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一、数据收集
1、2016年消化内科上半年难免压疮/压疮上报汇总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二、数据分析
2016年消化内科上半年难免压疮/压疮上报记录汇总
时间
难免压疮申报
新发压疮
带入压疮
院内压疮(已申报)
发生率
未申报难免 已申报难免 院内带入 院外带入
1月 3 0 1 0 2 33% 2月 8 0 4 0 1 50% 3月 8 0 2 0 1 25% 4月 5 0 0 0 3 0% 5月 6 0 0 0 0 0% 6月 3 0 0 0 0 0% 合计
33
7
7
1、如上图所示,2016年上半年1-3月均有已上报难免压疮的新发压疮发生。
2、如上图所示,2016年上半年4-6月均无已上报难免压疮的新发压疮发生。
3、2016年2月院内压疮(已申报)共发生4例,发生率为50%,
横向比较为上半年发生率峰值,故针对此情况筛选一例2月发生的院内压疮(已申报)病例做个案分析如下:
压疮个案分析
(一)具体案例分析
背景介绍:吕章富男年龄:80岁
诊断:纳差待诊、焦虑状态
入院时间:2016.2.25
住院科别:消化内科
入院压疮评估:12分(高度风险)
照护情况:主要由家属照顾
患者自身情况: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营养状况差,
给予一级护理,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绝对卧床,2016.3.3,
护士交接班时发现患者右侧臀部有一处4cm*4cm皮肤破损,判
断为压疮Ⅱ期,立即予以床头挂警示牌,定时协助翻身,请压疮小组会诊。
告知家属加强营养、保持床单元及衣物整洁和舒适。
2016.3.12患者于8:00自动出院,压疮未愈合,右侧臀部一处4cm*3cm皮肤破溃。
(二)事件经过表
(三)原因分析 (1) 鱼骨图分析如下:
时间 事件经过
2016.2.25
入院Braden Scale 评分12分,为高度风险,未给予气垫床减轻局部受压,告知患者卧床期间勤翻身,保持衣物及床单元整洁、干燥。
2016.3.3 9am
晨交班时协助患者翻身,发现患者右侧臀部有一处4cm*4cm 皮肤破损,立即给予碘伏消毒并协助翻身,减轻局部受压,请压疮小组会诊。
2016.3.12 8am 患者自动出院,右侧臀部压疮未愈合,大小为4cm*3cm 。
(2) 要因分析:
(四)制定计划(P)
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
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
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
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五)具体执行(D)
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
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
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
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
胶垫等等。
4、制定危重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
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5、上报压疮高危患者,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登记在护
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
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高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
报程序。
6、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正确使用压疮防护用具和
材料。
7、加强责任护士对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评判性
思维。
8、每班的责任组长要加强高危患者的督查指导,严格交接班。
9、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掌握病房高危患者的动态变化,
及时给予指导意见。
10、护士长组织压疮管理小组开会,认真落实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六)检查评价(C)
经过近一个月来压疮高危防范措施的具体执行,落实了岗位职责和核心制度;实行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流程,细化了交接班程序,对于压疮的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大大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凝聚,但对于危重病人皮肤易受到大小便潮湿刺激等高危因素,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七)追踪分析
2016年消化内科7~10月压疮上报分析记录
时间难免压疮
申报
新发压疮带入压疮院内压疮(已申报)
发生率未申报难免已申报难免院内带入院外带入
7月10 0 2 0 0 20%
8月8 0 1 0 5 12.5%
9月 3 0 0 0 3 0
10月 4 0 0 0 4 0
合计25 0 0 0 12
数据分析:如图所示:经过7月份压疮质控小组的严格监督及压疮高危防范措施的具体执行,7-8月院内压疮(已申报)发生率呈整体
下降趋势,但科室仍有已申报难免的院内压疮发生,究其原因系危重症患者大小便失禁,刺激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引起臀部下面潮湿、不透气,造成皮肤皱褶容易破损,形成压疮,9-10月无院内压疮(已申报)。
(八)持续改进(A)
1、原因分析:
①责任护士基础护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
②腹泻患者未及时与医生沟通应用肠道止泻治疗;
③患者大小便失禁时,护士未亲自进行护理,而是指导家属或陪护进行操
作;
④缺乏评判性思维,未及时提高皮肤破损及压疮高危风险防范意识。
⑤高年资护士及科内压疮小组监管力度不够,未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
2、整改措施:
①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切实落实基础护理;
②加强医护沟通共同促进患者健康;
③保持大小便失禁患者的皮肤完整性。
3、具体执行:
①每班责任组长和护士长检查失禁患者的基础护理,了解患者情况,主动与管床医生沟通,共同研究患者的治疗护理方案;
②针对大便失禁患者,告知家属及陪护保持肛周皮肤的干燥,减少污染和刺
激。
③加强对高年资护士和科内压疮小组监管力度执行率的考核,制定出切实可
行的奖惩制度。
④增添患者手腕带压疮高危患者标示,护士交班压疮提示记录本
4、检查评价:
①通过加强失禁患者皮肤的护理,及早解决大小便污染刺激皮肤,减
少皮肤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②因患者手腕带为院内统一采购,现有手腕带无合适位置标记压疮高位
标示,患者压疮高危标示方案有待进一步讨论。
应用“PDCA”对此例压疮个案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一次PDCA循
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此时应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即在下一个PDCA循环的P阶段,要把上一个PDCA循环的遗留问题考虑
进去。
每经过一次PDCA循环,护理工作质量就应当提高一步,如此周
而复始,护理工作水平才会不断发展和提高。
2016年11月2日。