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政治学期末整理

比较政治学期末整理

问题一、政治学五大范畴政治学五大范畴:政治哲学、本国政治、国际政治、公共政策、比较政治问题二、比较政治学的特色(一)研究方法(1)比较是用对比和鉴别的方式,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法。

(2)比较研究:将比较方法系统地运用于科学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活动和研究方式。

(二)比较政治学在政治学中的作用(1)在政治学分支学科中以比较的方法见胜。

(2)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基础知识的来源。

(3)与其他学科的交融。

问题三、亚里士多德比较研究五大步骤1、提出适合于进行比较分析的问题2、收集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个案资料3、在个案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三个相关性原则对城邦归家分类。

准则一是最高统治者的数量;准则二是行为方式;阶级结构即不同阶级间权力分配方式。

4、将这一分类结果与稳定和不稳定联系起来,研究何种整体最不稳定或者最为稳定。

得出结论:纯粹的民主制和纯粹的寡头制属于最不稳定的政体,而最稳定的则是混合政体。

5、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若干概括,进而解释稳定与不稳定的原因所在。

问题四、近代的比较研究(一)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对美国民主条件的分析无一不反正着他对法国社会的分析,而对法国社会研究也为其对美国的研究所证实。

(二)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印度、古代以色列的论文都可以再比较研究的框架内加以理解。

(三)孔德他第一个将比较方法看作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孔德将社会学和其他各类自然科学并列,并且在方法论上提出了用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同或相似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

问题五、为什么比较政治学在二战后得到长远发展1、现实政治发展的影响法西斯主义的普遍兴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2、学术界知识发展的影响功能主义分析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分析研究;行为主义研究方法;有关非西方国家制度的研究资料越来越多3、理论经典伊斯顿、多伊奇、阿尔蒙德等人提出的理论经典使比较政治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问题六、系统理论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大卫·伊斯顿:《政治系统的分析》;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问题七、阿尔蒙德的理论(会举例分析)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社会整体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其组成部分虽然会发生变化,但经过自我调节整合,仍会趋于新的平衡。

(一)基础概念1、体系和环境体系:体系是指各部分之间的某种相互依存以及体系与环境之间的某种界限;所谓相互依存,就是指在一个体系中,当某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发生变化时,其他所有的组成部分以及整个体系都会受到影响。

环境:体系概念的第二个方面是界限和环境的概念。

一切政治体系都与两种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国内的经济,自然环境和资源、教育和技术体系,以及其种族和文化体系。

国际环境:政治体系及其所处的社会也同其国际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其他政治体系以及同国际机构的贸易、外交、战争、交通和文化交流而产生相互作用2、输入和输出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个过程:输入、转换与输出。

输入和输出是体系同环境之间的交换。

转换过程发生在政治体系内部的(1)输入:要求和支持①要求包括:a.关于产品和服务分配的要求,例如对于制定最低工资和最长工时法,享有教育机会,得到娱乐享受,以及提供公路和运输服务的要求b.关于行为管制的要求,例如对保障公共安全,管制市场,制定有关婚姻、健康和环境卫生法规的要求。

c.关于增税或减税以及对其他形式的资源提取的要求d. 关于传递信息的要求,如对确认各种规范,传递权势人物的政策意图的要求,或是在受到威胁之时,或是在礼仪性的场合,要求政治体系显示威严和力量。

e. 关于参与政治过程的要求或是关于各社会集团的代表权更为平等的要求,也就是有关享有投票、担任公职、向政府请愿以及组织政治社团权利的要求f. 关于加强社会安定和秩序、减少暴力和冲突的要求,或者另一种方式,要求政治体系对新的价值、挑战和机会积极地加以适应和作出反应。

②支持包括:❝政治资源的支持:人们积极参政,以此作为输入,支持目前正在从事制定政策的、或是正在谋求公职,以便制定公共政策的领袖和集团。

参加投票,参加竞选活动以及为某个政治派别而战斗均属此类❝服从性支持:遵守合法的政治体系所制定的权威性政策,提供金钱或物品和各种服务。

ⅰ物质支持;例如缴纳赋税和支付其他征收;提供各种服务,如参加公共工程的建设,承担陪审员的义务或是服兵役;ⅱ服从法律和规章;ⅲ关心政府传递的信息,对政治权威,政治象征和礼仪表示敬意或尊重(2)输出:①提取:贡品、战利品、税收或个人服役②行为管制③分配:产品、服务、机会、荣誉、地位④象征性输出:确立价值观,展示政治象征,阐明各种政策和意图3、结构和文化(1)政治体系的实体方面:政治体系是由相互作用的结构如利益集团、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政府官员和法院等构成的;结构是由各种相互关联而又相互作用的角色组成的;角色的组合就是结构政治角色—政治结构—政治体系(2)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称作政治文化。

它包括一国居民中当时所盛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能4、政治体系的功能:体系、过程和政策(1)体系层次:涉及体系的维持和适应功能在政治体系中,必须吸收各种角色(外交官、军官、税务官等)的新的任职者进入这些角色,他们要学会如何担当角色。

