器的明装供回水支管,宜采用金属管道(镀锌钢管)、铝合金内衬聚丁烯(PB)或铝合金内衬耐热聚乙烯(PE-RT)的管道。

h)散热器热水管应做保温措施,如采用带铝箔超细玻璃棉管壳或难燃B1级发泡橡塑管壳。

2.住宅新技术应用1)户内PM2.5新风系统1)设计要求a)住宅户内PM2.5新风系统可采用全热交换新风机组、单向流正压送风系统和单向流自平衡负压系统,其中豪华型精装项目推荐使用全热交换新风机组,普通型精装项目可采用单向流正压送风系统和单向流自平衡负压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