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战略与发展道路概述
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时 代向知识时代、 工业经济 向 知识经济、 工业社会 向 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 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 变化,其特点是特点、网络 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 化、生态化、信息化等。典 型特征是知识化和信息化, 其评价包括知识创新、知识 传播、 生活质量、经济质量 4大类 指标、16个具体指标 ,还有 工业增加值比重、物 质 产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劳 动力比重、物质产业劳动力 比重等4个信号指标。
路漫漫其悠远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无论是“工业化”或“现
代化”,最主要的本质特
征就是从手工劳动转变为
机器(或其后的电脑等现代
生产工具)操作,这就是技
术创新或技术革命。 (2)伴随而来的或同时发生
同
的就是各级生产组织的变
革和各层次经济结构的调
整和变动,我们可以称之
为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
(3)作为结果,则是从以手
工业:
是以机器和机器体系为劳动手段,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 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路漫漫其悠远
消费 产品
投入
生 产 者
生 产 工 具
物质形态转换
自
生
然
生
产
பைடு நூலகம்
生
产
对
长
对
象
过
象
程
图1 农业生产过程 物质形态转换
生 产 者
生 产 工 具
生 产 对 象
生 产 对 象
消费 产品
投入
路漫漫其悠远
工业化战略与发展道路 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4
几个相关概念的讨论: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现代化
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了一国寻 求本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 主要是工业的增长。
路漫漫其悠远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提出了实现工业化的任务。通过半个多 世纪的努力,我国终于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 整的,并有一部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仍然是十分重要 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和发展道路的探索,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路漫漫其悠远
//提纲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工业的概念
传动系统
机器大工业的四大系 统
动力系统
加工系统
加工对象
操作系统 (控制系统)
工业生产:
用机器代表手工对加工对象进行加 工,获得人们所需要的产品。
按照钱纳里模型,一个国家是否实现 了工业化,国际上也有一个通行的标准 ,即主要看是否达到了三个重要指标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工业化的阶段
典型工业化道路对应的阶段:
后工业 化社会
轻工业为主 重化工业为主
农业国 (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加工组装 工业为主 (技术密集型)
服务业 为主
工业化 起步阶段
工劳动为主的小生产转变
为以机器或其它现代生产
工具为主的社会化生产。
(1)从内容的范围来说 ,“现代化 远比“工业化
异 广泛 (2)从时间过程来说, “现代化 远比“工业化”久 远。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世界工业化进程
• 从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化经历了蒸汽机 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三个主要 阶段。一是16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和随后 的工业革命。二是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 叶,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三是20世纪下半叶以 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 术革命席卷全球。
路漫漫其悠远
现代化发展层面:
• ①经济层面: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 • ②政治层面:民主化、法治化 • ③社会层面:世俗化、市民化 • ④文化层面:科学化、理性化
路漫漫其悠远
两次现代化
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 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 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 刻变化。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是 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 化、世俗化等。其评价指标共 10个,包括人均GNP、农业 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农业劳动力比重、城市人口比 例、医疗服务、婴儿存活率、预 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 率。
路漫漫其悠远
重化工业化 阶段
高加工度化 阶段
服务化 阶段
(二)现代化与工业化
•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 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 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 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 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图2 一般工业生产过程
工业生产的四大特征
第一,工业生产过程是一个投入人力、机器设备、工具、 信息、能源、原材料等要素,最终产出工业产品及工业废弃 物的投入产出过程。
第二,工业生产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由人与机器设 备共同组合成的系统来完成的。
第三,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生产是以企业为基本组织单位的,包 括许多具有复杂交互作用的子系统,如产品开发、生产控制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第四,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过程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分工协 作的多工序生产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分工协作生产过程,具 有“迂回生产”的特征。
路漫漫其悠远
环境:
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环境:
水、空气、交通
社会环境: 废弃物排放
文化、政策
资本是关键 原始积累
招商引资
技术
投入品 市场
员工
原材料
辅助材料
能源动力
机器设备
工具仪器
厂房
产出品 市场
土地
路漫漫其悠远
企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市场: 投入品市场 产出品市场 要素市场
资本: 实物资本 货币资本 人力资本
技术: 工艺技术 产品技术 管理技术 经营技术
(一)、工业化是什么
• 1、工业化是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农业 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
• 2、工业化首先表现为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然后 表现为这一过程引起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最终导致并 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上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将 导致整个经济体制或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变化。
路漫漫其悠远
衡量工业化的指标
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 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
的比重
人数的比重
工业自身的物质技术 装备水平
指标
农业的工业化水平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 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中的比重
水平
一是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 二是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三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