随着环境发生变化,新的角色会产生,老的角色会变化。

同样,在社会的政治文化中,人们必定会形成种种态度,维持下去或作出改变。

这就是社会化。

而且人们态度的形成和某种行为的延续都依赖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政治生活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所有的社会活动都依赖于交流。

(2)过程层次:政治体系的下一个层次是过程层次。

要求和支持的输入通过一个转换过程变成了权威性政策的输出。

包括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订、政策实施(3)政策层次:政策输出;政策分析;政策输出的后果;反馈NOTES: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以上各要点使我们想到在开始讨论三个层次时讲明的看法:必须把政治体系看作一种有规律的计划系统。

体系本身的稳定也有赖于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动态平衡。

如果同样的结构(例如竞争性的政党、选举和立法机关)要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不断地发挥同样的功能(例如利益综合和政策制订),体系、过程和政策三个层次之间就必须同时进行紧密配合。

问题八、政治文化(一)政治文化研究背景(1)社会背景:民主(2)学科背景:行为主义、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3)思想渊源:韦伯—帕森斯社会学理论,文化模式理论与文化人格理论(二)概念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

(三)类型1、对输入过程的影响三种类型的政治文化反映了人们对输入过程的三种趋向(1)所谓偏狭者,主要是指那些在生活中只关心非政治性事物,对政治体系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同时也不具备政治技能的属民。

处于这种政治文化中的个人虽然被动的介入政治生活,但却未意识到政治结构和政治过程的存在,没有从整体上意识到自已是某一个政治体系、输入过程、输出过程的参与者的公民身份。

他们不期望从政治体系那里得到什么,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政策要求输入政策系统。

(2)所谓顺从者,就是指那些已成为政治体系组成部分的、并对政治体系施加于他们生活的影响或潜在影响有所认识的属民。

但是,他们对自己在政治中的作用的看法,正象“顺从”这个术语所表明的那样,只是扮演被动的角色,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府的行动。

他们可能喜欢这一个官员而不喜欢另一个官员,喜欢这一项政策而不喜欢另一项政策,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参与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因而也从不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政策要求输入政策系统,他们的公民角色只限于在政策的输出过程中,即充当政策的执行者。

这种顺从型的政治文化圈,在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是存在的。

(3)在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中,公民拥有相当高的政治意识,可获得较多的政治资源,他们对作为整体的政治体系及它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有着相当程度的理解,并形成了鼓励自己利用各种参与机会的态度,坚信自己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影响国家的政治事务,并能熟练地运用影响现存体制的某些政治技能。

在参与型的文化中生活的个人既属“输出”取向型,亦属“输入”取向型。

2、政治文化对政策转换过程的影响⏹政策信息进入政策体系后,经过加工处理才能转换为公共政策。

政策体制就是这样一个由政策制定介入者组合而成的加工处理政策信息的机器。

它的部件包括政治首脑、行政机构、立法机构、研究机构、利益集团、政党等。

⏹由于政治文化的不同,这种组合在不同的国家会呈现不同的方式,从而对政策制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精英决策:在偏狭型、顺从型的政治文化中,政策决策的主体是少数政治首脑及行政机关。

他们垄断了经费、信息、权威、立法权等政策资源,政策输出更多地反映着精英阶层的价值偏好和利益。

⏹团体决策:在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中,政策决策往往呈团体决策模式,政策体制是多元力量的组合。

这种模式认为政治决策过程中最核心的事实是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交互作用,公共政策是利益集团经过一个竞争过程后达到的均衡。

问题九、对政治文化世俗化的理解⏹阿尔蒙德从系统分析的三个层次来分别考察了政治文化世俗化的一般性意义:⏹首先,在体系层面上,“世俗化代表性意味着以习惯和超凡魅力为基础的合法性标准的削弱,而政府实际作为重要性日益成为合法性的基础。

”⏹其次,在过程层面上,“世俗化指对于政治机会有较强的意识及利用这些可能改变个人命运的政治机会的意愿。

总的说来,世俗化意味着政治参与人数的大幅度增加”。

⏹再次,在政策层面上,世俗化是人们对政策的观念,它包含着“把积极的政治干预作为达到个人和集团目标的途径这样一种意识”问题十、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1.家庭2.学校3.伙伴群体4.大众传媒5.专业化的政治输入结构:利益集团和政党6.专门输出结构:立法机关、行政机构和法院7.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果问题十一、政治发展(一)概念政治发展就是一个政治体系通过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实现的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变化或变迁。

(阿尔蒙德)(二)理论派别(1)体系功能学派。

此学派把体系理论要素与结构功能主义相结合,源出于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理论分析框架。

代表人物有伊斯顿、阿尔蒙德、宾厄姆、鲍威尔等。

(2)社会进程学派。

此学派试图对国家社会进行比较的定量分析,把政治行为和进程与诸如城市化、工业化和传播媒介的日益利用等社会进程联系起来。

代表人物有多伊奇、雷蒙德·坦特、马丁·尼德勒、菲利普斯·卡特赖特和小海沃德·埃尔克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